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3(1 / 2)

侠探游龙 江湖皮皮虾 2357 字 2023-10-15

那个时候我还觉得莫名其妙,但是今天听到这位客人一讲,我就觉得很可能那件案子也是江贼犯下的,想不到这江贼这么厉害。”

“大家看看,我没有骗你们吧”这个时候自己的言论得到了别人的佐证,男子高兴地朝大家笑道。

听完之后,众人都失去了游玩的心情,一个个急匆匆的回屋整理财物,将其藏好,以免真运气不佳碰上江贼。而到了晚上,大家更是紧锁门窗,不敢出门。

“酌大哥如果这江上真有江贼,真希望他们能来一趟,好让我们能为民除害。”而俞沐嫣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笑着跟酌一壶说道。

“俞姑娘,天天盼着遇上匪徒恶人,你也算是史上第一人了,哈哈。”酌一壶听完之后大笑。

“惩恶扬善,义不容辞再说这些江湖小贼肯定不是酌大哥的对手啊,顺路收拾一番,不也是美事一桩吗”俞沐嫣笑道。

“要是连我也不敌那怎么办那岂不是羊入虎口,任人宰割所以还是祈求上天不要相信你这张乌鸦嘴。”笑着,酌一壶自顾走下甲板,去船舷乘凉吹风。

起身之时,酌一壶瞥见隔壁桌的教书先生依然专注地读着手上那本论语,对刚才的江贼传闻充耳不闻。

是觉得自己身为一介书生,根本不会有多少贵重物品能入江贼法眼吗

第一百零三章:窃物杀人

又过了几日,除了长江两岸山势渐险,水流愈加湍急之外,其他一切正常,风平浪静。虽说如此,那日男子的江贼传闻仍然缠绕在众人的心头,挥之不去。所以到了晚上,用完晚饭之后,大家便急忙回屋闭门不出,甲板上一片寂静。

这日,游轮行驶到了一处名唤为虎啸峡的江段,该处由于两岸独特的地势,使江上风力特别大,而且通道狭窄,使得狂风挂过之后声音被放大,就如虎啸一般振聋发聩。

晚上,俞沐嫣躺在床上被风声吵得睡不着,便起身准备出门。

酌一壶闭着眼正坐在地上打坐,其实这几日以来,都是俞沐嫣睡床上,酌一壶坐地上,两人一路上相处久了,也并无尴尬之处。

“俞姑娘,晚上还是尽量不要出门吧,免得江贼前来行凶,顺道劫个色那就危险了。”酌一壶眼睛没睁,笑道。

“这都过了好几天了,我看这江贼也不会来了。这虎啸峡还真名不虚传,虎啸连连,吵得我烦死了,我出去透透气。”说着,俞沐嫣开门走到甲板上。

一股春风夹着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俞沐嫣顿感神清气爽。

在甲板上呆了一会儿,俞沐嫣感到腹中有点饥饿,想去餐厅拿点东西吃,一个转身,吓了一跳,看到身后站着一黑影,本能地就想开口大叫,被黑影急忙喝住。

“姑娘,是我。”

俞沐嫣仔细一看,原来是船上的酒保。

“这位姑娘,没事还是早点回房休息吧,这江贼之说真不是耸人听闻的,我一年前那次,就是在虎啸峡这段碰到的江贼。”说完之后,酒保点着一盏微弱的灯笼,缓缓地向前走去。

被酒保这么一吓,俞沐嫣饿意全无,左右观望一番后,便回屋锁上房门。

“怎么了这么快就回来了”酌一壶依然眼睛都没有睁开,听到俞沐嫣回屋地声音,笑着问道。

“刚在外面碰见酒保,说一年前他就是在这虎啸峡碰见的江贼,听得我毛骨悚然。”俞沐嫣打了隔寒战,说道。

“俞女侠不是想惩恶除奸吗碰到江贼岂不正和你意”酌一壶笑道。

“哼,酌大哥,你就知道嘲笑我。”俞沐嫣冷哼一声,便上床睡觉。

酌一壶微微一笑,便沉默不语。

屋外风声依然凄厉,游轮上各间客房中一片寂静。

第二日,俞沐嫣尚在梦境中,忽然,被屋外的一声惨叫吵醒。

怎么回事大清早的这么吵闹。

俞沐嫣艰难地起身,睡眼惺忪,只听到门口渐渐吵杂起来。

下床之后,看到地上酌一壶已经不见了,打开房门,发现一大群人聚集在隔壁屋的门前。

俞沐嫣挤进人群,定睛一看,吓了一大跳。只见屋中一名男子仰躺在床上,胸前都是鲜血,眼珠子蹦出,死死地盯着天花板,脸上神情痛苦。而屋内其他地方衣物狼藉,各种箱子、盒子散落地上,其中的珍贵财物已经不翼而飞。而酌一壶正站在尸体边上。

“是江贼,肯定是江贼干的。”这个时候,人群中已经有人叫出声来。

听到江贼二字,围观者中出现一阵骚乱。

此时船长也赶到现场,看到尸体吓得没有差点晕过去,急忙差船员安抚旅客,让大家先各自回房。

之后看到酌一壶还站在尸体旁,一时生气,急忙叫道:“这位客人,抓紧离开这里,不要触碰任何东西,等明日上岸后交给官府处理吧。”

走之前,酌一壶又看了一眼尸体胸口的伤口,模糊的血肉间,隐隐显出五道刀痕。

酌一壶走出房间,俞沐嫣一把拉住他,问起详情:“酌大哥,怎么回事”

“你不是也看见了,有人被杀,财物遭劫。”酌一壶淡淡地说道。

“真的是江贼所为吗”俞沐嫣想起刚才人群中有人说起江贼,问道。

酌一壶没有回答,静静地返回房间。

俞沐嫣在离开前又偷偷地瞄了一眼尸体,哎,劫财何必要杀人呢

中午,船长把所有宾客聚集到餐厅,询问案件详情。

这名死去的公子哥名叫姜少辉,是峡州最大的富豪姜琦的儿子,平时嚣张跋扈,是城内出了名的地头蛇。但是碍于其父庞大的财力,连官府也要忍让他三分,所以间接地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致使很多人对其日常恶行敢怒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