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2(2 / 2)

gu903();“虎鲸无人机可比基洛夫飞艇智能多了。”

巨型气垫充满之后,无人机启动开始在雪地上滑翔原来,这款巨型气垫竟然是专为虎鲸无人机雪地作战设计,让它可以实现在雪中起落,在滑行了一段距离之后,虎鲸无人机起飞了在佩伦的控制之下,从虎鲸下端伸出机械手,加挂了辎重箱,直往抗联西山密营飞去。

“小范围搜索式进攻开始。”

在呼叫完炮队,请求空中支援之后,松冈联队长并没有停止作为,而是下达了作战命令。松冈联队长其实做的是两手准备。请求支援是为了万无一失,但如果能自己拿下抗联密营,那就更好。但突进雪地山林毕竟是一个极为危险的行动,所以,先派出小队日军去进攻。

这实际上也是试探抗联防卫阵地的虚实,如果进攻难度太大的话,就等到炮队和空中支援到位再打。如果情况有利,就直接推上去了。身为军人,谁都想争军功。只是,这个前提是自己要有命去争。

松冈之所以对于眼前的抗联队伍不敢小觑,除了因为这里有抗联占据地利的密营之外,更是因为这支抗联的指挥官是抗联名将赵司令。赵司令无论从作战意志还是军事素养上都非常厉害,曾让日军吃过不少苦头,即便是松冈,也不能不谨慎应对。

这一小队的日军约有50余人,以探索队形进入了密林。此时的气温约有零下40度,林子里的积雪深及膝盖,搜索鬼子小队的进展速度也非常缓慢,白毛风呼啸而来,卷着纸片一样大的雪片,刮得人睁不开眼睛,这一小队鬼子尽管人在侦察联队,属于关东军的精锐,但在这种极端天气之下作战也感觉非常艰难。等到白毛风过去,好不容易睁开眼睛之后,到处都是参天的树木和积雪的反光,突击进来的鬼子都发生了暂时性雪盲,看什么都是刺激得双眼睁不开的白茫茫一片,四处都闪着雪光。也分不清哪是哪。

其实,鬼子并不知道,他们已经很快就要接敌,抗联战士已经距离他们很近了,他们却发现不了。

嘎吱

一棵千年古松好似已经经受不住这狂风暴雪的摧残倒了下来,但很奇怪的是这棵古松似乎没有树冠。只有下半截松木,黑黝黝的圆形树洞口,正对着鬼子的搜索小队。鬼子对于风雪中倒棵树并没有太当回事儿。

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抗联最前沿阵地就设置在鬼子所上的雪坡背后这也是松冈联队长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按说在数倍敌人的重重围困之下,通常做法都是将兵力收缩到后防工事中固守。但如果按照通常打法打的话,赵司令也就不是让日寇闻风丧胆的赵司令了,此刻,他甚至亲自在最前沿的炮位来指挥作战。这就是抗日英雄的大无畏气概,赵司令对于初次接敌非常重视,他就是要打出抗联的气势来。

“司令,打不打”眼看鬼子逼近,炮手急切地问。

“再等等。”

“打不打”

“40米了再不打我们就快要暴露了。”

“打”

“好咧”

矫正炮口、点火、击发,炮手的动作几乎一气呵成。

“砰”

随着一声地震山摇的炮响,从那古树的树洞当中喷出一道粗红的火舌,大量的铅块、钢钉、飞沙、走石、毒针、铁片,飞蝗一般铺天盖地向鬼子飞去正当炮锋的几个鬼子整个上半身都被轰掉,下半身竟还栽在厚厚的雪中不倒,爆窜的血将雪地瞬间染红,肠肚等内脏却被轰飞,挂在几米远的大树树梢上

div

第一百四十五章热血燃烧

看到这里可能有看官会问了,抗联用大树炮打鬼子,这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作者在书写这本小说之前,曾经专门参观过位于黑龙江省鹤岗市宝泉岭的赵尚志烈士纪念馆,民族英雄赵尚志即是本书抗联赵司令的人物原形。在纪念馆中陈列着很多抗联自制武器,其中就有木炮鸟枪,即便是几十年过去了,那些看似落后的武器却让人一看,依然会心头一烫,热血沸腾。

东北抗联就是在这种要吃没吃,要枪没枪,要啥没啥的背景下,照样打鬼子这才是真正中国人的血性

在整个抗战期间,因为武器装备不够用,广大抗日居民也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到了极致。其中的一项发明就有树炮,在东北抗联一般用的是松木炮,南方还有用荔枝木做炮的。因为荔枝木比较硬,轻易不会炸膛。

不过,笔者也常常在想,如果那时候,拥有顽强抗敌意志的东北抗联能够拥有先进武器的话那战局又将如何呢

仇烈火也想知道答案。

他在前几回书中所做的大量的物资和后勤准备,实际上就是为了揭晓这个答案。

且说那雪原树炮一记重炮轰将过去,鬼子的搜索进攻小队,被打得死伤大半,只剩下七八个人,非常狼狈地撤了下去。

原来,这树炮是土炮不假,杀伤力却照现代武器比并不逊色,甚至还有过之而不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抗联战士也知道这树炮太土,精度太差,在点对点的杀伤上基本不占任何优势,要想打击鬼子,就尽可能地做到点对面的大面积杀伤

所以在这炮里填充了太多的东西、铅块、砂石、铁片、铁钉全喷出了,给鬼子造成的外在杀伤和内心震撼都是非常强烈的,除了正当其锋的几个鬼子上半身直接被轰没之外,在队形中间和殿后的鬼子,也有人脑袋被轰掉、胳膊腿被炸飞、还有人被打成了肉筛子,全身的要害部位都插上了很多的钢钉、铁片、铅块,呼呼往外流血,已经完全失去了战斗力,在最后面的几个鬼子之所以能够侥幸地避过这一炮,就是因为他们所站的位置,有树木遮挡,不然这一炮也必然会将他们轰成渣

幸存下来的鬼子叽哩哇啦地跑到了山下,他们下滚的速度相对于他们的推进速度而言,实在是要快太多倍。

这固然是人在逃命的时候,能够激发出最大的潜能和最快的速度,还有一点是因为这林海之中的雪甸子是极厚极滑的,没死的鬼子是连滚带滑滑到山下的,他们在逃命的时候,甚至连武器都扔掉了,在这个时候,什么都没有命重要了。

“匪军有炮”

“敌人有重火力”

肝胆俱丧的日军幸存者将这一可怕的消息带到了山下的侦察联队。松冈联队长并没有过多的责罚他们,因为这个差点完全覆灭的小队,已经完成了他们的使命,他们的任务就是去以身测试抗联的火力布置和阵容虚实,事实上他们的任务也确实完成的也算不错,试出了抗联的正面阵地有炮。

“赵确实是大大的厉害”

“第二小队上”

“不要再走上坡路线,侧面包抄”

又一队鬼子在接到命令后开始出击,这队鬼子不同于刚才攻雪坡的那队鬼子,这对鬼子全身上下都披着白色的被单状的披风,这在东北大雪天背景下是一种天然的伪装,此外,他们每个人都配备着在日军当中极为少见的百式冲锋枪,也就是说他们与要塞当中一些曾变成僵尸的那队冲锋枪队的鬼子是一样的装备。说白了,他们就是鬼子中的特种部队

因为国内资源有限,日军给普通步兵配发的都是一枪发射一颗子弹的三八大盖步枪,只有给特种部队,才会配发可以速射子弹的冲锋枪。在很多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