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5(2 / 2)

南面若是放着已经出现的胜势不用,畏手畏脚的与意大利军队相持,如果西班牙再趁火打劫,法兰西的最终命运,就不再会有任何悬念了。

这个时候,想通后的中将马上对着贝朗特的背影大声喊道:“贝朗特将军请放心,我会调动至少2个师的兵力呈梯次跟随你们推进上去。”

贝朗特的战术能力,中将也是听说过的。早在波兰战役中,他带领的法国军官团就为波军出谋划策,打败了发起突然袭击的苏联军队。如今,都是法国将领,中将没理由不比波兰人更信任贝朗特。

再者,如果以贝朗特的军事才能都不足以处理好当前的局面,在整个法国南部,中将自认为是没有人具备更好的军事才能了。

这个时候,只见已经半只脚跨出大门的贝朗特,闻声停下了步伐,然后用很轻的声音,背对着中将说了句:“谢谢一切为了法兰西。”

“一切为了法兰西。”中将笑了笑,也轻声的重复道。

两人说这话的时候,都有些伤感。

他们明白,就算今天他们两个中将,为法国平定了南方的麻烦,可这场战役,法国终究还是输了。输给了德国,输给了莱因哈特这位恐怖的德国元首。

号称拥有“世界最强陆军”的法国,在战争历时刚好一个月的时间里,便被打的败局已定。若放在以前有人这么说,估计大家得笑话他把牛皮都吹破了。

可如今,法国确实已经到了回天乏术的地步。打败了意大利又如何,不过是让和平谈判的时候,可以少面对一个敌对的战胜者而已。

“一切为了法兰西。”这是一种军人的坚定,更是一种饱含无奈的悲哀。

说来也恐怖,似乎今天这一切,又被德国那位元首一早预料到了。

开战之初,他做全国广播动员的时候,保证这场战争不会超过4个月。而在社工报上,他又放话,打败法国只需要2个月。

那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嘲笑这位德国元首白日做梦,得了妄想症。不少人,还特意弄来那一期的社工作为收藏,准备日后莱因哈特被打脸的时候拿出来炫耀。

可现在看来他妈的,这转折实在是太刺激了点。

正文第四百一十五章胜利演说

实际上,如果有人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几乎会觉得墨索里尼就是在纯粹的送人头。

简直就像刻意的为了法国战役不能一边倒一样,墨索里尼下达了一个损己利人的命令。

正是这个命令,让已经兵败如山倒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拥有了一次大胜的机会,并出现了一个二战中在诞生的新名将,一位名叫亨利贝朗特的新兴将领。

和莱因哈特一样,墨索里尼也认为战争只会持续几个星期了。于是,他突发奇想的明确命令百姓和往常一样生活,不要因为全面的战争动员而自扰。

墨索里尼的想法很简单,他就是要营造一种即便打仗,意大利王国也能泰然自若,轻松处理的现象。

而另一方面,他还让内阁成员和自己的亲信们纷纷奉命离开办公室,立刻前往前线担任军职。

墨索里尼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也是想给人一种映象,即意大利的内阁大臣,即便未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也都是天生的战士,能立即指挥一个野战营。

同时,这样也能让大家了解,他墨索里尼即便没有了大臣的协助,也能独立治理国家,是一个全能的领导者。

这样一来,他就做到了德国那名莱因哈特都做不到的事。

你看,德国元首再有能耐,还不是得靠各方面的专业人才辅助才能治理国家。可我墨索里尼就不一样了,我自己一个人就能搞定一切

可事实上,由于意大利政府的大臣和领导都让墨索里尼给弄上了前线,导致意大利的行政机构一片混乱。

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意大利在海上或外国停泊的那些商船,因为没有得到相关部门及时通知,而被英国大量扣押的情况。如果有专门的领导负责这些事务,是不会出此类问题的。

而且墨索里尼对自己的安排还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自信。

因为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当过一名下士,墨索里尼曾自我标榜道:“莱因哈特发迹的时候也只是一名士官,拿破仑最开始也只是一名小小的下士,可他们都成了比军校出来那些将军还厉害的军事天才。同理,我也能成为这种睿智的天才,而且我一定比他们做的更好”

而每当有人提出相反建议,让墨索里尼别做把那些外行的大臣送上前线,指挥内行的军官时,墨索里尼就会摆出一副古罗马凯撒大帝般的威严架势道:“你这是在和埃塞俄比亚的征服者争论吗你是要和西班牙战场的胜利者争论吗”

最终,一大堆政治官员被莫名其妙的送到前线指挥军队,然后又稀里糊涂的在送了大量人头后不得不停下攻势。

现在,只要是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看得出,意大利对法国南部的进攻进展并不大,除了黑衫军第一师领头的那路攻势外,其他几路进攻部队在指挥水平以及军事装备上,都惊人的差劲。

结果面对前线糟糕的战况,墨索里尼一边表面上大力宣传,对人民称意大利军队在前线取得了巨大胜利,占领了大片法国土地。

另一边,他又私底下对女婿齐亚诺推卸责任的说道:“未能取得足够的胜利主要还是得怪罪资产阶级,是他们辜负了自己的领导,对安逸的生活存在幻想。尽管自己为了他们已经耗尽心血,可他们根本不听从指挥。”

不过墨索里尼最终还是表示,有朝一日,他将重现罗马人正真的面目,他将加倍努力的培养出更加坚韧,更加不屈的民族。

墨索里尼甚至还展望未来,声称即便战争很快结束,他也要发动另一场战争,以便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