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6(2 / 2)

gu903();对于意大利号称拥有300万大军的宣传,丘吉尔也相信其中水分绝对不会太大。毕竟他眼里的意大利,可是一个比英国,甚至比德国还有更加集权的国家,凭借意大利4100万的人口基数,加上殖民地提供的大量兵源,想要组建一支300万简直轻而易举

可事实上呢,意大利之所以有这么多纸面兵力,靠的不过是命令大量公务员“穿上军人制服”,强行给军队充数。而意大利正真的部队人数,不过才勉强达到163万人,而且这还是墨索里尼在波兰战役期间,刚进行了一次扩军的成果。

可就在丘吉尔还沉醉一厢情愿拉拢墨索里尼的幻想中时,他崇拜的墨索里尼已经亲自赶往德国柏林,和莱因哈特开始了一场就未来战局所开展的讨论。

“恕我直言,您这位伟大的意大利领袖,一直都是我精神上的导师,柏林能够迎接您样的伟人访问,将让这座城市增添无限的荣誉。”一见面,莱因哈特就把墨索里尼吹捧上了天。

“呵呵呵,看的出来,你这番话是发自内心的。”受到莱因哈特这位刚刚取得波兰战役胜利的德国元首吹捧,墨索里尼之前还耿耿于怀的羡慕心理,一瞬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看着这位自负的蠢货,莱因哈特心底里简直五味杂陈。你是哪支眼睛看出来我发展内心了我建议下你真该挖了那支狗眼。

虽然心里鄙视,但莱因哈特嘴上的阿谀奉承却完全没有半点停下的意思:“领袖先生的德语说的竟然如此流利,这真是让我太惊讶了。您能拥有如此才华,这真是意大利人民的幸运。”

“哈哈哈,不错,你很识相。我不仅会德语说的好,英语和法语也可以讲的很流利。”墨索里尼的语气中,充满了掩饰不住的喜悦。对于这位会说话的德国元首,他是打心底里喜欢。

只是墨索里尼没有注意到,莱因哈特看似尊敬的目光中,时不时的流露出一阵阵轻蔑与不屑。

会说四国语言那是翻译的工作,不是一个国家领导人的任务这只能说是一位普通人的一技之长而已,对于一个国家的领导者来说,更本就算不上是一种值得骄傲的才华。身为意大利首相,内不能理清政务,外不能宣扬国威,仅靠着德国的强大才有了两面骑墙的资本,居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而真正让莱因哈特感到不可思议,是墨索里尼接下来的一番慷慨陈述:“虽然意大利早在波兰战役期间,就开始为德军牵制了法国部署在阿尔卑斯山脉的一百万大军,但是这并不是结束。一旦将来德国能把英法联军打成再添一拳就会倒下的地步,那意大利王国很乐意为德军打上这一拳,出动大军剿灭阿尔卑斯山脉的百万法军。”

阿尔卑斯山脉那鬼地方地方有100万大军这个光头一定是喝了假酒

先不说墨索里尼这种为了面子,故意夸大意军对面的法军数量的做法有多可笑。我莱因哈特好歹也是第三帝国的元首,就算不靠穿越者的先知优势,也完全能打探到阿尔卑斯山脉的法军人数大概是多少。在这种事上说谎,有意义吗

再说这“英法联军到了打一拳就能倒下的地步,意大利马上出兵”的保证,是把整个德国高层,把他莱因哈特都当初猪了吗

真到了那一步,德国不知道自己搞定这最后一击吗,还要你意大利来干什么

强憋住心里对这位光头自作聪明行为的厌恶,抱着你别添乱就好的心理,莱因哈特装作为墨索里尼马首是瞻的样子,毫无底线的奉承道:“作为埃塞俄比亚的征服者,西班牙战场的胜利者,意大利王国的这最后一击,一定会雷霆万钧,让全天下所震撼”

墨索里尼心想“这位德国元首怎么这么讨人喜欢,不但说话好听,还能毫无察觉给自己打工”

莱因哈特心里也在想“反正你爱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反正你也打不过。号称南欧最强的意大利,在1939年往后的仗里,有赢过的吗”

正文第两百二十章管中窥豹

这时候,乔治背后正巧走来一批人。

听到脚步声,他回头看了一眼迎面出现的是一群蓝色制服的苏联海军指挥官,里面个子最高的那位苏联上尉向他这边走来,居然张口就讲出了一口流利伦敦腔

“远到而来的朋友,我们的旗舰怎么样”

面对笑脸相迎的苏联上尉,乔治礼貌的道:“这是一艘优雅而强大的军舰,她将是贵国海军的骄傲。”

乔治中规中矩的回答,让人找不出半点毛病来,不愧是一名写文多年的老手。

微微一笑后,苏联上尉往前两步,做出一个请的手势。

“那么,远到而来的朋友啊彼得大帝欢迎你的到来,接下来,他将向你展示什么是真正的力量”

这里把战舰称作“他”,并不是苏联上尉的一时口误更不是作者的笔误。在苏联,他们的海军习惯称军舰为“他”,而不是其他国家海军常用的“她”。有意思的是,在英语的翻译里,德国称祖国为fathernd祖国父亲,而苏联人喜欢叫othernd祖国母亲。

乔治也欠身回礼:“感谢您的邀请,同样也感谢慷慨的贵国政府。”

在这一点上,乔治展示出了一位前皇家海军的军官,对礼仪该有的重视。要是换成苏联的军官,估计纵纵肩直接就抱上去了。

不过只顾着礼貌的乔治没有注意到,在苏联上尉的嘴角,正悄悄勾起了一道狡黠的笑容

因为有了彼得大帝这样一个沟通点,两人边走边谈,显得十分融洽。在外人看来,或许还会误认为这是两个友好国家间的交流人员。因为从他们的表现中,丝毫看不出半点意识形态的鸿沟。

接着,在苏联高个子上尉的带领下,乔治一行没有半点耽搁,很快就走到了“彼得大帝号”的前甲板上。

站在舰首,乔治等人激动的往船身方向看去。视线中,最引人注目的,无过于艏部两座被苏联上尉指明炫耀的三联装12寸56倍舰炮。

虽然苏军上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