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哼,你那字写得像你的人一样,软软弱弱一点力都没有,怎么好看啊有时间让范老爷教教咱们写字才是。”
范进点头道:“我确实想要开个女塾,教你们这些人文墨。其实你们的才学本就不错,我教不教也没什么用。这就是个身份,做了我的弟子,便与我有一层师生关系,谁如果再敢对你们不利,我这个做老师的,就可以出头。到时候,你们来当弟子吧。”
“好啊好啊”一群姑娘全都兴高采烈地欢呼起来,于几日里搜罗数据,整理帐目的疲劳,全都丢在一边。还有人道:“那范老爷一定要记得来教我们啊。”
范进点头道:“那是一定的。不过这帐簿的事还是算了。句容是邻县,上元是你们的桑梓,查来查去,是要查到你们自己爹娘头上的。我实话告诉你们,我查这田地,最后的目的还是为了收税赋。你们自己搞了自己父母的田产,这不大好。这事,你们不用管了。”
那位户部司官的女儿却摇头道:“我们不管,范老爷也会找别人管啊。大老爷这么厉害,一定可以查得明白。与其这样,还不如我们自己查自己呢。再说纳粮完税,本就是人的本分,我们才不会包庇自己家人呢。姐妹们,是不是啊”
这个年岁的少女,心思相对还比较单纯,对于偶像的崇拜,超出对于财产的重视。再说在她们看来,那点赋税也没多少,并不值得隐匿。尤其几个商人之女,家族就没有什么田产,更乐得做这事讨好偶像。于是纷纷请缨,要继续做这差事。
看着她们的笑容,范进心内暗道:若是江宁百姓都能如她们一样,这差就好当了。点头笑道:“既然你们这么说,我也就不推委了,到了江宁,少不得你们分劳。另外你们可以回头跟家里说一声,我到了江宁,会改规矩,有些事会跟过去不一样,但是主张只有一条:和气生财你们把花家的事,记得告诉自己的家长,一定要详细的说明,不可隐瞒。”
正文卷第三百七十四章好兆头下
按照大明官场流程,地方官上任不拜主官,而是以书信往来。先以书信递交本省布政使司及巡抚衙门,表示自己来了,依据信尾的花押,证明来人身份。而后布政使司会向新任县令发一封公函,确认自己得到了信,知道这个人已经到任。再向所在府做出说明,由所在的府向其任职的县衙通知,安排好时间,组织好人员前往迎接主官。
新任知县住在履职地城外的驿站,等候迎接。这是官场的固定流程,也是体面,即便是江宁作为陪都一些手续要简化,但是这起码的规矩得保留。徐六小姐那一干女子这个时候便不能再跟随,只好先于范进进城,只留下范进一家人在驿站里等候。
江宁作为陪都人多官多,往来尽为大僚,区区一个县令,其实在这种地方不算什么大官。但是县官不如现管,再加上之前张大受这干人给带了话过来,这些驿站的人对于范进反倒格外恭敬,居住和饮食都超标准供应,环境比之之前住的客栈只好不恶。
最为兴奋的人莫过于郑婵,如火的热情,化做一汪纯水,在这闷热的夏夜滋润着两人。外面已经打了两更的梆子,郑婵也已经提不起气力,但依旧不肯睡,紧抱着范进在他怀里轻声呢喃着:
“我不知上辈子行了什么善,让我遇到了当家的。不但不嫌弃我,还对我这般好。将来等小婉大一些,就让她一起来伺候当家的,我们姐妹两个一起,当家的就不会冷落我了。”
“放心吧,我怎么也不会冷落你的。”范进抚着她那光滑的脊背,柔声道:“等我成了亲,会想着给你个名分,不会让你白跟我的。接下来,还有辛苦你一下。等我走马上任之后,如果马湘兰肯听我话,把生意转过来,你去帮她。我教你的几道菜都会了么我做了县官,事情会比较忙,未必有那么多时间教她的人炒菜,这差事就得落到你头上。”
“凤尾虾,松鼠鱼,蛋烧卖,美人肝,这四味必学的菜都已经学会了。还有当家的你教我的二十几道苏吴名菜,我也都能做好。不过教人还是算了吧,吃这碗饭的男人居多,我是你的女人,怎么能和男人在一个厨房里。我有气力,也不怕吃苦,可以先去厨房去帮手。只要你不嫌我一身酱醋味道就好。”
“我倒是觉得,酱醋味道很香啊,来让我闻闻。”
两人又是嬉笑一阵,郑婵道:“那若是马湘兰不肯把生意转过来呢”
“那就是她没造化了,这生意就彻底由你做。其实我也知道,让你做帮手是委屈了你,可是我在江宁一共能做几年,其实我自己也说不好。若是好不容易酒楼做起来,我却要升转,你就得跟我走,那酒楼就比较麻烦。之所以之前没在京师开酒楼,也是考虑到这一层。”
郑婵点头道:“我就知道当家的是拿我当自己人,要我陪在当家的身边。这种酒楼生意一做人就走不开,只合个露水夫妻。谁远谁近,一下就清楚了。”
她将头靠在范进怀里,兴奋地嘀咕着:“五品大官见过皇帝老太后那里标名挂号,跟着这样的相公,给多少酒楼都不换。”
范进笑道:“区区个从五品,又算得了什么。不过是个起步罢了,如果为了这点事就一夜睡不着,以后怕是有得你整夜难眠的时候。”
“那不一样,以后当家的做了大官时,当家的身边不知有多少女子环绕。只有此时此地,你枕边只有我一个,只要张大小姐和薛五姑娘不到,我就是你的掌印夫人。哪怕就是这一半天的事,我心里也欢喜,当家的你睡吧,明天好有精神见下僚。我不闹腾,只这样靠着你,心里便欢喜。”
不到卯时,迎接范进的队伍便已经到了馆驿之外,头戴翎帽一身青衣的捕快公人,手上高举着一面面新制官衔牌,另持棍棒响鞭簇拥在门口,轿子是早已经雇好的,包括郑婵和花继荫在内,;人人有轿。关清、范志高、张铁臂就只能步行。
这三个人随着范进读书,都认识字,于官衔牌上的字是认得的。只见一对对官衔牌上除了常见的肃静回避之歪,另外几面上写着“赐进士出身”、“丁丑科传胪”、“奉直大夫”、“协正庶尹”、“上元县正堂”、“钦赐斗牛服”乃至“乡试亚魁”、“会元”一个不落都写在上面。
这种官衔牌,其实就可以看做是官员的履历表,官衔牌越多,上面的文字含金量越高,在未来的工作中,受到的阻力就会越小。上元既是留都附郭,又是上县,东南文教又兴盛,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