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观望来往士女纷纭;踏青紫陌,斗草芳丛,或携酒而来溪边,或讴歌而行绿野。
君臣马上忻然而叹道:“正是君正臣贤,士民怡乐。”
宜生马上欠身答道:“主公西岐之地,胜似尧天。”
君臣正迤逦行来,只见那边一个人作歌道:“忆昔成汤扫桀时,十一征兮自葛始;堂堂正大应天人,义一举民安止。今经六百有余年,祝网恩波将歇息;悬肉为杯酒为池,鹿台积血高千尺。内荒於色外荒禽,可叹四海沸呻吟;我曹本是海客,洗耳不听亡国音。曰逐洪涛歌浩浩,夜视星斗垂孤钓;孤钓不知天地宽,白头俯仰天地老。”
文王听渔人歌罢,对散宜生道:“此歌韵度清奇,其中必定有大贤隐於此地。”
文王命辛甲:“与孤把作歌贤人请来相见。”
辛甲领旨,将坐下马一拍,向前厉声言道:“内中有贤人,请出来见吾千岁爷。”
那些渔人齐齐跪下答道:“吾等都是闲人”
辛甲道:“你们为何都是闲人”
渔人道:“我等早晨出户捕鱼,这时节回来无事,故此我等俱是闲人。”
不一时文王马到,辛甲向前启道:“此乃俱是渔人,非贤人也。”
文王道:“孤听作歌韵度清奇,内中定有大贤。”
渔人道:“此歌非小人所作,离此三十五里,有一溪,溪中有一老人,时常作此歌。我们耳边听的熟了,故此信口唱出,此歌实非小民所作。”
文王道:“诸位请回。”
众渔人叩头去了。文王马上想歌中之味,好个:“洗耳不听亡国音。”
旁有大夫散宜生欠身言道:“洗耳不闻亡国音是怎么一说”
姬昌道:“大夫不知吗”
宜生道:“臣愚不知深意。”
姬昌道:“此一句乃尧王访舜天子故事:昔尧有德,乃生不肖之男,后尧王恐失民望,私行访察,欲要让位。一日行至山僻幽静之乡,见一人倚溪临水,将一小瓢儿在水中转尧王问:\公为何将此瓢在水中转。\其人笑曰:\吾看破世情,了却名利,去了家私,弃了妻子;离爱欲是非之门,抛红尘之径。僻处深林,盐蔬食;怡乐林泉,以终天年,平生之愿足矣。\尧王听罢大喜,此人眼空一世,亡富贵之荣,远是非之境,真乃人杰也将此帝位正该让他。王道:\贤者吾非他人,朕乃帝尧。今见大贤有德,欲将天子之位让尔可否\其人听罢,将小瓢拿起,一脚踏的粉碎,两只手掩住耳朵飞跑,跑至河边洗耳。正洗之间,又有一人牵一只年来吃水,其人曰:\那君子牛来吃水了。\那人只管洗耳,其人曰:\此耳有多少污秽,只管洗\那人洗完,方开口答道\方才帝尧让位与我,把我双耳都污了;故此洗了一会,有误此牛吃水。\其人听了,把牛牵至上流而饮,那人道:\为甚事便走\其人道:\水被你洗污了,如何又污我牛口。\当时高洁之士如此。此一句乃洗耳不闻亡国音。”8
第二百五十章戏中四
众官在马上俱听文王谈讲先朝兴废,後国遗踪;君臣马上传杯共享,与民同乐。见了些桃红李自,鸭绿鹅长;莺声嘹呖,紫燕呢喃。风吹不管游人醉,独有三春景色新。
君臣正在行进,忽见一樵夫迎面走来,宜生在马上看那挑柴的好像猾民武吉。
宜生道:“主公那樵夫,相似打死王相的武吉。”
姬昌道:“大夫差矣武吉已死万丈深潭之中。前演先天数,岂有武吉还在之理”
宜生看的实了,随命辛免到:“你去把他拿来。”
辛免走马向前,武吉见是文王驾至,回避不及,把柴歇下,跪在尘埃。辛免看时,果然是武吉。
辛免回见文王启道:“果是武吉。”
文王闻言,满面通红,大声喝道:“匹夫怎敢欺孤太甚”
随对宜生道:“大夫这等狡猾之民,须当加等勘问;杀伤人民,躲重投轻,罪与杀人等,今若被武吉逃躲,则先天数竟有差错,何以传世”
武吉泣拜在地奏道:“吉乃守法奉公之民,不敢狂悖:只因误伤人命,前去问一老叟。离此间三里,地名溪,此人乃东海许州人氏,姓姜名尚字子牙,道号飞熊;叫小人拜他为师傅,与小人回家挖一坑,叫小人睡在里面,用草盖在身上,头前点一盏灯,脚后点一盏灯,草上用米一把,撒在上面,睡到天明,只管打柴再不妨了。千岁爷蝼蚁尚且贪生,岂有人不惜命”
只见宜生马上欠身贺道:“恭喜大王武吉刚才说此人道号飞熊。正应灵台之兆。昔日商高宗夜梦飞熊,而得傅说;今日大王梦飞熊,应得子牙。今大王行乐,正应求贤;望大王宣赦武吉无罪,令武吉往前林请贤士相见。”
武吉叩头,飞奔杯中去了。文王君臣将至林前,不敢惊动贤士;离数箭之地,文王下马,同宜生步行入林。
武吉赶进林来,不见师父,心下着慌;又见文王进林,宜生问道:“贤士在否”
武吉答道:“方才在此,这会不见了。”
文王道:“贤士可有别居”
武吉道:“前边有一草舍。”
武吉引文王驾至门首,文王以手抚门,犹恐造次;只见里面来一小童开门。
文王笑脸问道:“老师在否”
童道:“不在,同道友闲行。”
文王问道:“什么时候回来”
童子道:“不定;或就来,或一二日,或三五,萍踪靡定,逢山遇水,或师或友,便谈玄论道,故无定期。”
宜生在傍道:“臣启主公求贤聘杰,礼当虔诚;今日来意未诚,宜其远避。昔上古神农拜长桑,轩辕拜老彭,黄帝拜风后,汤拜伊尹,须当沐裕斋戒,择吉日迎聘,方是敬贤之礼。主公且暂请驾回。”
文王道:“大夫之言是也。命武吉随驾回朝。”
文王行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