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这本笔记中记载的盗墓工具既有牙签这样随处可见的日常用品,也有只有在传说中才能见到的东西。就比如说是镇尸铜镜。
在盗墓界流传已久的镇尸铜镜,相传由黄帝用女娲娘娘炼石补天遗留在人间的五彩巨石中的玄铜委托半仙于蓬莱山中锻造而成。其目的就是要给被黄帝打败的蚩尤镇尸用。蚩尤作为上古时代的北方首领,曾经和黄帝炎帝中原大战时造出大雾,后来黄帝用指南车克制大雾。结果,蚩尤被打败,命丧黄帝之手,所以死的时候怨气凝聚。
黄帝担心蚩尤会尸变为从而祸天下,所以就用秘术打造了这面镇尸铜镜。这么说起来蚩尤是粽子的老祖宗了。
将这面镇尸铜镜放在青铜椁内,正面对着尸体就可以防止尸变。后来黄帝的镇尸铜镜被秦始皇所得,当他乘船泛游到黄河,遇到鳖尸兴风作浪,黄河之水大浪翻涌,众人危在旦夕。秦始皇命人将铜镜放置在船头,加持守护,鳖尸害怕铜镜只能遁去。秦始皇死后这面铜镜就随他入葬始皇陵,随着人们找不到真正的始皇陵而从此销声匿迹。
当然,这些东西都是过去式,现在有了更加先进的工具,新的工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很多旧的东西就不再启用。手机、对讲机、军用罗盘、电锯、电钻、雷达探测仪器等等工具。甚至连洛阳铲这种老牌民国十二年出的盗墓工具都渐渐失去用武之地。
正文第563章盗墓笔记3
工具归工具,有再好的工具却找不到墓地,那挖什么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工具只会越来越先进,黑话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过时,但有一样永远不会过时,它会与时俱进,那就是笔记记载的找墓能力。
铁钎、洛阳铲、短柄锄,这些勘探古墓的利器,用起来自然是得心应手。一钎下去便知地下是否有墓;一锄挖开,能知道墓的年代;一锄上来,可知墓的保存状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那盗墓的利器是有,可是怎么得知这片区域是不是有墓关键还是看找墓的人。而人的神通,在于自己的本领。光有了工具没有用,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找到墓。
父亲的这本笔记记录了五大寻龙点穴的秘诀,还有不少口诀,是一本名副其实的盗墓手册。我按照笔记上的顺序读下去,感觉这本笔记在教人如何去盗墓。
我并不打算以这个为营生,所以很多地方也就一眼带过,但不敢不看,害怕漏去一些重要信息。笔记中的内容我也略知一二,毕竟参与过几次活动,虽然很多时候并未亲自动手。可没吃过猪肉也看见过猪跑,大致上我仍是了解。这本笔记就像是教科书一样,把我过去的所见所闻系统的归类,并且总结分类。
笔记很厚,是大开面的,一页有a4纸般大小,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尽管我并没有仔细去读,只是走马观花似得浏览完整本笔记依旧花了我一整个双休日。
周一的晚上,我照例在读这本爸爸留下的盗墓笔记。我被其中的五大秘诀所吸引。笔记中记载,盗墓的都有一双“入地眼”,什么叫做“入地眼”“入地眼”本是风水上民间对看阴宅凶吉灵验的风水先生的一种称呼。风水先生走访龙穴,游历名山大川,对于何处是吉穴,何处藏有龙脉一眼就能看清楚,所以就尊称为“入地眼”,好似他的眼睛可以看清土层下的东西。后来,盗墓高手也称“入地眼”,也是基于同样的说法。
如何知道哪里有墓,有什么样的墓,盗墓者也是凭借风水先生的法门。不同的是,风水先生是帮人选择吉穴,适宜墓主安葬,而盗墓者是反其道而行之。
要练成“入地眼”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过仍旧有口诀和技巧可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望气发穴,葬经开篇第一句也是最重要的一句,“葬者,乘生之气。”气是什么,气就是风水。盗墓者每到一地,必然先勘察地形。辩水口,看看哪里才是葬人的风水宝地。凡是风水极佳、钟灵毓秀之地,都是墓主青睐的地方,附近就可能有古墓。精通望气发穴的人很少,这些人一样也要凭借古老的口诀。
我看到笔记中这样记载有些期待,因为感觉我爸爸从事过的行业最神秘的面纱就将在我面前一一揭开。
对于望气发穴,笔记中总结了这么一句话:“春秋战国依山顶,秦汉大斗埋山岭,南北两朝选山腰,隋唐宋尸坡下挺。”这句话并不像前面有批注,它没有任何的注解而是工工整整的抄录在笔记中间。
我想这句话没有注解无非有两个原因,一是这句话通俗易懂,不需要注释;二是,这句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眼下两个原因都有。对于上面的这句话,通俗的解释:墓葬依照原有的山势而言。西汉以及西汉之前的大墓,大多葬在山巅或者接近山的最高处。西汉后期的大墓常埋在山岭上,地势比东汉要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大多在半山腰上开挖。隋唐宋代大墓,一般埋在坡下。随着时代的推移,依次降低。
这很好解释为什么大墓的位置会越埋越低。古人对于位置的讲究比我们现在多多了,埋得位置越高,人的地位就越高。同样一块地方,先埋进去的肯定是祖宗,后埋进去的是孙子。祖宗都已经埋进去了,哪有当孙子的再把祖宗扒出来自己再埋进去的道理。先人的地位是绝对高于后人的,后人的位置自然而然就低了。还有一个原因,风水好的穴眼一共就这些,只会被人越用越少。前面人用过的墓穴即便不是自己祖先的位置,也不能扒出来再用。这是有讲究的,一处穴眼被占,只能另寻他出。久而久之墓葬的位置就会越来越低。根据这个秘诀,结合一些堪虞常识,很容易就找到对应年代的古墓。
在这一页的边上有很小的字迹的批注。山上找墓应当在雨雪霁后,天气恶劣出来活动不容易被发现。在雨后、雪后的天晴更加容易发现古墓的踪迹。
古墓经过千百的风蚀和雨侵,地形地貌的改变以及历代人工取土的破坏,坟头的标志早就已经不见。这些古墓深埋于地下常人难以发现,但是在地面潮湿以后,地面的高低起伏、坑堆立显。在一场雨或者一场雪以后,根据土壤的吃水情况差别、干湿变化,就可以看出哪里是人工夯实过的熟土,哪里是生土。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