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合约文本,卡尔又恢复了他雷厉风行的办事作风,4月30日的下午,当他的专机降落在了哈巴罗夫斯克机场时候,米哈伊已经在舷梯尽头等着他了,停机坪上一溜儿是涂着各国国旗的专机,但场面上却冷冷清清,没有鲜花,没有媒体,连仪仗队都省略了,米哈伊夫上前一步,伸出了胖胖的右手,“总理先生,感谢您能够亲临哈巴罗夫斯克签署和平协议”
卡尔快步走下舷梯,他握住了米哈伊夫的手笑道,“总统先生,我们从来就没有发生过战争,怎么会有和平呢我是来宣布移民计划的”
米哈伊夫在他的胖脸上挤出一丝笑容,“总理先生,这完全是一个误会,是奥金涅兹那个家伙的动物部队失控了才给国际联盟惹出这么大的麻烦,他已经被处决了”
“是阵亡吧”卡尔抽出了和米哈伊夫握住的手,看到米哈伊夫尴尬的表情,他又说道,“本来黑水公司给我的建议是为了威慑北极圈其它国家,要让你们公开投降,不过考虑到下一代的持久和平,我还是想低调处理,如果你在管控不住奥金涅兹那样的人,我们就不是用机器人单兵来处理你们了”
“是的,是的,和平比什么都宝贵”米哈伊夫一边连连称是,一边将卡尔请上了车,他这次对国际联盟的首脑毕恭毕敬,他付出血与火的代价才领教到了黑水部队智能化战力,两千多名s1000机器人驻扎在国境内就可以看牢东俄,更不要说黑水公司那可怕的武器库了,卡尔给他开出的媾和条件已经非常优厚了,不容他还能和前面一样嚣张了。
米哈伊夫当然知道卡尔的目的,这位功勋卓著的世界领袖还有三年就要卸任,当然不想再出什么岔子,既然卡尔开出安置移民的价码,起码东俄还能稳固很久,维持自己在东俄的统治才是第一要务,犯不着和卡尔总理再意气用事了。
想到明天卡尔总理亲赴格罗兹尼小站主持第一批移民安置仪式,米哈伊夫坐在车里得意的笑了起来,他其实没有付出多少代价,送上门来的斯捷潘让他居然有能力挑战黑水公司,虽然败了,可至少也让黑水公司损失惨重,否则卡尔怎么回坐到谈判桌上来呢,至于脑电波和涂层技术,那本来就是苏联的遗产,想不到也能用来作为交换的砝码,这样的结果还有什么让他不满意的呢。
晚上,哈巴罗夫斯克的伯力大厦一楼大会议厅灯火辉煌,一台铺着天鹅绒的长条桌放在中间,上面是传统的纸质媾合条约文本,签字笔、印章一应俱全,一切还是古老的外交仪式。
东俄三色旗的一边是伊万诺夫一行,国际联盟群星旗是杰瑞一行,在他们的身后则是一排黑水公司的s1000机器人,场内安保工作由它们负责,东俄内务部的特工只能站在大厅外面。
和机场欢迎仪式一样,诺大的大会议厅也就是参与谈判的十几号人,其余连个工作人员也没有。七点钟,卡尔和米哈伊夫从后面的休息室走了出来,他们要共同见证这一秘密时刻。
第一百二十章政变上
格罗兹尼小站一片欢腾,现场的全息背景上面是元山市的难民定居点,一排排崭新的房屋掩映在绿荫当中,学校、医院和运动场一应俱全,虚拟现实场景已经为这些难民代表描绘出未来十年的生活场景。
作为东道主,米哈伊夫当仁不让是现场的主持人,他站到了演讲席上,台下一阵热烈的掌声,背景的全息影像上面,换成了一个因纽特人从北极开始长途跋涉的画面,她穿着雪白的熊皮大衣露出两片黑色的遮阳镜,在茫茫冰川着向南方不停的奔跑。
随着镜头的变换,地面上的青苔慢慢多了起来,渐渐的变成了灌木丛,高大的白桦林也出来了。随着背景画面的不断变化,米哈伊夫宣布难民安置仪式的开始,“先生们,女士们,今天,我们在格罗兹尼集会,共同见证我们的同胞跨过雪线,回归人类文明社会,现在,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今天的主角塞格娜小姐”
全息背景消失了,穿着熊皮大衣的塞格娜从全息背景中走了出来,她双肩一抖,厚厚的熊皮大衣从肩膀上面滑落,露出了里面的夏装,她姣好的身材在镜头前面一览无余。
米哈伊夫作了一个邀请的手势,将她请到了演讲席上面,她是幸运的,能够从一千多名难民中脱颖而出要感谢她的父母给了她一副好仪容,国际联盟太需要她这样的形象来传播今天的活动。
“朋友们,我从小生长在格陵兰岛,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永远只有冬季,没有夏季。”塞格娜落落大方,操办仪式的工作人员早已给她面授机宜,再加上演讲提示机的帮助,塞格娜流利的为数千名难民代表吐露心声,全息背景也变成了因纽特人的风貌,儿时的塞格娜跟随父母穿着兽皮在冰川上面捕鱼为生。
卡尔坐在台下,他扶了一下鼻梁上的三星眼镜,里面是两大通讯社播出的实时画面,他心里暗暗一笑,没想到这个未开化的因纽特姑娘有这么大的魅力,旁边的民调数据显示格罗兹尼的难民安置仪式正成为五一劳动节第一关注话题。卡尔很庆幸保持了克制,没有和米哈伊夫闹僵,现在他又一次成功的化不利为有利了。
“那时候,我渴望白色以外的颜色,哪怕是一点点也能让我激动。我记得每当夏季来临,北极罂粟花开的时候,鲜艳的颜色让我知道生命还有另一种存在。等到我长大的时候,罂粟花一年比一年开的时间早,漫山遍野到处都时,父亲告诉我,这是全球变暖的结果,我能看到的美丽背后是无数天灾,它们夺取了成千上万的生命。”
塞格娜的语调开始低沉起来,现场的气氛令人压抑。刘卫平从电视中看到现场的全息背景变成了2032年的华北平原那场严重的水灾,上百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比他在信阳亲眼目睹的还要悲惨。
“不久以后,严寒又降临我的家乡,甚至比我小的时候还要寒冷,我的世界只有白色,再也没有其它的颜色,我渴望五彩生活,我想和你们一样,我要融入你们的世界,我知道我的想法很自私,但这是我真实的想法。”
随着塞格娜的演讲,背景画面是无线能源信息网采集的当天全世界各地的实时画面,新德里的街头一辆辆无人驾驶电动车井然有序,人们坐在车内谈笑风生准备外出游玩,如果不是从新闻中看到塞格娜的演讲,他们真的不会理解为什么乌兰巴托车站为什么总是挤满了难民。
塞格娜的倾诉无意是成功的,难民安置仪式的关注度不断的攀升,格罗兹尼成了世界的焦点,生活在无线能源信息网络所提供的绿色能量下的人们第一次意识到他们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