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5(1 / 2)

柯达工厂是因为心里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毕竟德国元首已经亲口承认了斯柯达工厂的地位,是作为捷克斯洛伐克最大的军火商和国防军重要的武器供应商。

这一次,斯柯达算是抱上元首大腿了。

只凭莱因哈特在会议上的几句话,在场的其他军火巨头们就会收回觊觎斯柯达的贪婪之心。

而没了这些影响力大的军火巨头,至于剩下的小喽啰,咱们斯柯达不去吞并他们就算好了,还怕他们兼并我们

嘿嘿,其实他们已经拿到元首让斯柯达工厂兼其他几个小工厂,用以扩大生产的命令。

这可不是鸡毛,是真正的令箭

而毛瑟,蔡司还有其他几大军火商也喜出望外。

资本家们都是逐利的,而无论是可以肆意扩建开分厂也好,还是未来扩军的巨大订单也好,都预示着他们的未来无限光明。

当然,前提是第三帝国最后得抗过血腥的二战

为了把这些工业巨头拉上自己的贼船,莱因哈特的政府已经总共向他们发行了100亿纽克的国债。

这其中,有近一半国债都是被他自己的产业,也就是莱因财团所认购的。

如果德国输了二战,那身为第三帝国元首的莱因哈特肯定是难逃一死的。到那时,他就算有再多产业,也只能是给战胜国增加可以瓜分的战利品而已。

所以莱因哈特完全没有任何犹豫,索性就让自己的资产与第三帝国的命运紧紧绑在了一条船上。

在未来,这条船要是沉了,他会在昏暗的地下室内承担后果。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为自己的失败,偿还代价。

若是这条船越造越大,顺利驶过了二战期间的这段历史长河,他便是功成身就既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与志向,也留得几辈子都用不完的财富与流传万世的传奇功名

本着自己上了船,其他人也得上的原则,莱因哈特费劲心思把所有人的命运与自己,与社会主义工人党,与绝境中的第三帝国捆在了一道。

剩下50亿的国债,在克虏伯财团的带头下,各大工业巨头也跟着认了不少。当然,莱因哈特也为之拿出了部分掌握在德国政府手里,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州油田未来的99年的开采份额,分别抵押给了各个工业巨头。

如此一来,一旦第三帝国最终失败了。别说99年,德国北部的油田生产份额,一天都不会落在他们手里

所有的德国巨头们,若是不能与帝国同富贵,那就只能共毁灭了

正文第二百七十三,二百七十四章

最后,克虏伯本人倒是表示情绪稳定。

虽然被批评了几句,但是别忘了这几家厂子里,就克虏伯跟莱因哈特关系最亲密。克虏伯财团现在的三大股东,一个是克虏伯本人,另一个就是莱因哈特。剩下那个,是克虏伯妹妹,身为元首之妻的邦娜。

所以,莱因哈特就算亏待谁也不可能亏待克虏伯。前段日子,刚从波兰缴获的施耐德155毫米加榴炮,国防军炮兵上将还没见到影,就直接送到克虏伯的工厂去了。

至于占领区那帮官员,则是恨不得赶紧回到自己管理的地方,弹冠相庆好日子的到来。

他们之前对占领区搜刮,只能说是在暗地里进行,就算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也拿不到台面上。

而且很多地方还在进行军事管制,军队的权利最大。只要国防军开口要,他们吃下去多少,就还得吐出来多少。

但是现在,元首将这种搜刮合理化了

况且刚才会议上,国防军的将领们也没敢提出反对。这就意味着,以后此类事便可以光明正大的进行。

当然,莱因哈特说的不能压迫平民,不能搞出反抗组织,他们也会加以注意。

这些都没关系,反正平民也压不出什么油水来。

他们的目标,早已经锁定在那些大小资本家身上。再加上国内那些节操甚低的军火商,这帮人的“分厂”会怎么开,完全可想而知。

无外乎用各种理由强占各个小工厂,然后国内的毛瑟,大众,蔡司等等中的随便一个工业巨头将其变成自己的分厂。

至于国防军以及党卫军,他们也是利益相关者。毕竟德意志企业生产的强力武器们,最终也都将送到德意志的军队手中

等资本家跟官员们都走后,剩下的都是军官了。

亢奋状态下的莱因哈特,没有停留太久,便立刻接着召开到军事会议。

“国防军整体换装你们自己解决,定单早就下了,各大军火供应商已经在大规模生产,具体操作是你们国防军的事,不过相应给党卫军的武器份额可不能少。”莱因哈特一边张罗着大局,一边还不忘给党卫军要好处。

“对了,”想到什么的莱因哈特突然提起:“我让斯柯达厂新研发出的38t底盘突击炮报告,刚刚在场的各位都看了吧,说说你们的想法。”

见周围的人都望着自己,原奥地利籍的炮兵上将,曾以奥地利第一炮兵专家著称的米勒将军只好轻咳一声,缓缓分析回答道:

“根据报告所说,这款轻型战车用的48倍75炮,火力与我们的三号突击炮齐平。而防御用的则是60毫米的大倾角装甲,但从防御力来说,甚至超过了三号突击炮至于动力,用的是原捷克制式38t坦克的160马力发动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原有生产线稍加改动后,就能直接生产。再加上底盘来自捷克斯洛伐克已经成熟的38t坦克底盘生产线,去掉了结构复杂的炮塔,使生产更加便捷,消耗的工时跟资源也更少,这款轻型战车应该可以成为一个便捷的,廉价的,广泛装备的武器。”

gu903();米勒上将不愧为原奥地利最好的学术性炮兵将领,三言两语间便从专业的角度讲出了这款坦克歼击车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