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7(1 / 2)

命气为四者,却只有一种术。”

“嗯,阴阳之气描述的,虽有些出入,不过理解到这种程度,也已经很强了,对于人,其中也有些特例,例如命气提前成长到四,而经过某种磨练,而达成的命格降低,获得新的力量。或者是忤逆苍天,超越命息的法则,而获得了罪,以此引致的负面力量。说到这里,你应该注意到什么了,是吗”

“师父除却七星,你本身拥有五项术,而并没有获得罪,是吗”

“没错,我是通晓阴阳之理的人,在修炼时,阳化为火,阴化为盾,阴阳而生八卦,所以八阵本身,就好像是阴和阳达成了条件,而自动衍生的能力一般;除却阴阳之气的虚无之息,我将其化为了洞晓苍天的观星之气,和达到绝对空灵之时的虚无之盾。简单来说,我的力量可以按照阴阳一脉和虚无之息剥离开,因为这种特殊的修炼方法,所以,没有获得罪吧”

“那么与其说您是破坏了法则,不如说是对法则的绝对顺从”

“正是如此。”

“也就是说,您可以将封印暂时转移到一侧,而不使另一侧的力,受到影响是吗”

“但,那也只是暂时而已,而且,目前为止,只能将这封印施加到真实存在的阴阳之上,也就是说,若是如此做,在找到解除这封印的方法之前,阴阳一脉的气便只能永久封印掉了。不过,这也已是现如今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我明白了但是,师父,你刚刚说的一百六十道阴阳之息的事”

“实际是一百五十六道。因为其中有四道极其的特殊,并不会经常出现。”

“那是”

“其中一道是极寒的剑,可以直接冻结别人的经脉,而直接造成对神的损伤;还有一道被称为最强的盾,可以抵御天下四十四道杀气中的三十道阴系杀气;另有一道,被称为血红裁决,是如鲜血一般的闪电;还有一道,至今为止似乎都是为了抵御掉那突如其来的闪电,而出现的无懈可击。”

“那么,它实际上是”

“据说原本是一柄可以贯穿一切的枪,只是现如今,似乎已归于洪荒,消失不见了”

“谢谢您告诉我这么多既然如此,我的担心似乎也是多余的了,我们准备出发吧。”

“嗯。准备一下,我们明日便动身。”

“好的”马谡说罢,正要离去。而诸葛亮却忽然叫住了他。

马谡停下脚步,道:“您说。”

诸葛亮微笑道:“谢谢你能一直陪着我”

“您给我的感觉,有些变了”马谡也淡淡一笑,道:“不过,这种变化,我并不讨厌。”

狼目成缝,一丝狡黠的笑挂在嘴角。战书此刻就在司马懿手中,送信的贾诩,却已退下。

司马懿看着信,冷笑。

“四个附属国吗”

张颌道:“嗯,如今,我总算明白这几年你让我所做的事了。原来,你一直在等这一天”

“你一直不懂”

“做一件事,不一定要完全明白它的意义,有时知道怎样做好,就好。”

“你确实做得很好,这些年安置在四国间谍,而不被曹公注意,这样的任务,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完成的。”

“有人善于谋划全局,有人善于掌控细节,我只是个服从任务的人,看不清整个局,也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你过谦了。”

“本为附属之人,其心必异,而且,我们已在其中安插好了人,那些根本是不值得担心的事,现在我们已经占据绝对优势了,你,是如何想的呢还要参加这场决斗吗”

“当然。”司马懿想更加明正言顺的获得曹操的力量,这无疑是个好机会,势力如日中天的人,对任何事都有着无穷的信心,而曹操则不同,他现在已经是孤身一人,一头离群的狮子,苍老的狮子。

但再苍老的狮子,也依旧是狮子,面对狮子的勇气,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司马懿虽然想起曹操的威仪,也有些胆寒。但是,他知道,若是不能击败曹操,自己就更没有办法去面对郭嘉即使付出性命也要对付的那个敌人。

所以,他必须面对曹操,一个人面对曹操

“张颌,你的部队,准备就绪了吗”

“随时听候调遣。”

“那好,将我要与曹操决斗的忘剑锋,派人围起来,从今日起,除了我和曹公,不准任何人上山。”

“你不想让任何人破坏这场决斗”

“不错。”

“为什么只让我一个人的军队围山,为什么不加上贾诩的人”

“有三个原因。”

“愿闻其详。”

“第一,他的部队曹操知道,我不想动用他们,给曹操造成心理压力。第二,用一个人的队伍,比较容易操控,而且,你的人已足够围山了。第三,曹仁那件事发生后,我已开始不信任贾诩。”

“那么,用不用我分出一拨人现在就开始监视贾诩”

“不用。”

“这又是为什么”

“我和曹操的决斗之前,并不想打草惊蛇,一个只想着自保的人,我谅他也玩不出什么花样。”

“这是原因”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你来时说的问题。”

“庞统”

“现在已没时间再做别的,该是启程,将他杀了的时候了。既然是一对一的决斗的话,就应该将曹公安排的小把戏,全数清除掉,这样才算是公平吧。”

“当然,你准备在哪里动手”

“既然是帮助曹公的人,目的地便是忘剑锋吧通往忘剑锋的路有两条,他走的是哪条路”

“小路,落凤坡。”

“落凤坡这也是某种天命吗好吧,既然那人道号凤雏,动手的地点,就选在落凤坡吧”

黑夜降临,影子逐渐漫入北国的大地。

曹植已至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