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足地回到内院,成王妃还未歇息,看他笑容满面回来,起身问道,“王爷,什么事儿如此高兴”
“还真是好事。子贤那傻小子,给自己挑了个情投意合的儿媳妇。”
“什么”成王妃不由皱眉,“他从哪里识得的姑娘那姑娘竟敢私定终身,这规矩”
何氏出身世家大族,讲究规矩礼仪,只觉周明若敢私定终身,真是于礼不合。
周定康行伍出身,倒没这么多规矩,拍拍成王妃的手,“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也不说子贤的媳妇得他自己愿意那姑娘大面上不错,别的你也别太苛责,回头见见人,若觉得好就定吧。子贤那脾气,你若违拗了,回头他不成亲,我们的孙子,就没影了。那姑娘,我听说了,是给不错的。”
成王妃听周定康这么说,无奈地笑了,“王爷你都这么说了,妾身还说什么。您这做父亲的既然觉得好,那自然是好的。改天妾身看看那姑娘,若是好的,子贤也不小了。”
她自小就讲究三从四德的规矩,出嫁从夫,既然成王爷说好,她也就没了二话。
、405章暴虐之性
成王一家心满意足,一夜好眠,金元宗却是一夜无眠。
第二日早朝,金元宗顶着一双黑眼圈,面容憔悴地出列递上奏折,在一众朝官瞩目下,递上了那份滕王余党名单。
文国公文峥和李承恩,都狐疑地偏头打量,金元宗这一手,为何不告知他们
武帝看着那一个个名字,寒声问道,“这份名单,你如何得知”
“回禀圣上,这份名单,是前山阳县令唐鹤年派人送给臣的。”
“唐鹤年为何将名单交给你送信的人呢”文峥转身质疑道。
金元宗说着名单是唐鹤年给的,不就是说唐鹤年是忠臣唐鹤年若是忠臣,李承允、谢惠灵乃至其他为唐家求情而被迁怒的人,不都是好人
金元宗不敢看文峥,身上只觉凉飕飕的,李承恩那边他更是一眼也不敢看,这些话说出,他已经自绝于二公子门外了。
可他能怎么办他只好低头辩解道,“唐家送信的人,路上死了,他是找了个百姓送信,那人,已经走了。圣上,臣和唐鹤年是同年。”
这些话,听着漏洞百出。但众人想不出金元宗骗人的理由。
这种时候,跳出来揭发滕王余党,不就是出头当靶子吗金元宗这圆滑之人,何时做过这种大义凛然之事
周明看众人无声,出列禀告道,“圣上,金大人的名单,可否给臣一观”
武帝将名单给了周明,“你去查查,此名单上的人是否属实。”
周明领旨,这名单上的人,自然都是滕王余党。
文太后获知早朝上这一变故,饶是她心机深沉,也吃了一惊,“金元宗说,这名单是唐鹤年给的”
文峥在边上点头,“他亲口所说。”
文太后沉吟半晌,金元宗要有这精忠报国的心思
金元宗跟着李承恩,日渐受重用,眼前李承恩形势一片大好,没理由金元宗会倒向李承允那边。这里面,必定有什么不对劲的事。
文峥看文太后沉思,有些欲言又止。
文太后看他那神情,“还有什么事有话你就说吧。”
文峥低头说,“二公子大为震怒,说金元宗是忘恩负义的猪狗。早朝后,金元宗到府中告罪,二公子二公子刚好喝醉了,打了金元宗二娘在内宅得知消息,才赶过去拦了又让人送金大人回去。”
听二娘说,若不是她拦得及时,金元宗就要被李承恩打破相了。
幸好是傍晚时分,她请了大夫给金元宗看诊,又让人将轿子抬进院中,总算没有人看见。
只是,朝中那么多双眼睛看着,明日金元宗一出门,或者金元宗找武帝申诉,这事就瞒不住。
文国公没想到,李承恩的性子居然如此暴虐。金元宗就算是叛了,众目睽睽之下进府,不也该好好安抚吗所谓国有国法,就算一国之君,也不会亲手殴打大臣。
李承恩还没登基,甚至连太子都不是,就敢如此张狂,实在不是好事。想到女儿的话,他又说道,“二娘说,说二公子心思不定,就算对我们家,也多有怨言。太后娘娘,我们文家扶持二公子,可看二公子,并不是并不是个念旧情的人,我们”
他话未说完,文太后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李承恩和李承允争夺时,倒是压着性子,看着也礼贤下士。如今稍占上风,本性就露了出来。金元宗好歹也是六部尚书、朝廷重臣,他竟然视如奴仆,说打就打,这哪里还有君主的气度
“若李承恩不行,我们还能选谁李承允还是福王家的”文太后听着,却是神色不动,只淡淡问了一句。
文峥听了,也只能无奈地低头。
“李承恩这性子,我早就知道。”文太后又慢悠悠说道,“在明州时,他就时而暴虐,经常暴打下人。进京后,刘氏时刻约束着,他自己倒也忍了这些时候。现在,靖王夫妻俩回明州了,李承恩少了约束之人,金元宗这事又事出突然,他那是本性暴露了。”
文峥愕然抬头看着文太后,早知道李承恩是这样的性子,文家为何要选他扶持
“李承允沉稳有智,若扶持他,文家只能是听他拨动的棋子。”文太后看穿了文峥的埋怨之意,“父亲在世时,总盼着文家位极人臣。若扶持李承允,文家就只能如现在这般。可选了李承恩,二娘将来是皇后娘娘,你将来就是国丈。”
“二娘成亲而有些时候了,还没有身孕”文太后忽然转了话头,问道。
女儿有没有身孕这种事,做父亲的怎么过问可太后问起,文峥只好回道,“听她母亲说,还没动静。”
“让二娘不要触怒李承恩,早些怀上,生下嫡子。这个嫡子,将来,会是太子。文家,真正的荣耀,会是在新皇登基后。”
“可二公子这么做,万一失了臣心”
从龙之功人人想要,可谁也不想扶持个暴君。君主不怕平庸,就怕胡乱杀人啊。
“李承允不能让他回来,朝中局势你先稳着。李承恩这边,你与他分说厉害你不必说了,让二娘给刘氏写信。”
文太后说到这儿,不再开口,文峥只好又应了一声。
“金元宗这里,你等会儿亲自上门安抚,让他称病在家吧。顺便打听一下,他是从何处得来的名单。”
“太后娘娘,王丹阳传信来,说圣上心思有些松动,觉得唐家是忠义之家,有意褒奖。”
周明拿了名单,一一查实。
武帝过了这些时候,火也渐渐消了。褒奖唐家也就罢了,就怕接下来,武帝直接将李承允召回来,那他们面对的局面,又是原来的局面。
文太后一笑,“圣上是一国之君,最重颜面。你让几个御史上折参奏参奏。”
对于朝中局势,文太后并不担心,她只担心,金元宗出现的这个变数,到底是什么引发的。这个源头若不找出来,就怕功亏一篑。
、406章万事称心
有了金元宗的奏折,唐家不仅不是罪臣,还可能是忍辱负重的忠义之家。
在一干将领们求情之下,武帝终于赦免了颜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