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罗马尼亚,美国,英国,委内瑞拉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国家,则是让德国进口了庞大基数的石油。
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日子更幸福。全世界的人都在讨好自己,拉拢自己。两头通吃,左右逢源,夫复何求
只有坐上了这样的位置,处在这样的环境,莱因哈特才明白历史上美国“天选之国”的地理优势意味着何等的幸福。
德国现在的超然处境是短暂的,十分容易被打破的。可美国的特殊地理优势,却注定了其未来10年乃至20年的超然地位。
不过,至少在绥靖政策正大行其道的今天,莱因哈特领导下的德国还是相当吃香的。
古德里安率领的2个装甲师走小道前往维也纳。其中,所有坦克皆挂满德国国旗,插上花束,获得了广大奥地利民众的热烈欢迎。
而此次长途行军也暴露了t3坦克在发动机等方面上存在的问题,在前往维也纳的小路上出现了不少抛锚事故。
德国各部门的研发专家还为此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改进措施。
而在德奥合并一周后,其他各国不出莱因哈特预料的,均对此次事件反应温和。
一战协约国,特别是英法两国,虽然有责任维护凡尔赛条约,尤其是有关禁止德国与奥地利合并的条款,但是也仅是实行外交抗议,并没有采取实际行动阻止合并之事。
而在半个月后莱因哈特要求主持的公民投票中,更是有997的奥地利人赞成德奥合并。在国际上,极大的表现出了德意志人对合并的渴望与欣喜。
事后,为了制造舆论优势和留下亲民影响而留在奥地利的德意志元首莱因哈特,给远在柏林的西克特发了一封电报。
电报内容只有一句话:“从今天起,再没有人敢看不起德国人的意志”
正文第一百一十七章落寞的英雄
1937年4月12日,尽管莱因哈特用尽各种手段,甚至异想天开的请来了亚洲有名的中医进行调养,却仍然没能挽回一位德国将军的生命。
汉斯冯塞克特,这位在一战中被英国人敬称为“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在后世誉为二战德国国防军之父的德国陆军总司令,于1937年4月12日凌晨离开了这个他深爱的国家。
西克特的离世,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失去了西克特这一有力支持的莱因哈特,为了进一步集中权力对抗外敌,将魏玛共和国正是改组为德意志第三帝国,但任然保留原共和国的基础官僚系统。
而在西克特离世前,德国国防军和平越过德奥两国边界,进驻整个奥地利。奥地利新内阁领袖赛斯英夸特在奥地利同德国重新统一法上签字,德奥两国正式合并。
奥地利成为德国东方省,赛斯英夸特担任省长。德、奥合并使德国领土扩大17,人口增加10,军事实力大为增强。
这位受人尊敬的将军,在其闭门弟子莱因哈特的努力下,终于在离开人世前见到了一个崛起中的德意志。
辞世前,病床上的西克特,说的最后几句话:“万幸,上帝保佑德意志万幸,我有一个好学生”
在奥地利,身在维也纳的莱因哈特得到消息后,立即飞回来柏林亲自主持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德国国葬。
除莱因哈特外,整个第三帝国的高层几乎全都聚集在此。有德意志第三帝国军备生产部长施佩尔,有党卫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的史蒂夫,有身为盖世太保最高负责人的第三帝国国安部部长罗斯,还有即将卸任的前魏玛共和国总统古斯塔夫,确立连任的石油部长迈尔斯,新晋第三帝国安保部长摩斯,刚被调至宣传部长一职的汉斯冯弗曼雷德,其中也有莱因公司的名誉董事会成员第三帝国经济部长沙赫特,已经曾经在西克特属下的国防军高层代表曼施坦因等军官
德国历史上,从没有哪位将军的葬礼有如此规格。几乎一个国家所有的实权人物与代表人物,都参与了这场高规模的德国国葬。
街道上,也早已挤满了拥挤的人群。在社工报社的宣传下,西克特的功绩比历史上更早为世人了解。人民都相信,德国如今蒸蒸日上的国力军力,绝对离不开西克特将军的功劳。
况且,他还是莱因哈特元首最为尊敬的老师。是他曾经教导着这位还将继续带领德意志人民走下去的“上帝送给德意志的礼物”
在军乐队演奏了一轮贝多芬第三号交响乐曲第二章演奏后,莱因哈特缓慢走上了前台,发表了提前准备好的一份称颂西克特功绩的吊文:
约翰内斯弗里德里希列奥佩德冯西克特上将,这位德意志的优秀将军,在1866年4月22日被上帝带到了德国的石勒苏益格,又在1937年4月12日被上帝召回了他的怀抱。
他是我的老师,也是德国新式国防军的缔造者,还是奠定了德国重新崛起基础的英雄,是全体德意志人的骄傲
西克特将军是我们德国新时代陆军指挥官的楷模,是德军总参谋部“少说多做”原则的完美样板。在他的感染下,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首席匪浅。
英国驻德大使史密斯先生曾评论说:“西克特将军的头脑比其拘谨的军人外表要广阔许多,他的见识比其严谨整洁的外貌要广博更多”。
对此,我不得不夸赞一声,史密斯先生说的非常准确。
许多人都知道,西克特上将曾是以参谋学校第一的成绩毕业的优秀军官。可很少有人知道,他除此之外还有文学方面的特长,而且在体育方面曾获得过名为“阿布特纳”极优体育健将的非同一般的称号。
我毫不迟疑的相信,西克特将军完全有能力在文学或者体育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可是,西克特将军最后选择了从军。为了这个他深爱着的国家,西克特将军放下了文学上的天赋,弃笔投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军官。
这位有着极高文学天赋的军官,在战场上向我们展现了他另一种天赋。
他曾担任一个新组建集团军的参谋长,策划了一场犹如摧枯拉朽一般的攻势,两周之内推进了100英里,12天之内抓了14万俘虏,一个月收复了中欧第二大要塞普热米什尔,接受最高军事荣誉奖章英勇勋章
西克特将军经历过伦贝格大捷,参与了著名的华沙争夺战,策划过奇袭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要塞的行动。
他曾策划完成过许多盟军无力达到的目的也为此获得了勋章上的橡树叶带橡树叶的英勇勋章。
也曾作为一名将军的我,想不出当时还有谁是比西克特将军更适合的参谋长。
1920年到1937年这17年间,西克特将军在他的职位上立下了怎么评价都不为高的丰功伟绩。在这段政治动荡、国家百废待兴的时代,他缔造了一支成为国家中流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