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2 / 2)

gu903();有时候输,是不是也是为了最后的胜利,以退为进,转守为攻。

男子的刀终于出手,一刀划过高顺的咽喉。好快的一刀。

高顺看着手中的酒,忽然想像曹植一样,饮酒保住自己的一条命。

可是他已禁酒多年。

他为了不再喝酒,平时已带着面具。人在临死之时,似乎总会想起很多事,他就想起了曾经的许多往事,那时,他还是个年轻英俊的青年,这样的青年自然少不了喝酒。

酒能误事,他就在一场酩酊大醉之后,发现了自己的女人,居然死在了别人的手里他却又因为这件事,酿成了一场弥天大祸。他把一切的责任,都归咎在于酒上,却未想到,自己的嗜杀,才是导致悲剧的源头。

人可以推卸责任,而你所不承认的、憎恨的,到最后换来的可能却是更大的悲剧。

高顺因嗜杀而死,因戒酒而亡。他在临死时,已经想通这个问题,人在死时能解开自己的心结,便已不算是在这人世间白走了一回。

但他还有一个问题:他不懂,痛苦支撑着,他问完这个问题:“你是谁为什么,我的斧对你无用。”

男子道:“你的斧虽可破天下防具,而我却从未装备什么防具,你说得仁王盾,是以我为原型制造的防具,而我本身,便是毅。”

“你是于禁”

于禁点头,道:“人在不明白一些事情的时候,最好还是不要主观臆测的好。”

“谢谢。”这是高顺说出的最后两个字,然后,他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二位公子,我们现在可以回去了。”

“回去”正在收拾高顺遗物的曹丕,惊讶地道。

“是的,回去。曹公让我在这里接应二位公子。他本知道高顺并不是个很好杀的人。”

“那我们来此的目的,并不是要杀了董卓。”曹植惊讶地问道。

“董卓自然有人对付,曹公有他的方法,而这次一战,不过是对二位公子的历练。”于禁无疑已经看见了许多事。

曹丕就在于禁背后,冷冷地看着他。曹植看着曹丕的眼神,心中不觉有些发冷。似乎一切才刚刚开始。

奸雄

“事不可为,则不必为。”这是曹操对曹植说的,然后他继续道:“你的剑术很强,但若没有一颗承载剑术的心,便绝难成就大事。”

“那是一颗怎样的心。”

“冷酷、坚忍,就像是狼一样。”曹操说这话的时候,眼睛却在看着曹丕,眼中除了嘉许,还有一种奇怪的神色。

曹植是个善良优柔的人,可这个优柔的人却对着自己的父亲说出了这样的话,“如果自己的兄弟危在旦夕,还要见死不救,才能成就大事的话,那么我宁愿一生都成就不了大事”

曹操并没有生气,反而笑道:“植儿,从小我就教导过你,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曹植摇头,道:“这如果是活在这世上唯一的生存之道的话,恐怕我永远做不到。”曹植摇摇头,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大步离去。

这时曹操却看着曹丕,脸上是一种奇特的表情,道:“丕儿,你做的很好。”

曹丕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只觉得背脊发寒。曹操看了曹丕很久,却再也不发一语。半晌,他才继续道:“你且退下。”曹丕如释重负,速速告辞。

这时站在一旁的于禁,才睁开眼睛。

“你为何一直闭着眼睛。”

“不该看的,我很少看。”

“不该听的,你是不是也不听。”

“我纵使说了我没听,您信吗”

“自然不信。”

“就连我自己也不信。”

“我让你来我手下做事,却并不是要你来当君子的。”

“曹公,不喜欢君子”

“江湖若是太平,我倒希望全天下都是君子。”曹操沉默半晌,又道:“你一定有话想说。”

“是。”

“但说无妨。”

“我不懂,您为什么要批评曹植。”

“为了他将来能活下去。”

“难道这世间好人已活不下去。”

“你倒真是个君子。”

“此话怎讲”

“只有君子才讲本不该说的话。”

“你也说了但说无妨。”

“你若不是君子,也总该听出这句话后边还有许多意思的。”

“不该听的,我也很少听到。听得太多,总会太累。”

“有时不累,反而会掉了脑袋。”曹操看着于禁的眼神似有些冰冷,而于禁则还是面无表情站在曹操面前。他只淡淡道:“你若是想要我的头,应该是拔剑,而不是说出来,是吗”

曹操大笑,道:“好你若不是这样,你也便不是你了”

如果于禁不是个君子,又怎么能练成毅重的功夫

曹操敛起笑容道:“这世界,已早已不适合好人生存,我只是希望曹植能开创一个好人可以生存的世界,这也是我的愿望。”

于禁点头道:“这是很好的愿望。但您又为何夸曹丕”

曹操:“他总该知道我是不是在真的夸他,一个人就算是狠,也要分清对象的。”

“他会懂”

“一定会,因为他是我的儿子。”

“我还有一件事不懂。”

“你说。”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真是您想的。”

“是。一个人活在世上,难免要负很多人,不负人,则要被人所负。”

“可是负人,却并不是一件好受的事,一个有良知的人,心里难免要承受很多负人的折磨。”

“能承受得起这种折磨的人,才有资格称自己为男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