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1(1 / 2)

过到底是人多,耶律宏基的残部还是保护着耶律宏基成功撤退了,而眼睁睁看着楚云真的靠着一千军队夺回了潼关,还杀了耶律宏基,李毅一脸懵逼,还没有看懂这到底是什么操作。

一直到楚云指挥人去打扫战场了,李毅还有些活在梦里的感觉。武蕴儿手里的长枪也正在滴血,刚才她也杀了不少人,只是楚云在玩心跳,没有时间去注意她这里。

他这勉强算是空城计,又不完全是,一切能成功的关键,都在于楚云他完全地说出了耶律宏基拿下潼关的计谋,让耶律宏基心神大乱,虽说是事后诸葛亮,但是,楚云演的也像个真的一样,让耶律宏基都信了,他自己是被算计了。

而楚云说的身居高位的内奸,自然是五皇子了,这点还是猜测,但楚云有八成的把握,楚云觉得和耶律宏基里应外合的,除了五皇子不会有别人了。

最后一点,也就是最关键的一点,楚云准确地点出了燕军藏身之处,这就是因为楚云熟知地形了,燕军不可能从天而降,楚云便猜测,一定是燕军藏在了某处,等着夏军大军过去,再来突袭潼关。

这个就又和之前那点印证了,兵藏落雁谷,风险实在是太大了,万一刚好在夏军的行军路线上呢所以,能驱使他们做出这个举动的,一定是因为他们知道行军路线,也只有身居高位的,才会知道这种情报,除了五皇子,还能有谁

所以楚云反向利用这一点,他就不信反派之间会有绝对的信任,疑心谁都会有的,楚云将他们的计划几乎是复盘了,耶律宏基会觉得是楚云机智地看穿了一切,还是他早就知道呢

当然是后面那个选项咯

但如果仅仅做到这个程度,也是不够的,耶律宏基撤退的时候,如果太过平稳,他迟早会反应过来,空城计也不是那么好唱的,所以,楚云必须要先声夺人了。

可以说,这一手信号弹被当成闪光弹来用,楚云是非常有灵性了,直接将耶律宏基闪瞎,导致燕军群龙无首,楚云再强势突袭,一击重伤耶律宏基。

可惜的就是,楚云虽说是动作如鬼魅,但攻击力还是太差了点,扎心是扎心了,手里的匕首也是削铁如泥,但是,扎进去没有多深,楚云又必须要溜了。

不过,那一刀的效果是达到了的,燕军彻底乱了阵脚,耶律宏基虽然不会死,但也足够喝一壶了。

能成功,也真的是险胜了,如果一开始那些士卒就能听话,也不用玩这种心跳了,如果耶律宏基不给楚云开口表达的机会,直接上来就叫人杀出去,估计楚云也只能溜了。

所以说,对那种很会忽悠人的,最好的选择就是不给说话的机会。

现在,潼关虽然是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得到与失去,但楚云也没有到放松大意的时候,相反,现在才是真正考验开始的时候。

楚云相信,武继业应该会发现不对劲,或者说,白天没有收到战报,就是因为送战报的被阻绝了。反正结果都是一个,武继业绝对会调拨军队回援,那么,这对燕军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潼关还会有援军过来,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想必耶律宏基在恢复理智之后,也会明白这点,他可能真的要被前后夹击了。

那么,他就会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在平原上,与武继业殊死一战。另一个,就是趁着潼关人少,拿下潼关,然后长驱南下搞破坏。

如果耶律宏基选择这种自杀式毁灭式的道路,大夏境内百姓,怕是要受灾了,谁能阻止燕军铁蹄

所以,他必须要将潼关守住。

如果之前有五千军队,那么即便燕军人多,楚云也是有那个信心守住城的,但是,一战之后,只有一千了,这数量的军队可以忽略不计了。

好在他们还是有守城方的优势,城池从来都是易守难攻的,他们也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等待援军到来,或者是等武继业从北往南打回来了

这个时间就是最为关键的。

撑住一天,他们都能赢,就是不知道,这一千军队,能不能撑住。楚云只能祈求耶律宏基反应慢一点了。

希望他是个铁头娃,没有发现自己是被算计了吧,楚云也知道,这个谎言,隐藏不了多久的。只是楚云也没有想到,耶律宏基做决定能那么快

正文第三百七十一章结束太快就像龙卷风

楚云约莫是寅时约凌晨四点才将耶律宏基的部队驱逐,而午时,耶律宏基的部队就开始攻城了。好在楚云手里虽然没有军队,但是调动百姓帮忙守城,防守起来也不是那么艰难。

这时候并非是众志成城,而是楚云用武力胁迫的,没办法,那些老百姓为了活命,自然就得帮着楚云守城。

这样做其实有违楚云心中的道义,但楚云更珍惜难得的胜利果实,潼关经过一得一失,如果再丢了,对大夏造成的危害,绝对比死一个城池的百姓要大很多,至于楚云自己的名声

e,他是让李毅去做这些事的。

背黑锅这种事情,当然是要别人去干咯

说起来,也是因为燕国人也是会玩套路的,早些年,燕国虽然屡次犯边,但对百姓,也很少杀戮,而攻下雁门关之后,死人肯定是死人了的,但是他们并没有大规模屠城,只是将大夏子民往南驱逐。

这虽然是阴谋中的一环,但是,这也让大夏人心中有了一种感觉,那便是燕国人也不是很可怕的,那么,谁得了城池,对他们又有什么影响了

百姓永远只是需要过安稳的日子,至于那些忠君报国的思想,其实也仅仅存在于被洗脑了的人群中。而历史也证明了,朝代更迭的时候,也只有那么一部分死忠会以身殉国,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投降,然后继续过自己的日子。

如果燕军动辄屠城,那大夏的百姓可能还会有些反抗的心思,现在至少是没有的,所以楚云也只能采取强制措施了。

守城你可能会死,不守城马上就死,这是楚云给出的选择题,楚云也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有天成为了大反派,内心也很是忧伤,不过这时候做出的这种决定,也没有人来质疑他,也没有人能质疑。

gu903();战争是非常激烈的,特别是在面对穷途末路的燕军的时候,激烈不足以形容,应该说是惨烈了。耶律宏基回去之后没有多久就被随军的医师给救活了,咳咳咳,本来也不是致命的伤,只是位置有些吓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