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0(1 / 2)

小修行 田十 2050 字 2023-10-12

成馅,跟百多吨肉混在一起。

一头牛有多少斤一条大章鱼腿有多少斤

为了装下这些肉,两个大水槽摆在庭院中间,两边都是长桌、案板,菜刀剁馅的声音十分之大,很有些万马奔腾的胜况。

五字营的人在外面剁,潘五在房间里剁。

不止是海胆肉和大章鱼腿,还有地下密室留存的一些东西。反正全部拿出来糟蹋。

夜风跟随罗玉院长学习炼丹,开始时候不明白为什么要剁肉馅。

等后来潘五喊她,一个她一个莫大锤,把库存那些二级、三级海兽剩下的骨头、鳞甲等物全部砸碎磨粉。

夜风直接就震惊了:“你这是浪费”

潘五吓一跳:“你要咬人啊”

“你这是浪费”夜风又说一遍。

“浪费就浪费吧,赶紧的。”搬过去好几筐:“大锤,你拿锤子砸,夜风,你磨。”

莫有希冷着声音说:“我不叫大锤。”

“莫大小姐,莫大美女咦,你怎么变好看了”潘五愣了下:“你是化妆了易容了”

“我是变漂亮了”莫有希大声喊道。

潘五点头:“确信是你了,别的女人没有你这么大嗓门,干活吧。”

于是,在听海楼一楼厅堂,潘五剁章鱼腿,这是一堆海兽材料里面最结实的,潘五用的是四级锤子和四级刀。

如果让别人看到,不知道会怎么心痛这两样武器。不过没办法,这才是炼器炼丹时的正常情况。

很多炼器师炼丹师的器具不但是稀罕物件,更是超品宝贝,一只锻铁用的锤子就有可能是五品宝贝,甚至是更高品级。

潘五叮当狂砸,莫有希运了半天气,发现潘五不理会,只好很气愤的去折磨骨头、鳞甲。夜风跟着一起,他们三个人努力要把能堆满一个屋子的许多海兽材料变成一盆盆各种颜色的肉末和粉末。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药草颗粒。

正文184包万

准备的东西太多,两个大水槽装不下。夜风去罗玉那里又借回来一个,于是就看吧,在第二层院子中间堆放的那堆东西啊实在是够丰富够精彩,比屠宰场还吓人。

陈一菲一群女兵每天都在训练、做羽箭,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下来,她们认为潘五是个好人。不过也是个傻瓜。不傻的话就不会对战俘奴隶那么好。

她们是军人,尽管明知道战俘奴隶也是普通百姓,可是被我们俘虏了,在她们心里有种不自觉的高他们一等的感觉。

她们是军人,但是是那种没有支援的军人。加上潘五根本就遗忘掉她们的存在,她们每天的伙食稍稍有点惨。

可是今天,眼看五字营奴隶在剁肉馅,而且是上百吨的肉馅,她们的眼神都不对了。

陈一菲犹豫了又犹豫,决定去找潘五。

夜风在忙碌,今天负责看门的是齐大宝,见到陈一菲敲门,很有礼貌的询问:“大姐姐,你有什么事情么”

陈一菲想要见夜风,顺便问下潘五在不在

小胖子有点犹豫:“夜风姐姐在忙。”

看他表情,陈一菲笑道:“潘五回来了是吧”

齐大宝琢磨琢磨:“不告诉你。”

陈一菲沉默片刻,忽然往里冲。

院子里满是各种猛兽,见有人硬闯,那便是昂首嘶吼,有那么几头勤快的家伙还冲过来吓唬人。

陈一菲惊住,她知道第三层院子里有猛兽,可是没想到有这么多。

齐大宝赶忙转身大喊:“都离我远点儿”

声音很大,有意思的是野兽们居然很给面子,在十米外停住。有些原本接近大门的野兽也是主动跑开。

齐大宝再跟陈一菲说:“它们不听话,很危险。”

陈一菲大略看看:“几级战兽”

齐大宝摇头。

看着远远近近数百多猛兽,陈一菲有点犹豫。

齐大宝又说:“姐姐赶紧出去,我和它们自小一起长大,它们认识我,你不一样。”

陈一菲叹口气,退到门外:“你告诉潘五,说我想见他。”

齐大宝叮嘱道:“千万别乱闯啊,它们不听话。”砰地关上门锁好,在门口多站好一会儿,才跑去听海楼找潘五。

有了齐大宝的敲门,潘五才想起来家里还住了一些客人,问是什么事。齐大宝说不知道。

夜风插话:“她们好像很穷。”

这是有提醒他的意思,潘五问:“她们平时怎么吃饭”

“刚住下两天是跟五字营的人一起吃,后来就买米买面自己做。”夜风说:“它们还自己制作羽箭。”

潘五有点好奇:“陈一菲是几级修为”

“好像是四级”夜风问大锤:“你说是么”

莫大锤头都不抬:“不知道。”

潘五想了想,还是干活重要,跟齐大宝说:“你告诉她,我现在很忙,等忙完让她保密我回来的消息,明天找个时间见一下。”

齐大宝知道了,出去传消息。

夜风说:“你就是心软。”

潘五看她一眼:“罗院长也心软。”

莫大锤咳嗽一声:“你们俩打情骂俏能不能考虑一下旁观群众的情绪”

夜风被呛的直咳嗽。潘五看她一眼:“果然,人变漂亮了,思想就变复杂了。”

莫大锤难得的没有回嘴,低头继续砸锤子,把鱼骨、鳞甲,甚至连软皮都砸成碎屑。

经过一个白天的忙碌,听海楼这边终于完工。

看着各种各样的粉末,夜风又说一次他是在糟蹋东西。

潘五说:“一会更糟蹋。”

夜风脸色变得有点难看:“你不是想拿这堆东西和外面那堆东西做肉丸子吧”

潘五摇头:“肯定不是。”

gu903();夜风脸色刚变好看一点,潘五接着说:“谁有功夫一点点捏丸子直接整板上,好像蒸馒头那样蒸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