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办法,不管他是从皇宫里拿,还是从百姓手中借,必须在申时之前弄好,弄不好楚男就要试试天子剑的威力了。
特意强调了一下,从百姓手中借的,必须要还,弄坏了要照价赔偿。
看看头顶上的日头,已经临近中午,楚男来到自家经营的酒楼摘星楼。
楚男修炼大日决之时,头上一丈处会出现强光,他的楚府附近有一些六七层高的建筑,哪怕他用高墙遮挡,也难免被人发现,所以就建了座摘星楼修炼大日决。
摘星楼高达二十一层,是整个皇城最高的建筑,站在摘星楼顶层,可以俯视整个皇城。
摘星楼十五层以上不对外开放,酒楼掌柜每天都会在中午之前在摘星楼顶层放上一桌酒席。
简单的吃过桌子上的酒菜,楚男顺着楼梯登上了摘星楼最上面。
这摘星楼顶层不像其它建筑是中间高四面低的那种,而是四周高,中间平的那种建筑。
楚男盘膝做好开始运转混沌尸珠修炼大日决。
皇宫深处的皇帝郭仁和正陪着太后用膳,一个太监来到他耳边小声的嘀咕起来。
郭仁和听完太监的话,对着小太监疑惑道:“楚男爵就去了趟知府,让知府弄两千口大锅,又让禁卫军在城外弄水,就没有再干其他什么的吗”
小太监道:“回皇上,楚男爵大人,好像回到摘星楼吃饭去了。”
听完小太监的话,郭仁和头疼起来,实在想不出他的老师打的什么主意。
太后几年前一次出游,路上遇害,被楚男所救,一听说有关恩公的话,就问起郭仁和怎么回事。
郭仁和当即就把昨夜之事说了出来,皇后听罢,赞叹了一句,楚恩公真乃高人也。
听得皇帝郭仁和是一头雾水,就是想不明白他老是哪里高明
左丞相房孝宁在书房中与管家交谈,同样不知楚男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右相李逵受在知道楚男一早到中午所做之事,立马派人出去观察那些人可疑是齐国人,他要等楚男失败后好收拾惨绝,并且连着楚男一起收拾掉。
昨夜在金銮殿的那些大官,都通过手下人,得知楚男早上到现在几乎什么都没有做,都要看他明日中午如何抓出流民中的齐国人。
午时已过,楚男从修炼中醒了过来,他走到酒楼门口之时,正好碰到府衙的差人,与禁卫军的一名将领。
府衙的差人见楚男出来道:“楚大人,两千口大锅及木材以准备好,刘大人让我来请示之后做什么。”
楚男道:“你回去告诉刘知府,让他在城门一里外架起两排大锅,之后每隔一丈远就架起两个大锅,直到两千口大锅全部弄完为止。”
衙差回去复命,禁卫军的那名将领一抱拳道:“楚大人,六千桶水已经弄好,不知大人接下来要我们做什么。”
“你们一千禁卫军,去城中贴告示,通知皇城所有流民,傍晚十分,皇帝在城门外,设置粥棚,人人都可以吃饱。”
禁卫军将领领命刚要走,楚男又道:“贴完告示后,让你手下人,在皇城四处奔走相告,傍晚城门外有粥棚,可以吃饱。”
看看时间,楚男来到粮行。
粮行掌柜,早已备好大米等着他的到来。
吩咐粮行掌柜,去守卫军处,找守卫军大统领,借一千人,护送粮食去城外。
暂时无事可干的楚男,带着身后护卫去皇城内的一处小湖钓起鱼来。
“启禀皇上,楚男爵又有新动作了。”一名小太监跪在地上。
御书房内批阅奏折的皇帝郭仁和好奇道:“楚男爵,又和动作了”
小太监道:“楚男爵,让知府刘全在城外架锅,让禁卫军护送粮食到城外,又让人在城内贴出告示,通知流民。皇上在城外设置粥棚,傍晚时分开饭,管饱。”
皇帝郭仁和依旧没有想通,老师到底在弄什么,本着对老师的信任,没有去问为什么,只是告示小太监,有事在接着上报就可。
左相房孝宁在知道楚男要设置粥棚,立马想到引蛇出洞,把所有流民弄到城外,在趁机关上城门,那样齐国之人假扮的流民就无法在城内制造混乱了。他虽然不主张直接杀掉流民,是怕引起前方士兵兵变,要是流民离开皇城后再饿死他处就不愿皇帝了。
右相李逵受在得知楚男设立粥棚,与左相的想法一模一样,那就是引蛇出洞。
在得知楚男的目的后,不得赞叹一下好方法。
李魁首随即吩咐管家,派人假扮流民,在施粥之时制造混乱,让那些齐国之人,提前暴动。
齐国人在城外暴动,皇城守卫军自然要出去杀敌,他在安排一些高手趁机解决掉楚男。
城外正在架锅,城内之人正在通知公告,城内城外忙的热火朝天,楚男确是美美的来了个午睡。
本书马上就要开始真正的修仙生涯了,今晚12点后还会有一更,大家明天早上就可看到,希望可以给你带来愉快。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三章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作者拼命的牛
第二十三章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楚男半个下午的收获还不错,钓上来一个三斤左右的鲫鱼,与几只半斤左右的老头鱼,让人把这几条鱼拿到摘星楼先给他养起来,哪天想吃了,再让大厨给做了。
现在虽还不到傍晚,皇城内大量流民开始向着城外涌去。
什么叫人一过万无边无沿,什么叫排着长队等饭吃。
两千口大锅,在城外整整排了八里远,每一口锅附近几乎都围着六七十名流民。
刚开始这些出城的流民,只在离城门口最近的几口锅前等待,一个人不怕,十个人不怕。千人万人都在城门口附近可就不是那么美观了,你踩我,我拥你,乱哄哄的一片。
知府刘全又派人来询问楚男怎么办
楚男只是让知府刘全告诉百姓,离城门越近锅里粮食越少,晚饭不是统一开始,而是从最远的那一口锅开始做饭。
这些郑国百姓,家无家、地无地、身上的钱财在流离失所赶路之时就早已花光了。
皇城人口是多,也繁荣,可是突然多出十余万流民乞讨,再好的好心人也是有心无力,粮食都给流民吃,他自己一家人吃什么,所以这些流民不少都一天只吃到一个馒头,两天没有吃上一口饭的六名也大有人在。
一听说先从那边开始吃饭,也就都离开城门奔着远方第一口锅去了。
让楚男恼火的是,那知府刘全就是个废物。
半个时辰后,刘全派人告诉楚男最远的第一口锅附近徘徊上万人,依然闹哄哄的,不仅如此,更有不少流民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