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德国拿下了这二十万英军精锐,那么未来的西欧战场,除去英国本土之外将再无战事。
“带他进来,我要亲自见他”古德里安脸上露出了欣喜的微笑,开口说道。
“另外,叫翻译过来。还有,给莱因哈特元首发电报,向他说明这一情况,请示他一下我们谈判的条件所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一边说,古德里安望向窗外,他似乎已经看见了英吉利海峡广袤的海面。因为他明白,第三帝国下一个目标的所在,便是英吉利海峡对面的大英帝国
远征军的突然请降,让古德里安心情大好,如果亚历山大愿意投降,他不介意给对方一个体面的投降仪式。
因为只要能够让远征军这二十万人回不了英国,那他就绝对算得上是立下了大功一件。那么德国登陆部队在进攻英国的前期就基本不会遇到什么抵抗,甚至可能一路畅通无阻的抵达靠近南部的英国首都伦敦,进而控制英国全境。
“莱因哈特元首来报,将一切谈判权利交给您,古德里安将军。”一位军官报告到。
“那好,现在我们就去见见英国人,看看他们开出了什么样的条件。”说罢,古德里安带上了几位参谋以及其他几位军官来到一间临时征用的空楼会客室,准备“迎接”英国远征军的谈判军官。
英国远征军派来的军官,身上衣服并不整齐,他带领这几个士兵晃着白旗一路来到德军指挥部,难免会遇到一些德国士兵的盘问与惊扰,自然也顾不上自己的衣衫整齐。
实际上英国的部队已经狼狈不堪了,他们没有时间去整理自己的军装,这是任何一支溃败部队的通病。
德军可以运用数倍于敌的兵力,对其采取轮番攻击,可英国远征军却没有这个时间,他们要一直不停的防守防守再防守
英军的人数现在已经陷入到绝对的劣势之中,剩余的人也大都没有抵抗的心,所以战争再打下去也没有什么必要了。
“只要贵方同意让我们免除苦役,在战俘营里受到应有的待遇,我方愿意交出武器,并且让出现在驻守的防区。”一见面,英国来投降的军官就说明了来意。他的要求并不高,因为他们手里剩下的筹码也并不多。
德军已经能感受到对手的穷途末路,自作聪明其实毫无用处。所以古德里安听到了这个要求之后,微微点了点头。他明白对方是很有诚意的投降,并不是来进行拖延的,所以也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必要了。
古德里安一向是很爽快的人,对朋友敌人都是一个样。不然的话,他也不会撂下那句“快闪开,我没有时间俘虏你们”的名言。
从对方的要求来判断,远征军剩下的部队抵抗意志也已经不顽强了。他们缺少弹药和粮食,而且自己的海军还将他们出卖在了国门之外,于公于理也没有坚持下去的必要了。
“如果你们投降的话,你们愿意不愿意提供更多的情报,比如说的英军在本土的军队数量以及分布,粮食弹药囤积的地点,以及部队的装备配置。”古德里安思考了一下,开口问出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当然,只要我们知道的情报,都可以提供给贵方。”那名英国军官毫不迟疑的回答道。
对于他来说,决定前往德国指挥部讨论投降的事情,就已经没有再为英国效力的打算了。或者说,只有德国打赢了,他才有可能更快回到祖国。
“好吧我接受你们的投降,信号还有口令,交接的工作,具体的一切事宜,我们可以详细的谈了。”古德里安脸上浮现出了笑容,很有风度的回答道。
正文第四百章魏刚防线求投票,求打赏
“看来,我们有必要考虑最坏的情况了。英国人在敦刻尔克不战而降,让德国人得以解放出了一个精锐的装甲军,而这个装甲军,就是曾经用半天时间击破比利时十个主力师的第19装甲军。”
魏刚在指挥部里沉默了一阵后,由新晋升中将的贝朗特打破了沉静,这位刚刚从马奇诺防线调来部队中接手了一个军指挥权的军长,叹了口气,指着墙边的大比例地图道:“众所周知,德军第19装甲军的指挥官是古德里安。以此人的指挥风格来看,他或许很快就带着部队南下突击。”
贝朗特拿着伸缩杆,指着地图上的松姆河、瓦兹河及埃纳河一线,对众人道:“大家可以看见,我军当下最后一道可以依托的防线,就只能是魏刚将军定下的这一带。很显然,德军也能发现这点,再加之古德里安这名指挥官向来雷厉风行,擅长奔袭作战,所以他一定会趁我军立足未稳时发起进攻。”
虽然只是一名中将军长,可贝朗特时贝当将军当年的下属,深得其经验,于是魏刚对于贝朗特的启用,也就比对普通军长要器重得多。现在,贝朗特所分析的局势,其实也都是经过魏刚上将点头示意过的。
“从敦刻尔克到松姆河、瓦兹河及埃纳河一线,我们拥有的战略纵深并不充足。而考虑到德军装甲部队迅速的奔袭能力,就使得我们更加缺乏准备时间。”贝朗特手中的伸缩杆,在地图上移至敦刻尔克所在标识处。由于只需要在地图上微微移动,所以这个距离显得异常短小。
贝朗特的伸缩杆,最终停留在了蓝色标识的敦刻尔克处:“这里,我军有近十万军队与在英国远征军的影响下接连投降,导致原先存在的我方北部牵制力量顿时消失。本来,我们的十万人加上近二十万英军,是完全可以阻挡德国第19装甲军的。挡住了北部的德国装甲部队,要对付德军留在我防线正面的几个装甲师也就相对轻松一些。不过如今看来,我们的新防线是必须与全部的德国装甲师正面抗衡了。”
“司令部的参谋们,已经用沙盘详细推演过。”贝朗特看了一眼魏刚,在得到对方点头示意后,接着道:“德军的装甲部队太多,完全足以支撑他们展开自松姆河向南的多路攻势。说白了,光靠他们的坦克,几乎就能压垮我们辛辛苦苦建立的防线。这条漫长的防线上,有太多地方可能被德军突破。况且,德军的摩托化步兵师也能迅速抵达前线,作为后续兵力支持其攻势”
贝朗特的话,引起了在座将校们的一片惊呼。虽然司令部那些参谋们作出的推演,他们也都观看过。以法军当下所剩61个装备低劣的三流师,即便加上从马其诺防线抽回的8个二流师,那最多也只能稍微抵挡德军一阵子而已。
毕竟,无论是留在二线的那些三流驻防军,还是马其诺防线中缺乏机动性武器的二流要塞师,都没有充足的反坦克武器。遇到德军的战车,他们几乎是没有抵抗能力的。
或许,马其诺防线那8个师依托防线上那些坚固的工事,大口径的要塞炮,还能游刃有余的对抗德军装甲部队。
可离开了马其诺防线,这就只是8个“纯”步兵师,纯的连装甲车,运输车,大炮,都匮乏稀缺。毕竟,他们原先只是要塞部队,并不需要配备装甲车,运输车一类野战部队的装备。至于大炮,有了固定在防线上的要塞炮,他们还需要配什么野战炮
但即便如此,魏刚还是把这8个师抽来了新防线。
原因很简单,哪怕是这8个要塞师,训练程度与作战能力,也比他手里的那61个三流师要强上不少。魏刚需要这8个师回来,作为新防线的主力与支柱。稳定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