分节阅读 76(2 / 2)

狼行水浒 飘枫映明月 2404 字 2023-10-16

武松这次的回归,再为领地内的建设增加了很多新的活力,无论是牛羊还是金银,都是经济建设最或不可缺的物资。现在的南宋已经彻底没有脾气了,他们也看出来了,想要北方再回归于朝廷的掌握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也不指望武松能把领地交出来,只要他不把主意打到南宋,那些高官就要偷笑了。

问题是武松能让他们笑出来吗,这边刚刚接到武松出征辽地获胜的消息,武松的捷报就派人送过来了。捷报里先是对徽宗一顿高歌颂德,紧接其后又是一顿诉苦,说什么军资消耗过多,人员耗损过大,希望能得到朝廷的补助。并且人家在捷报里说的很清楚,如果朝廷拿不出钱来,那就请开放边境城市,并润许双方通商。

有识明士一听这个捷报就连连反对,这哪是什么捷报呀,这分明是两个国家的外交吗武松不臣之心已是如此明显,怎可不舍防备可南宋的朝廷已经从根上腐朽了,徽宗根本就没有在意这些忠臣的劝谏,反倒听从了高逑等奸臣的蛊惑,选择了与武松通商。高逑等人之所以帮着武松说话,是因为武松的承诺,那就是来日城破之时不杀他们,并让他们保有自己的财产。

与此同时,武松也加紧了和方腊的联系,比如做生意

只要方腊付出一定的资金,武松就派出队伍协助他们作战。队伍的大小完全决定于方腊的资金,久无建树的方腊一听就满口答应下来,武松的战斗力可是天下闻名,有了武松的协助,那颠覆南宋朝廷就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谁也说不清楚方腊和南宋的战争是怎么展开的,一切都很突然,没有一点的预兆。只是方腊此次的叛逆战事大为反常,那犀利的攻击根本就不像是他所能展现的,虽然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展现这种夸张的攻击力,却造成的以嗲点破面的效果。经常战事刚一开始,就看见一队彪悍的士兵快速冲到城下数百米处,这些人或是压制城墙上的弓箭手,或是辅助进攻,端是犀利无比。短短十天,南宋就丢了七座城池,为了挽回败绩,朝廷一连派出数位大将上前督战。可惜这些人往往刚一露面,就遭到了重点打击,除了两个运气暴好的,其他的全部战死于城墙之上。

就在南宋急得团团转的时候,武松再次派来遣使,表示愿意帮助南宋收回故地,但是开出的条件却是很高,那就是收复的领地要给武松一半。这个条件确实过分,别说那些忠臣义士,就连昏庸的徽宗也接受不了。用他的话讲,那就是

“想我堂堂天朝上国,还能畏惧些许匪寇,被敌所占的不过区区弹丸之地,只要我天兵压境,立时可让其灰飞烟灭。”

作为辽使的慕容秋寒什么也没有说,而是满含深意的告退了,接下来的几天里,告急的文书一封接一封,无非又是那个城破了,那个城需要支援。这样不利的战事又持续了十天,这短短的二十天内,方腊的势力大了不止一倍,所占领的土地几乎可以和南宋相媲美了。直到这时徽宗才慎重的考虑起武松的提议,他现在实在很为难。

如果不答应,拿自己很快就面临亡国的危险,可一旦答应,那自己的领土就会大面积缩水。说句危险耸听的话,如果兑现了武松的承诺,那武松南方的领土和北方的领土就会成为夹击之势,把自己包裹在内,那样南宋就会成为一个国中国,那和亡国又有什么区别

难呀

徽宗难、田虎又何尝不难,自己的力量膨胀的太快了,如果武松的队伍在这里还好,一旦武松撤军,那自己根本就压不住这急速扩张的领土。他现在的想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趁着和武松合作的便利,一举拿下南宋朝廷。他甚至已经拟好了国书,只要武松答应他立国,他愿意年年纳贡,岁岁称臣,并为武松永久看守南方门户。

不管他们谁输谁赢,武松都是赢家,并且还是最大的赢家。

也许他的手段很无耻,可是政治就是这样,人民只会看见结果,不会看见你的手段。千百年后人们只会颂德武松的雄才大略,而不会提及他的冷血和狡诈。

天空里的星,谢谢你一直的支持,这本书之所以可以之一走下去,就是因为你这样的读者的支持。谢谢你,你的鼓励让我觉得很有底气

第一百五十七章形势逆转

更新时间20092319:34:34字数:2193

武松是一点也没有怜惜自己的兵力,田虎要什么这边就提供什么,完全就是一付支持到底的态度。甚至武松也想了,如果南宋在这么不识时务下去,那自己真就和方腊瓜分了南宋也不错。反正自己的钱多、地多、人也多,绝对和他们消耗得起。况且自己的兵源在战场上的伤亡一点也不严重,被武松派出去的那些人都是精悍老兵。这些人走之前武松就交代了,辅助攻击可以,打前锋那是绝对不行的。别说这些人不打前锋呀,就是打前锋也伤亡不了几个。相比于南宋朝廷的战斗力,他们可谓是个顶个的变态。

南宋朝廷终于抵受不住重压,不得不想武松求援。

武松倒是直接,直接把自己开出的条件嫁祸到南宋头上,并把这些条件上承给方腊,随之附带的还有一句话,那就是

“无条件臣服于我,或是被灭亡,你自己选。”

方腊的选择一点也不出武松的意外,见识到武松部署威力后方腊军根本就兴不起反抗的勇气,他们都知道武松剿灭他们只在反手之间。再加上武松在北地素有仁明,降他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接受方腊投降的武松并没有将南宋赶尽杀绝,其实也用不着再打了,南宋已经成为一个国中之国,即便是慢慢地同化也可将之变成自己的领土。。况且双方早有互通经商的条约,这为以后的行事也增加了不少便利。久战过后的南方依旧富庶的让人眼红,大量的金钱和人口被武松源源不绝的运向北方。

那先头俘虏的梁山将士和这次抓回来的奴隶,都被武松充分调动起来,这些人又是修路又是坪荒的,着实出了不少力气。虽然累一点,可也不算难过,至少都能吃得饱,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挨饿,再也不用想以前一样担惊受怕。武松还给这些人抛出一个大大的馅饼,那就是评选制度。每月的月终都有人对这些人评选,干的好的就会记名在册,只要累计十次就可恢复自由之身。没被评选上的也无所谓,只要你干满三年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