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就具有了先天性无以伦比的优势了。
王导在世时,他一见王恬就生怕,一见长子王悦就高兴得不得了,这都是因为王恬生性随便,不拘礼法,且又喜好武艺,王导自然是不喜欢了。
只是王导的六个儿子,王悦、王恬、王洽、王协、王劭、王荟,长子王悦过世时无子,按顺序就只能是由王恬来继承一切。至于其他的儿子嘛,大多是沉迷于字体之中,都是有名的书法家,不执迷于权势的斗争,倒是堂兄弟名传天下的书法家王羲之有共同的爱好了,这样一来,王恬的位置就相对地稳定了。
相反其他的堂兄弟倒是威胁还当过自己的亲兄弟,尤其是王彪之与王胡之二人更是王家中的翘楚,大有一番直夺王氏族权的锋芒。幸得王导深得晋帝的宠信,且又多年积累下了的声威,别人想盖过也难以盖得了的。
不少士族的大臣都把目光落到了王恬的身上,他们看看这个当今朝廷的第一大族是要怎么言,王恬不出声,他明白了,这是庾亮要动北伐的先行而为,接下来会有后招动呢。
果然作为曾经与毛宝和樊峻、路永等随庾亮一起驻守的将军刘仕在这一刻,充当了悲惨人物的形像,他就说自家是遭遇奸贼的威胁,因为他是武官,他是一心要保护大晋的忠心武官,如今威胁他,就等于是威胁一切想要保家卫国的将士们。
原本是威胁石嘉的那一封信就到了刘仕的手中,刘仕还在朝堂之上拿着这一封信出来以递给圣上。
晋成帝一看,他气了,好啊他可是平常待这些人不薄的啊怎么能这么做这些吃里扒外的东西绝对不能忍
于是晋成帝是大大地火了他怒气冲天好不厉害在这样的情况下,众臣谁也不敢出声了,个个都是低着头,一言不。
而王氏一族则有些人是很郁闷的,一副威胁石嘉的信,转手到了刘仕那里,居然成了主张北伐的最有利最好的催化剂。这一下,他们都悲痛万分啊,真个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啊。
就是这个良机,庾亮便提出了“以攻代守”的策略,当要北伐中原,以恢复中原。
王恬的眼睛睁开了,他嘴角露出了不易察觉的一笑,因为他知道了,这就是你庾亮出绝招了。
王恬却是第一个站了出来,说了,应该支持,应该是全力北伐,与其本土遭受战火,不如把战火烧到敌地,兵法之上,莫过于如此了。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惊呆了,不过随之也明白了,不是说了吗石虎已经是收买了朝中很多人了,要是反对北伐的,那就是奸臣,是石虎的内应,在这样的情况谁敢说个反对啊这不是自认为奸臣吗
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王恬见到了晋成帝一副生气的样子,他非得要打这一仗,那好,要打就打吧反正就是要保证实力尚在那就可以了。
庾亮一见王恬表态了,他不由松了口气,他知道此次北伐是成功了,可他的高兴太早了。8
第359章东床快婿
庾亮高兴得太早了,朝臣不少的又上奏哪里天灾,粮草不足,虽然是采用了石嘉的新耕作方法,可是天灾太厉害了,东晋还是缺粮。更有大臣奏道,哪里又农民起义,攻占县衙,形势十分地危急。
这就触动了所有人的神经是啊内部的叛乱,远比北方的胡虏更要让东晋的当权者恐慌,他们觉得镇压起义,这才是重中之重。所以北伐嘛,放一放还是必须的。士族就是从另一方面来否决庾亮的北伐提议。
庾亮不由是看着王恬,他叹气了,攻其所必救,王恬这一招,果然歹毒可庾亮没有办法,不过总算是朝议定下来可以北伐了,只是这北伐的人马能有多少,那就不得而知了。
庾亮回去之后,他当然是不会把朝中的情况全部说给石嘉听的,这样一来,石嘉就不会全力地去做事了,像庾亮这些大人物的眼中只有利益,至于坑爹什么之类的,那就正常不过了,这叫做坑你没商量。
石嘉是很高兴的,只要能促成晋军北伐就行,自己提供给了晋军五万人一年的粮草,怎么说,晋军最少也会出兵五万吧
只要东晋能出兵,就算是出得少一点,也会牵制住石虎的注意力,石虎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东晋上面的,这样自己的压力就能减少很多了。
石嘉的目的达到了,他也想离开江南,回北方了,毕竟这里不是自己的家,可是他想去见一见中国历史上的书圣王羲之,历史上只有一个书圣那就是王羲之,别无分店。
石嘉觉得不见见这位风骚的人物是不行的,要是能亲眼见到他的真迹,那更好了。虽说石嘉的字确实不怎么样,一个现代人穿越而来的,哪能和古人比写毛笔字啊,这很正常。
除了个人因素上的,还有一个政治因素上的,石嘉觉得自己这一出戏,或许是得罪了江南的士族,他也该是站出来释放一下善意了,比如说拜访一下王羲之,这也是向王氏靠拢,表明是朋友,不是敌人之意。
石嘉向庾亮等提出了请求,这么一个小小的请求,庾亮兄弟当然是答应的,庾翼反而是很好心地要带石嘉一同去看见王羲之呢。
因为庾翼也是很喜欢王羲之的,他对王羲之是赞不绝口的。他想去看看这个别人所说的“东床快婿”。
东床快婿说的就是王羲之,在郗鉴听说王家有很多的优秀子弟,便为女儿选夫君,正好看见了躺在东床上,泰然自若的王羲之,便说选的女婿就是他了他就是自己的东床快婿了。
由于有庾翼的带领之下,石嘉想见到王羲之的愿望很容易就能实现了。
王羲之当然得对庾翼是礼敬有加的,天子之舅,且手握大权,虽说与他们王家多因北伐之事有分歧,可明争暗斗是可以,表面上还是得一团和气,加上彼此又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王羲之,这位历史上的书圣终于是站立在了石嘉的眼前,虽已年近四十了,可是他看起来的样子并不显老,要是年轻的时候,绝对也能算得上是帅哥一枚。
更为重要的是他那一股气质,那一股淡定的气质更让石嘉为之感叹。
石嘉那个兴奋啊,哇哈哈我见到了书圣不行,得握一下书圣的手才行,这双手可珍贵了,只要是写出的字,那是无价之宝啊,真能穿越回自己的时代,把王羲之的真迹带回去,自己吃十代都吃不完啊
石嘉一想,就是美了美了,当然想要紧握王羲之手的愿望就变得炽烈了,自然是说干就干了。
石嘉忽然就上前来与王羲之是把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了,王羲之惊讶了,他看着这个名扬天下的石侯爷,你怎么一上来就紧握我的手啊我跟你不熟啊莫非你有断袖之癖王羲之一想到此处,他就害怕了,就想把手给抽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