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可醉人,也可清神,曹植是个对酒很有了解的人。
无用的事,曹丕也是从来也不做的。
曹丕虽已受伤,贾诩却已无暇顾及,因为,这一剑,无疑也已杀向他,任何人都绝无法看到这样的剑法而不退。贾诩飞退。
而杨修还是随随便便的一挥手,便破解了这一招杀手,而且神情似乎更轻松。贾诩看到杨修,却已无法再轻轻松松的了。他未料到杨修的功夫,居然已精深到如此地步。
其实,他只要肯出刀,或许一刀,杨修便已倒下。
只是有些人,只愿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却不知道,有些事情,去看去听,还比不上不看不听的好。一个真正会看会听的人,用得不仅仅是眼睛和耳朵,还更会用心去感受
一个人若不会用心,那么他比聋子和瞎子也好不了多少。
贾诩并不是不会用心,只是他怕死。所以他杀死了人,便绝对要这个人无法再站起来,再报复。所以,任何人都休想用阴招伤他分毫。
一个怕死的人,总是将自己的生命视为最重要的,任何威胁到他生命的事,他都绝不会去做,所以,这种人纵使活得长久,却也难免失去很多很好的机会。
曹植的身子微微一震,剑上也忽然透出一股寒气,摄人的寒气。这寒气慢慢窜上曹植的身子,这股寒气甚至已让他的人和他的剑结成了一股神秘的联系。
曹丕就紧紧盯住他手中的剑
这无疑是柄可怕的剑,但更可怕的却是曹植出剑的速度。
寒光起,寒光就如天际划过的一道流星,剑光在这一刹,竟远比朝阳明亮。
好快的剑
可这一剑,曹丕居然躲开了。
任何人都看见了,那一道天杀之剑,范围虽辽阔,但速度却远不及这一剑,曹丕却中剑,而这快若流星的一剑,曹丕却闪开了。
是不是因为他若闪开那一剑,这一剑他便已无力闪开
是不是一个人的气力,总是应该用在最值得用的地方
曹植力已竭,曹丕的剑已归鞘,刀光却已亮起。
刀短,但速度绝快,
刀本已短,速度便绝不会慢。
这一刀却无法伤人,只因一个人已挡在曹植面前,这个人如岩石一般坚毅,无论任何刀法,都绝无法轻易地刺伤这个坚毅的人。
于禁
曹丕看见于禁,瞳孔已收缩。
“兄弟之间,何必刀剑相向”
曹丕冷冷地看着于禁。
“曹公见二位公子久久未归,我是接两位公子回去的。”
曹丕已觉得自己的胃也在收缩。
他不过是刺了曹植一剑,于禁就出手来挡。
而刚刚曹植那一剑,无疑是要曹丕的命,他为什么不来挡
难道做哥哥的人,就应该死难道当哥哥,就要承受所有的痛苦,就应该接受所有不该承受的错误
可这些话,曹丕一句也没有说。他已知道,自己在父亲眼中的地位。
可是,他真的知道吗
有些话,是不是说出来会更好一些。
曹植的心里也是苦的。
那一剑若是刺中,他绝不会杀死自己的哥哥的,因为,他忽然想起了贾诩,忽然想起了自己哥哥的脾气,他是不是没有真的杀了陈宫杀陈宫的人,是不是贾诩
那一剑若是刺中,他无非也就是卸去曹丕的气力。
就像是他一剑刺向陈宫时一样。
他宁可失去自己一次进攻机会这必杀的一剑,无非是想告诉曹丕,我能杀你,而我并不杀你。
你比别人强,有时是不是也要用行动来证明
口说无凭,他无非是想告诉,他比自己的哥哥强。
而那一剑却偏偏刺空了,那一剑没有了刺中的结果,就变成了恶毒、谋杀。
曹丕是绝不会理解的。
有些情感,若是没有了结果,是不是也会变了滋味
这一剑是不是刺中了会更好些
但事实没有假设。
曹丕的刀已归鞘,但剑却已出鞘。
他的一双眼,似乎已变成了两柄杀人的利剑。冷冷地看了看曹植。
曹植的感觉更苦。但他也什么都没有说。
有些话,是永远也无法说出口的
七
谋士
死亡,谁也逃离不了死亡。
死,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
乞丐也好,英雄也好。卑贱的生命也好,千金之躯也好。都难逃一死。
这道理本是人人都明白的,可当死亡真正降临时,他还是感觉如此突然,他本以为自己能逆天改命,但是,当天真正降下它所要传达的“命”时,他才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无奈。
他的眼中本总燃烧着寒火,而今天却没有,他现在只有一种感觉无可奈何的感觉。他本可以救他的,可是他不让,一个男人为了承载一些事情,必须要面对死亡。
郭嘉死了,太多的人,都觉得他死得太突然,他还太年轻,他本还是个很有前途的人,他本是天下最强大的刺客都觉得最难杀死的人。
可天若是想要夺走一个人的生命,那么这个人无论多么难死,也都一定要死。
何况郭嘉求得本就是一死。
一个男人若是活着完成不了自己所肩负的重量,是不是就已没有活着的意义这是不是也是一种逃避
不是,绝不是
为了完成那个信诺,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