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1 / 2)

没有丝毫的思路,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他能想到的东西有限,不知不觉中,又驱车来到了龙江一中。

外面的积雪已经下了薄薄的一层,学校门口不能停车,刘子江将车辆停的远远的,步行下车,一步一个脚印,北风犀利,雪片如刀,刘子江有些头疼,将棉大衣裹紧了。

“城管来了”

迎面,一个骑着电三轮的烤肠小贩大叫一声,蹬着三轮车一路狂飙,周围的其他小商贩纷纷收拾自己的摊子,推着车子四散而逃。

城管执法的车子呼啸而至,学校门口是小贩们生意最好的地方,但这里禁止摆摊,城管经常过来抽查。

周围的小贩们逃跑的经验很足,不到半分钟,刚才密密麻麻,甚至有些拥堵的道路,瞬间通畅了,只有一个卖煎饼的大妈行动稍慢,被城管的车子追上,对她的摊子一顿爆砸。

大妈站在旁边欲哭无泪。

砸完之后,几个城管放下狠话,以后还敢在这里违法摆摊,就不是砸你的摊子,连你的人也抓说完上车走了。

一股卷风袭来,地面的积雪打着卷飞向远方。

“城管走了”

不知道谁又喊了一声,刚才离开的小贩又麻溜的回来了。

大妈穿着朴素,棉袄后面写着龙江农化等字样,她费力弯腰从地上扶自己的摊子,火炉最难搀扶,这是一个用废弃铁通自己手工打造成的炉子,里面糊了一些泥巴,很是沉重,大妈一个人艰难的往上提。

周围的小贩一个个手缩在袖口中,脸上挂着冷漠的笑容看热闹,无一人上前帮忙。

大妈尝试了两次,都未能将火炉提起来,这越发的刺激了她的心态,迈开马步,双手抓住边缘,炉子里面还有煤球,边缘很是火热。

大妈哎哟一声,被烫着了,瘫坐在地上,看着火炉欲哭无泪。

就在这时,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她身边,伸出有力的手,将火炉轻松扶了起来,双手用力提起,平稳的放在三轮车上,拿起摊煎饼的鏊子,放在火炉上,将地上散落的鸡蛋、韭菜还有面粉,能捡的都捡了起来。

大妈感激涕零,“谢谢,谢谢你啊小伙子。”

刘子江回头,平淡的道:“不客气。”

“刘子江”大妈一眼认了出来。

刘子江一愣,看着这个头发花白,脸上黝黑,又布满皱纹的妇女,“你认识我”

大妈激动的道:“当然了,你还给我丈夫捐过款哩,我就是那个煎饼大妈还上过龙江报纸哩,你忘了”

刘子江一点印象也没有,只得摇摇头。

大妈急了,“你是真不认识,还是装的”

刘子江连忙道:“我真不认识。”说着转过身去,指着自己后脑勺恐怖的伤疤让大妈看,随后转了过来,“受伤了,很多事都忘记了。”

大妈满脸心疼,“可怜的孩子,你这是咋回事啊”

刘子江道:“大妈,你说我给你捐过款这是什么时候的事能详细点跟我说说吗”

第三十七章无解

龙江一中对面是条小吃街,道路狭窄,车辆无法通行,两侧的小吃店将各种小吃都摆在外面,使得本就狭窄的道路更加拥挤。

刘子江跟着大妈走在这条街上,大妈在前面掌握车的方向,刘子江在后面推。

车子被刚才几个城管砸坏了,鸡蛋和韭菜也损失不少,需要回家修车加补充材料。大妈是外地人,在这条小街胡同中租的棚户房。

两人一起来到院子中,大妈飞快的拿出工具,分分钟将车辆断裂的链子连接上,随后又带了足够多的鸡蛋和韭菜,拉着刘子江回到堂屋,翻箱倒柜,拿出一张报纸,报纸已经发黄,是六年前的。

上面的题干是煎饼大妈守护瘫痪丈夫二十年,龙江学生组织捐款。

题目下面还有一张照片,记录的是大妈的一脸苦涩。

“你看看”大妈将报纸交给刘子江,“我记得清清楚楚,哪一年你高中毕业,整个年级的废书你找你的朋友都收去了,在垃圾站换了钱,然后给了我。”

难怪一点印象都没有,原来是毕业后的事了,刘子江对高中时期的事记忆的还是比较清晰的,看着报纸查看日期,那是七月份,天最热的时候,也是刚刚高考完不久。

刘子江记得最靠前的,就是他在别的学校考场,考场的环境很热很热,他理综答题卡准考证号,最后才涂写了,而且还专门涂错了。

“你想起来没有”大妈抬头,眼神带着一丝期盼。

刘子江摇摇头,“我真的不记得了,不过,谢谢你,大妈。现在大叔”

大妈一笑,“还大叔呢,早死了就是你们毕业那年的冬天,就在这东屋中,太冷了,他没熬过去,就死了。”

“哦,对不起啊。”刘子江有些遗憾。

大妈摇头,“这有啥对不起的,多亏了你们的捐款,那一年是我和我闺女最难的时候,现在好了,她学习不错,还在龙江大学念书哩。”

“你还有女儿”刘子江说。

大妈诧异的看着刘子江,“你是真不记得了她叫姬欣然。六年前,她还只有十二三岁,敏感的很,谁也不听,就听你的。”

刘子江挠头,“是吗”

大妈道:“哎,看来你是真不记得了,行了,走吧,我得出摊了,学生快放学了。”

两人一起从她家里出来,又回到学校门口,大妈刚才的位置被一个卖肉夹馍的给占了,两人吵吵起来,最后那人主动退让,大妈摊子支好,“刘子江,你等会啊”

雪幕中,刘子江抬头看着学校的大本钟,上面已经快要十一点四十了,“四十五放学”

大妈点头,“对”她动作麻利,在煎饼鏊子上刷了一层油,随后放上早就摊好的面饼,然后打了两个鸡蛋,韭菜,火腿肠,还有辣条子,“这是你最爱吃的。”

刘子江笑了,“我最爱吃辣条子”

“那可不。”大妈将鸡蛋摊上,拿出小铲子将煎饼翻了过来,“刘子江,你现在干嘛呢”

“哦,在一家公司当保安。”

闻听此言,大妈眼神闪过一抹失望,随后很快微笑起来,“保安好,踏实”煎饼摊好交给贺东。

“大妈,你有电话吗”刘子江接过煎饼,他还真是饿了,鸡蛋混合韭菜,以及火腿肠混合辣条子的味道让他口水都要留出来。

“有。”大妈当即掏出自己的小米手机。

刘子江笑道:“够时尚啊。”

“嗨,我女儿玩剩下的。”当即她询问了刘子江的号码,然后拨打了过去。

刘子江将大妈的电话记了下来,“大妈,你能说说我以前的事不”

gu903();大妈吸了口气,仔细回忆,“以前我了解的不多,我了解你的时候,你都毕业了,就那次捐款,在后来,就没见过你了,对了,我听说过一次,两年前,你在学校捐赠了个图书馆,好几百万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