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其中以符箓为例,涉及颇广,亦称“符字”、“墨箓”、“丹书”,是符和箓的合称。符箓术起源于巫觋,始见于东汉。后汉书方术传载:“河南有麹圣卿,善为丹书符,劾厌杀鬼神而使命之。”
早期道教承袭此术,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就是以造作符书和以符水为人治病来吸引信徒。此后符箓术一直是天师道、正一道的主要修习方术。东晋出现的上清派虽主存思,亦兼符箓;灵宝派更以符箓术为主。唐末宋初,天师道和上清、灵宝派分别以龙虎山、茅山、阁皂山为活动中心,形成著名的三山符箓。南宋金元之际,更在三山符箓基础上,分衍出神霄、清微等众多符箓派。
在各教派长期传习符箓术中,创造了纷繁众多的符箓道法及符书,数量之多难以统计,样式千奇百怪。
书中将各种符箓归纳为下四类:复文、云篆、灵符、符图。
复文。多数由二个以上小字组合而成,少数由多道横竖曲扭的笔划组合成形。主要见于太平经,其卷一百零四至一百零七,共载复文一千五百四十余,观其组合诡秘,创造时所赋予它们某种意义,现已难于知晓。
云篆。据说是天神显现的天书,模仿云气变幻形状或古篆籀体而造。主要见于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其卷五称“真文”,卷九称“天文”,卷十称“灵文”,每个云篆之下或旁皆注楷字。
灵符、宝符。由更为繁复的圈点线条构成的图形。
符图。由天神形象与符文结为一体的符箓,如抱朴子登涉之“入山符”、云笈七籤卷八十之“玉符”、上清灵宝卷四十三之“召溟涬大梵神王符”、道法会元卷六十一之“张使者符”等。
按线装书所载,符箓使用广泛,为人治病者,驱鬼镇邪者,救灾止害者。至于斋醮法事,更离不开符箓,或书符于章表,上奏天神;或用符召将请神,令其杀鬼;或用符关照冥府,炼度亡魂。
书中专门提到,符箓由“符头”,“主事神佛”,“符腹”,“符脚”,“符胆”等五要素所组成,有“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画符若知窍,惊得鬼神叫”的说法。
若以人为喻,符头好比头颅;主事神佛好比心脏;符腹好比肠胃,符脚就好比双足;符胆就好比肝胆,各有其用,五大要素,缺一不可。
画符的方法成百上千,有的要掐诀存想神灵随笔而来,有的要步罡踏斗,念动咒语在铺纸研墨、运笔等方面也十分考究。但主要强调两点:一是心诚。诚则灵,不诚则不灵。唯天下至诚者能用之,诚苟不至,自然不灵矣。二是运气书符。以我之精合天地万物之精,以我之神合天地万物之神。精精相附,神神相依,所以假尺寸之纸号召鬼神,鬼神不得不对。
转眼过了三个小时,已近中午,看得头昏脑胀,下了机。
吃过午饭后,没有再去上网,一边往家走,一边心里琢磨,没有电脑太过麻烦,必须尽快赚些钱,买台二手电脑也好。
想到电脑的事,大脑中闪过一个熟悉而陌生的漂亮面孔,不由得隐隐作疼。
想起那漂亮的面孔,那个叫郝婷的女孩,心情五味杂陈,她曾经是让自己相信爱情的女人,并发誓非君不娶,最后却毅然离自己而去。
有时想想,是怪她的无情、虚荣,还是嫌贫爱富,见异思迁,似乎什么都怪,又什么都不怪,怪与不怪,一切都结束了。
我和郝婷因电脑结缘,大学时我在电脑城兼职,遇到她购买笔记本,经过聊天得知是校友,就此结识了。
大学毕业后,工资并不高,大部分钱除了邮寄给外公,只够两人生活费,上班单位有电脑,下班偶尔赶稿子,便用那台笔记本。
想想这几年,不停地奔波,却一无所有,我微微叹了口气。: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