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79(2 / 2)

gu903();“我们终于不用在开战与否这个白痴问题上继续纠结下去了”虽然坐在轮椅上,可此刻的罗斯福,完全给人一种精力充沛的感觉。

“是的,我们可以宣布参与战争了”如果不是为了尊重珍珠港牺牲的那些官兵,马歇尔都忍不住为日军这次袭击拍手叫好了。

珍珠港被日军轰炸,完全解除了他们进行宣战的一个束缚,摧毁了那些孤立主义者的“隔岸观火理论”。

而接下来,就只剩下对德国还有意大利等同盟国成员国发布宣战决议的束缚。

现在,罗斯福手头掌握的若干情报让他更加坚信,莱因哈特与罗西,马上就会为美国解开另一个束缚。

罗斯福与马歇尔仔细研究了截获到的,日本驻柏林大使大岛浩发往东京的电报。

在这份电报中,罗斯福和他的智囊团了解到,里宾特洛甫代表莱因哈特的意思对日本方面做出了保证:一旦日本与美国开战,德国一定站在日本这一边。

同样的,在日本大使从意大利发回的电报中,美国也截获到了相似的内容。

所以,在罗斯福的眼里,日本人此刻一定正在柏林和罗马,吵着要莱因哈特与罗西兑现承诺。

而一旦同盟国阵营兑现了这个对日本的承诺,被日本偷袭的美国,就可以理所当然的对德意德国宣战,然后更加放开手脚的对苏联进行援助输血。

“现在,就等欧洲那边传回消息了。”罗斯福充满信心地说道。

如果不出他所料的话,德国,意大利,乃至于整个同盟国军事集团对美国的宣战通告,估计应该要不了多久就该下来了。

只要对方一宣战,只要德国敢对美国宣战。那么,美国对苏联的各项援助,在国内也就不会遇到那么大的阻力。

战争面前,一切措施实施起来都将比和平时期便利百倍。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句话在全世界都是试用的。

可以说,德国对美国的宣战,反而是对罗斯福战争政策的一种援助。

就在罗斯福与马歇尔等待德国与意大利下达宣战通告时。日本的最后通牒,也终于过来了。

虽然最后通牒这种东西是应该在开战之前就递交的。

但是,日本外交部规定递交通牒的时间却是华盛顿时间下午1时,延误了50分钟,目的是把袭击时间保持到开战前半小时,避免“偷袭”和“不宣而战”的臭名。

这就是日本人最典型的一种特征,做都做了,还死不承认害怕被骂。

不过,论起厚面皮来,大岛浩在柏林马上就遇到了一位比他们还要无耻的人外之人

正文736匪军

作为日本海军的同行,德国海军元帅雷德尔对德日联手这件事确实是欢迎的。

在珍珠港事件爆发的消息传来后,雷德尔当天就与莱因哈特谈过话,站在海军的角度上分析道:“由于日本的有效干预,大西洋的局势将会有所缓和。”

说到这里,雷德尔兴高采烈的对莱因哈特讲道:“我们手里已经得到情报,有些美国军舰正从大西洋调往太平洋。由于日本海军的敌对作战,美国海军在大平洋方面肯定需要更多的军舰,特别是驱逐规,甚至巡洋舰。因此可以预料到,美国一定会从大西洋撤出大量战舰。这样一来,我们大西洋壁垒的压力,就更轻了。”

由于雷德尔与他的海军现在是担负大西洋壁垒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所以雷德尔现在思考问题,更多的都是站在大西洋壁垒安全性上考虑。

对于雷德尔乐观态度,早就知道德日联手下场的莱因哈特,选择了循循善诱的讲解方式:“我的元帅,如果我们和日军联手,那么也就等于是与美国敌对。这样的话,美军是不是就有可能跑来我们这里,采取占领亚速尔群岛、佛得角,甚至进攻达喀尔的作战,以挽回在太平洋遭到挫折而丧失的威信呢”

对于莱因哈特的这种预设结果,雷德尔倒是认为不会发生。

他回答道:“我的元首,在我看来,未来几个月中,美国一定会把它的全部力量集中到太平洋。所以,我们与日本联手,完全是不会承担任何风险的。”

雷德尔不是穿越者,他自然不会知道,罗斯福等的就是德国为了逞一时口快,和日本一起对美国宣战。

那样的话,德国,日本倒是可能站在同一阵营,互相照应,可是美国,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也将更为紧密的合作联手。那样的话,德国海军一时半会倒是体会不到压力,可是在东线战场上与苏联作战的陆军,在遇到美国援助苏联的飞机坦克冲锋枪后,那才真是压力山大。

事实上,雷德尔也是知道这些的,以他的级别,不可能不了解美国对苏联存在援助现象。等到美德互相宣战后,美国的援助规模,恐怕还会更大。

可是,雷德尔实在不能再忍受美国海军在大西洋对德国潜水艇的战争行动了,雷德尔曾为此跟莱因哈特唠叨了差不多半年。

虽然拿下英国以后,德国潜艇的作战任务没了,也就间接叫停了美国海军对德国潜艇的打击。但是,这份仇,雷德尔可是一直没忘。

再加上,他部署大西洋壁垒海上防线的重点,就在于抗住美国海军的突击。要做到这点,有一个实力强大的日本海军帮着牵制一下,当然是雷德尔最期待的。

从他的立场上看,日本的参战,为德国的大西洋防御减轻了太多压力。

但即便雷德尔和莱因哈特谈论了很大,直到最后,莱因哈特也没有点头同意为了卖日本一个面子而对美国宣战。

而这一点,恰恰是莱因哈特之前让里宾特洛甫答应过大岛浩的。说白了,莱因哈特可没雷德尔那么讲究,日本海军为德国海军减轻了压力,那很好。现如今,过完了河,那就该拆桥了

守信用这个陋习,为什么要遵守

稍等十分钟,很快刷新新的章节

由于雷德尔与他的海军现在是担负大西洋壁垒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所以雷德尔现在思考问题,更多的都是站在大西洋壁垒安全性上考虑。

对于雷德尔乐观态度,早就知道德日联手下场的莱因哈特,选择了循循善诱的讲解方式:“我的元帅,如果我们和日军联手,那么也就等于是与美国敌对。这样的话,美军是不是就有可能跑来我们这里,采取占领亚速尔群岛、佛得角,甚至进攻达喀尔的作战,以挽回在太平洋遭到挫折而丧失的威信呢”

对于莱因哈特的这种预设结果,雷德尔倒是认为不会发生。

他回答道:“我的元首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