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路上。
央视一号演播大厅。
苏启来到的时候,还没有像上次看管的那么严,安保人员零零散散,不过室内却是热闹一片,不少工作人员穿梭在其中,为即将到来的春晚布置着舞台。
还有一些受邀的艺人,正在来回奔走,忙着自己的事情。
这一次导演换人了,不再是上一次赵泽祥负责,而是换成了另一位业内的大导演,刘树伟
此刻,导演的休息室里,不少艺人都汇聚在其,正在商量着节目。
苏启熟门熟路的走到春晚的后台,路上不少人对他投来微笑。
“苏教授早上好”
“苏教授,我们提前给您拜年啦,就祝您鸡年大吉吧”
“苏教授,您是来找张姐的吧她就在里面左拐第一个休息室。”
工作人员们热情打着招呼,苏启也都纷纷回礼一笑。
一路向张婉如那里走去,苏启沿途还可以看到春晚的彩排似乎已经开始了,今年比较早一些,也许是因为导演第一次执导这种大型晚会的缘故,心里比较没底。
可以看到不少小朋友穿着花花绿绿,身上套着大公鸡的服装,在走廊里走来走去。
年味已经越来越浓重了。
苏启心中想着,一路来到了导演的休息室里。
推开门,第一眼就看到了张婉如坐在沙发上,正在皱眉苦思。
她对面坐着个中年男子,也在发愁,苏启之前看过照片,知道这位就是这一次春晚的总导演刘树伟了。
众人一看到苏启进来,都有些好奇的打量这位鼎鼎大名的音乐之王。
导演起身跟苏启握了握手,互相寒暄起来。
张婉如则是有些迫不及待道:“苏儿,你的那首歌写好了么”
苏启微微一笑,“张姐,看你急的,我能不带来吗”说着,从背包里掏出一份谱子和小样,道:“东西我都带来了,你们看看这歌行不行。”
众人闻言,目光也都期待的看去,在见到歌名后,齐齐开口道:“难忘今宵”
第621章春晚的邀请
休息室里。
几人都面面相觑。
导演说道:“这名字不错”
一工作人员点头,“符合意境。”
张婉如则是迫不及待的拿起来播放,想要一窥真容。
苏启见此,只是笑笑。
这首难忘今宵,是前世里春晚的结尾曲,从诞生开始,已经用了三十多年。
难忘今宵歌词好、旋律好,再加上春晚平台好,逐渐成为特定场合演唱的歌曲,也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
众人都凝神听去,舒缓悠扬的前奏缓缓传出。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
“不论天涯与海角。”
“神州万里同怀抱。”
“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
“不论天涯与海角。”
“神州万里同怀抱。”
“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
开头的几句歌词一出,众人眼前都一亮。
因为这首歌曲,和苏启之前的所有歌曲都不一样
完全就是另外一种风格
这不再是流行歌曲了,苏启另辟蹊径,把美声用的惟妙惟肖,使得这首歌曲更加符合春晚阖家团圆的意境。
这是艺术
真正的艺术
众人的心思都活跃了起来,打心底的觉得这首歌不错。
“告别今宵,告别今宵。”
“无论新友与故交。”
“明年春来再相邀。”
“青山在,人未老,人未老。”
“青山在,人未老。”
“青山在,人未老。”
“共祝愿,祖国好。”
“共祝愿,祖国好。”
随着歌曲的结束,大家都拍手叫好。
特别是那句青山在,人未老。
简直是整首歌曲的点睛之笔。
青山、绿水、天涯、海角,通俗易懂的歌词和委婉动听的旋律,让歌曲难忘今宵成为经典。在难忘今宵的旋律里,似乎能看见一种文艺的“通俗易懂”和“简单明了”。
而歌曲的音律舒缓、悠扬,词意亲切、邃远,易于贴近观众的心,易于上口传唱,更具催动情感的张力和渗透力,既道出了盛筵将散,深情告别时的真挚祝福,又表达了对来年再相会的无限期盼和良好祝愿,同时配上苏启叹声轻柔的唱法,使得歌曲朗朗上口,回味无穷。
不管是导演还是工作人员,亦或是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这首歌曲征服了。
目前唯一还有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就是张婉如的唱功,能否驾驭。
导演问道:“婉如,这首歌你觉的怎么样能唱吗”
张婉如笑道:“不是吹捧,苏儿的这首歌曲确实不错,而且是我从来没接触过的风格,我也挺感兴趣,得好好的练一练才行。”
苏启乐道:“张姐,你练没问题,但可别耽误了我拍电影啊”
众人都笑。
苏启见事情也确定下来了,便准备告辞,他的电影明后天就要开机拍摄了,在广州取景,几乎是找了一家和原著里风格差不多的客栈,因为很多戏都是现场发挥,所以对客栈的要求也挺高,比如一定要有对窗啊之类的。
后面的大殿和藏有九阴真经的石洞,也都经过苏启这几天精心考察过的。
虽然是一部恶搞电影,但是苏启也很用心的在拍。
对于自己即将跨入电影圈的第一部作品,苏启是万万不能马虎的。
就在苏启起身时,春晚总导演刘树伟坐不住了,起身拉住苏启,喊道:“等一下苏老师。”
苏启回头,“啊”
刘树伟咳嗽一声,正色道:“苏老师,您最近有时间吗我们春晚想邀请您来表演一个节目”
闻言,苏启不禁一愣。
旁边几个工作人员也都是面色一变,古怪起来。
gu903();因为苏启是出了名的搞事大王,去年的春晚上那一幕幕,现在还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