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过着她们痛苦的日子。
陈默过着自己快乐的日子。
陈永峰家院子里面,用芦苇杆子搭起了一个带有网洞的“粮仓”,学名叫荫房,类似于吐鲁番晾葡萄干的那种。
院子里面丰收的南瓜、冬瓜太多了,压根吃不完。还有已经种了两季的土豆,全都收下来,储存在这里。
后院木头堆上面,层出不穷的蘑菇,也不再用盐腌制,陈默把它们撕成一条条适宜的大小,用线串起来,挂在房檐
晒干与晾干不同,她用的这种半晒半晾的办法,既可以保证蘑菇不长毛,又更大地保持了蘑菇的风味。
前些日子盛夏雨后,山里冒了不少蘑菇,黄子屯的人现在家里都有捡的蘑菇,所以陈默也终于可以不用遮掩,大大方方地晒蘑菇了。
比如此刻,三个大簸箕,上面堆满了她刚刚从后院采来的蘑菇与木耳,她又拿了一个空簸箕,整个人坐在那个大簸箕上面,一点点认真地撕蘑菇,串线,像是在玩串珠一样。
这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陈默很有兴趣做。陈永峰见她不累,也做得开心,就索性由她做了,而且这个乖巧的妹妹,现在确实也能顶不少事,她干这些精细的活,干得很好,同时也给他节省了很多时间。
陈永峰一边时不时看一眼在屋檐
又像树枝又像鹿角一样的衣架,在他手中慢慢地成型。
兄妹两个的静谧时光,不多时,被隔了几天归来的邵锦成打破。
他带回来的是好消息,“永峰,老爷子说了,不然我自己回城里了,就让我在这里念小学!我可以跟你一起上学了!”
陈永峰放下手里的锯子,过去一把抱住邵锦成,兄弟两个开心地抱在一起。
“太好了,那你爸妈也答应?”
“嗯,信里面说是答应的,我妈说反正现在小学初中这些都没什么难度,我自己回城里他们也不放心,就干脆在这里念就好了。等高中的时候再让我回城里,好好学习,参加高考。”
“好!太好了!咱们可以继续在一起好久了。”
邵锦成抱过了陈永峰,就过来俯身从大簸箕上抱起陈默,还是以前的习惯,把她抛到空中再接住,“我的默默,你也开心吧?”
陈默扬起大大的笑脸,“当然开心!二哥!”
她是真的开心,这么久了,她对邵锦成也是有感情的,三个人在一起,总比两个人在一起更好,他能帮衬哥哥很多。
不过,刚才说到高考的问题,陈默突然意识到一件事。
1966年,那场席卷全国的运动就要开始了,高考也即将随之停止。
也就是说,还有四年的时间,这四年的时间。四年之后,大哥是十五岁,十五岁参考高考,也是可以的。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