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阻力。
刘安听后小心的点了点头,这时又有人提问了:“既然要教授这些科目,那么就必须有这方面的各种人才来施教,这些人才想要凑齐可不容易,不知道武总商”
“放心,人我已经全部招募完备了,当然,到时候学院建立后,各位员外也可以推荐专门人才过去施教。”武植自信笑道。
在教科书编写完毕后,武植便挑选他手下的三大系统里面的人材首先学习了,到时候随便抽调一些人便可胜任教学任务,何况他的教科书是后世初中水平的,只要认字因材施教便可。
听到武植手底下居然有这么多专业人才,众人都是深吸了一口气。
“只是,建立学院开设这些科目固然是好事情,只怕没有生员会愿意学这些啊”王刚此时却一脸愁容道。
“是啊,这些东西我们觉得很有用,可是在大多数百姓看来就是不务正业啊,他们可不会放子女去学院学这个的。”
“那些手艺人都是世代相传,不用去学院学习,而那些没有手艺的大多都寒窗苦读参加科举考试,或者要么务农要么经商,只怕学院很难招到人啊”
众商人的担心不无道理,古人信奉所谓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正是出自现在的宋代,更是有皇帝亲自为读书打广告,广告的文案堪称史上最强文案: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就是前朝宋真宗所说。
这是一个文教繁荣的时代,恐怕青州学院建立后,那些“偏门”科目会无人问津的。
所以,这个时代商业虽然繁荣,可是商人们却是不敢有武植这样大胆建学院的想法的,除了他们本身知识较狭隘外,也是因为他们知道这是行不通的。
“这个大家同样不必担心。”武植笑容依旧自信满满道:“我大宋虽然文教昌盛,但是一些志不在科举的青年也不是没有,只要我们给予其丰厚的前景,那么想招到学子并不难,这就要靠大家的共同协助了”
“我们的协助”众人都是一阵不解。
“不错,就是靠我们青州商会的协助。”武植顿了下,继续道:“学院建立后,由我们商会出面,直接面向学院高酬劳预定一些特定科目的人材,等将来他们学成后,便可直接纳入相关的行业去工作。如此一来,学子们只要进入了青州学院学习那些偏门学科后,就意味着他们出来就有了一份不错的活计,这样的话,不愁招不到学子。”
武植这个方法完全是来自于后世的一些大专院校,那些院校就是打着“包分配,包就业,包高薪”的旗号招到无知高中毕业生的。但与后世不同的是,武植所建立的青州学院背后有商会这样一个实力庞大的组织,所说的包分配包高薪都是真的,而后世的就是蒙人的了。
听完武植的方法,众商人眼睛都是一亮――是闪闪发光的那种亮。
“好办法啊有了靠谱的保障,就一定会有学子学那些科目的”
众商人们立刻议论纷纷了起来,这确实是个妙招,他们对武植能想出这个很是佩服。
“那到时候我就预定一批管账的人才,还有经营的”王刚笑呵呵道,他是做茶叶买卖的,这种人材一直很缺乏。
“我预定几个管账的,还有巧工科的”说这话的是一个纺织行业的老板。
“我要地理科的”说这话的是承包官府工程道路水利行业的老板。
与商会诸位商人讨论的意见达成一致后,武植便将青州学院的具体规划向商会的商人们描述了一遍,听了武植的一番说明,众人又被震惊的不轻,这哪里是要建什么学院,分明是要起一座小城
对于这种大动作,商会的众人心里也盘算了一下,若是学院真的按照武植所说建那么大规模的话,那么把青州所有私塾、书院的学生都集中到学院也绰绰有余,这些对于商人来说很容易办到。
何况有了这么大规模的一家学院,青州周围的学子们肯定也都能吸纳过来,这种模式说白了就是一种集合市场资源的商业经营而已,无论是私塾书院还是学院,都是要收学杂费的,这下里面的赚头可就大了
所以,即便是武植提出学院创办后,前三年不收学费,一些有远见的商人们还是积极踊跃的响应了武植的投资号召,当然,学院武植自己占股超过一半以上,剩下十成干股给知府慕容彦达留着,剩下的不到百分之四十股份,才留下来让商会的商人们去出资瓜分。
不过占股不占股的都只是为了出钱修建青州学院罢了,就算三年后能在学院捞到收益,可是青州学院说到底还是属于整个青州商会的,这一点,武植重申了很多遍。
因为学院最初的发展,青州商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0510935
第165章打死你个混小子
成了商会会长后,武植在青州城终于算是一手遮天的人物了。。
拥有青州最豪华的酒楼,自家得意酒人人抢购,又垄断着青州乃至整个山东的食用油,若是以后食用油发展成后世那样,家家户户必备之,那么武植光是卖油就足以成为青州首富。
当然,现在的武植绝对也已经成为了青州首富,酒楼,白酒,豆油,报纸,这四个产业每一个都为武植带来了巨大的利润放眼整个青州城,武植风光无限,也就只有知府慕容彦达地位比武植略高了。
这倒不是武植自大,虽说青州地界除了商人,也还有各大小官员,通判、团练使、兵马总统制这些都是青州大官,本来武植就算再横,也是不敢自认比这些官员们还要强势的。
可是如今武植有官衔光环加持,这就不一样了,知府是五品官,通判团练使什么的从五品虽然比武植高,可是武植好歹也是个左武郎,同为士族中人,而武植又有钱,所以再也不用见官低一等了。
武植想想也有些自鸣得意,说到底他现在才不过二十来岁,还很年轻,可是尽管自己那么年轻,商会里面那一帮中年老年的家伙们不还是对着自己俯首帖耳,左右逢迎吗
有时候想到这些,武植也是苦笑不止,自己整日的都是和那一帮比自己大好些岁数的家伙们打交道,即便是有三位青春活泼的娘子陪伴,武植也觉得自己有些老气横秋了
不行,过几天找个机会去干些年轻人爱干的事情,比如喝喝花酒,听听小曲,唱唱小词什么的。
不过这些事情还要以后再找机会,目前黄智已经被武植打击的萎靡不振了,武植晾他也不敢再有什么动作了,眼下武植最操心的就是武松和花小妹的婚事了
两人虽然天生一对,感情进展的也十分顺利,可是奈何结婚这件事却十分的曲折,已经有两次两人就准备结婚了,可是却突然出现了种种事情打断了二人的婚事。
第一次是因为黄信这厮撺掇秦明去剿匪,虽然他赔得自己现在还被鲁智深和杨志俘虏着,可是也坏了武松和花小妹的婚事。
第二次就是因为河北那边辽人放的一把大火了,国仇家恨面前,武松又怎么有心思办什么喜事。
好在现在河北的灾民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已经恢复了生产,夏天的黄豆已经种到了地里面,只等着秋天收获了。而且由于最近军中士气比较低落,山贼的脾气比较暴躁――国家如此软弱,山贼们当然生气。
gu903();所以黄信的事情,军中暂时也没心思处理,现在正是武松和花小妹成亲的大好时机,成亲大喜的日子也好给青州军民冲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