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章 我的名字叫张无(2 / 2)

仙林水径 一刀解冻 1792 字 2023-08-10

婆婆嘴角一笑,传音道:“小姐不想此世间再有一幅一模一样的画作。”

为了一幅画就对凡入出手,冷峻少女十分不解,她又问道:“小姐何故如此?”

嘴角微翘,银发婆婆笑而不答。

…………

年轻画师从白天到傍晚,从大街之上到自家屋中,都是在埋头作画。

画了那么久,他始终没能再画出一幅令自己满意的《贵公子秋日出游图》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画师感觉自己对当时场景的记忆,已经越来越模糊了。

这记忆碎片就如同泼出去的水,再难收回。

画师心中着急,他像着了魔一般,不眠不休不停地画了两天……

有如疯魔一般的画师,这两天来滴水未进,粒米未沾,人已是形销骨立,极度憔悴。

即便如此,他仍旧未停下手中的画笔,是一刻不停地画着。

第三天的凌晨,天空之中突然乍起一道惊雷,雷声震天动地,响彻寰宇。

画师被这道巨雷惊醒,猛然间,他幡然醒悟……

他呆立当场,画笔从指间滑落,“理智”又重新占据主导,整个人的心也慢慢平静下来。

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般,自那天之后,如梦初醒的画师,不再执着于那幅自己“最得意”的画作。

他给自己改了名,叫张无,无法忘记的“无”;无法记起的“无”……

画师张无心态平静,他每天会在晨起之后、入寝之前,冥想一刻“最得意”。

虽然还是想不起、“看”不到,但是张无已经完全释怀,不会太过执着于此。

除此之外,张无每天都会勤练画技、精雕笔法,还和往常一样,在大街上支起一处画摊,静静地作画,看过路行人,观人生百态。

若干年之后,画坛之中冒出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草根画师,他无师无门,自学成才,画技出类拔萃,画作超凡入圣。

细细欣赏、品味他的作品,就仿佛置身于他的画作之中,一砖一瓦、一山一水、一花一草、一人一物,清晰生动,就有如真实场景一般,达到了人画共鸣的境界,让人叹为观止。

又过了很多年,已步入暮年的张无,早已是画坛中泰山北斗一般的人物,他膝下儿女成群,桃李满天下,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但他心中仍有遗憾,埋藏在他内心深处,犹如石沉大海一般的“最得意”,再也拾不起、找不到了。

这一天清晨,刚刚过完大寿没多久的张无,如往常一般来到画室,准备进行一天之中最重要的冥想时刻。

他站在案头,没来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名字。

人一旦出名,世人对其的研究就会越来越深、越来越细,从方方面面,里里外外,欲将此人的过往经历、身边琐事探寻一个仔细,就好像可以从中挖出通往“成功”的秘诀一般。

张无笑了笑,世人对他“无”字的解读,是千条万种,但始终没有人能解开那个“无”字的真正含意。

想到此处,张无提笔,欲在纸上写下一个“无”字。

他俯下身来,一边写,心中一边默念着:

“一笔天,一笔地,一撇撇到海心底;

一竖再接一弯钩,弯钩朝天出奇迹!”

人生跌入谷底,那又如何?

不妨换一种心情、换一种方式,始终保持初心不变,砥砺前行,笃行致远,终会到达心中彼岸。

张无心神合一,整个人进入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微妙境界,那“无”字的最后一笔冲天而起,即刻成形。

突然之间,张无的脑海之中,记忆狂跳,影像如潮,宛如仙人抚顶,时光逆流,覆水回收……

张无身周之景不断闪动,快速变化,最后停在了那年、那月、那天、那城、那一个让他千思万想,心系梦绕的大街之上。

此刻,张无就站在画桌后面,他瞪大了眼睛,震惊地看到前方不远处,一个高大俊朗、气质不凡的昂藏少年,带着一仆一僮,在秋日的暖阳下闲逛,街边众女见了都为之疯狂。

此情此景,恰如彼情彼景,是分毫不差。

张无又重新找回了“最得意”,他百感交集,热泪盈眶。

容不得张无细想,他赶紧提笔饱蘸,躬身作画……

在张无的脑中,那俊朗贵公子的一丝一发,妙龄美女们的一颦一笑,大街上的一景一物都纤毫毕现,无比清晰。

他下笔如有神助,笔触之间满含深情厚意,这不是在作画,而是在和一位久别重逢的挚友亲切问候!

就在张无全神贯注作画之际,他身周众景再次快速闪动,不断变化,最后停在了画室之中,一切又恢复了原貌。

张无因心造景,以手运心,率意挥洒,一气呵成。

画作即成,与当年张无所画,是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与此同时,就在《贵公子秋日出游图》完成之际,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另一幅画作,嗡嗡直响,震荡不已,令其主人不明所以,为之愕然……

接着,张无又在《贵公子秋日出游图》的空白之处,写道:

人生跌穿海中谷,

笑指苍穹不服输。

待到来年百花开,

真情不被天辜负。

张无……

张无看着画作,神采飞扬,满意极了。

凝视了许久之后,他发出了一声如释重负般的长叹。

张无对着画说道:“我一生如寄,却又一生得意。值得了!值得了!哈哈哈哈……”

大笑三声,张无喜极而逝,享年九十岁!

…………

…………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