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9(2 / 2)

gu903();现在,苏联给了他们这个理由

如果说要用一个例子来信任热锅上的蚂蚁,那此时的赫鲁晓夫还有叶若夫就再合适不过了。

科瓦廖夫和铁木辛哥的两个方面军打了二十多天,居然还停留在边境线周围。为了督促两位将军全力以赴,斯大林决定派出赫鲁晓夫和叶若夫两位政治亲信,加强前线苏军的政治思想觉悟,意图激励部队更勇敢的作战。

可惜事与愿违,赫鲁晓夫和叶若夫两位搞政治的专家,一赶到前线就瞎做指导,强迫铁木辛哥和科瓦廖夫两位将军把许多弹药不足的部队也全都堆上了前线,寄希望于士兵们用人海战术压垮波军防线。

科瓦廖夫和铁木辛哥不服从还不行,他们要是敢多说一个不字,马上就可能被扣上一顶怯战的帽子。这么一来,说不定前段时间进攻不利的错就都被两位政客顺势推给到他们头上。

那好吧,反正也打不开局面,不如闭上嘴任由赫鲁晓夫他们折腾一下,反正他们失败后责任也算不到自己头上。

结果成千上万的苏军按照波军训练手册上规定的那样,在一群无能的基层指挥官带领下,笨拙的一次次冲击着波军构筑好的防御工事。

两天下来,全线推进的苏军人海损失了超过三万名战士,却依旧没有打开局面。

虽然效率低下,不过苏军毕竟还是拼着高昂的伤亡比例给波军造成了不小损失。假以时日,再丢下几万乃至十几万具尸体后,要击穿没有预备队的波军防线也不是不可能。

可问题就在于,斯大林今天上午刚刚收到了国联因为苏军入侵波兰而开除苏联会籍的报告。暴跳如雷的斯大林一怒之下命令赫鲁晓夫和叶若夫转告两位将军,让他们务必在三天内拿下华沙,以扬苏联国威

为什么命令是拿下华沙而不是击穿防线,这其中是有原因的。并不是斯大林好大喜功,盲目的瞎制定军事目标,而是赫鲁晓夫和叶若夫在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在一天前就欺骗斯大林说他们已经帮助苏军将领们拿下的波军边境线上的全部敌军,苏军正向波兰腹地推进。

得到消息的斯大林,当天在莫斯科召开的会议上还当众点名嘉奖了他们两个。

现在,按照赫鲁晓夫和叶若夫的汇报看来,歼灭了波军东部主力的苏军也差不多快要推进至华沙周围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斯大林仅从报告来看,自然会判断出三天拿下华沙实属应该。

最终,专业的军事将领铁木辛哥忍不住发话了:“这们打下去时间肯定来不及了。我建议你们回复主席,就说波军又从西线调来了大批援军,我军需要多花一些时间来剿灭。”

赫鲁晓夫擦着额头的冷汗摇头道:“不行不行为了圆一个谎言而编造另一个谎言,这下下去迟早会出大问题的。”

“不会的”铁木辛哥毕竟也算得上是一名久经沙场的苏联名将,虽然比起德国的将军们要逊色不少,但在现在的苏联将领中也是矮个中的高个子。

铁木辛哥对着已经毫无头绪的赫鲁晓夫和叶若夫讲解道自己想了很久的计划:“利用这次争取来的时间,我和科瓦廖夫将军会调集能调来的全部战机空袭波军阵地,同时在此空袭期间利用德国人帮我们修建的铁路尽可能多的运来弹药。几天的空袭后,再把补充了弹药的部队集中调去冲锋,十有八九都能拿下已经摇摇欲坠的波军防线”

赫鲁晓夫与叶若夫听完后顿时看见了希望,连忙感激的对铁木辛哥道“将军不愧是我们苏联的名将,两枚红旗勋章的获得者。此战若胜,我们一定在主席面向大力歌颂将军的指挥才华”

你们不诋毁我就谢天谢地了,铁木辛哥心里暗暗想到。

正文第一百八十七章政客的说辞

就在英国首相张伯伦声称:“任何英国政府都不会,也永远不会为保卫波兰走廊而牺牲一名英国掷弹兵的生命。”以后。

在法国陆军总司令甘末林扬言:“假如德军可以在半个月内灭亡波兰,法国就可以免除道义上的不安。”以后。

日本外务省的发言人却莫名其妙的说道:“虽然日本退出了国联,但却一直在致力于维护国联的内部稳定。对于国联内部苏波两国的内斗,日本方面强烈谴责挑起战争的苏联方面,并时刻做好为维持国联内部稳定付出行动的准备。”

日本发言人的话,只要是个脑子没坏的政客就都不会当真。这个乱世中哪一个国家信奉的不是自我利益,要维持国联的内部稳定,再怎么也轮不到那主动退出国联的日本站出

老奸巨猾的各国外交部门,轻轻松松的就从日本外务省的发言里分析出来日本在找借口和苏联闹翻。

果然,在日本外务省说出这段话的第二天,也就是苏联入侵波兰刚好满一个月的1939年10月10日,日本关东军便在苏联势力范围下的蒙古东部诺门坎地区有了大动作。

首先,日本关东军声称他们的一支搜索队在诺门坎东部地区附近演习时,有一名士兵“失踪”,于是关东军就提出了要大军进入诺门坎地区搜查的要求。

日本关东军的无理要求当即遭到蒙古边境守军的拒绝。然后没有经过任何交流,日军就向蒙军第7国境哨所50余名骑兵所守备的锡林陶拉盖哨所发起进攻,随即占领该哨所。

再往后,日军荻洲立兵中将下令关东军第23师团大规模向诺门坎一带推进。

兵微将寡的蒙古边境军队哪里是日军的对手,开战之初就被日本关东军打的节节败退,从边境线一路逃到了哈拉哈河边。

紧接着,日本关东军的东八百藏中佐在5架日机的配合下,率领一支百余人的小规模关东军骑兵向哈拉哈河以东的蒙军742高地发起猛攻,并在当天占领。

丢掉了哈拉哈河以东最关键的742高地,蒙军只好再次后撤,退守至哈拉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