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4(2 / 2)

大唐咸鱼 手撕鲈鱼 2299 字 2023-10-10

gu903();相传西汉时,甘露普惠妙济大师吴理真,“携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

吴理真在蒙顶山上清峰栽了七株茶树。茶树“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

久饮该茶,有益脾胃,能延年益寿,故有“仙茶”之誉。

蒙山茶农历经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将蒙茶繁育、扩展到整个蒙山全境,到了大唐这会,已经成了整个大唐境内产量最高,品质最好的茶叶。

换言之,蒙顶茶就是当今大唐的第一名茶,地位约莫和后世武夷大红袍类似,都是有传说加持的顶尖货色,而且历史上这样的地位还保留了很长的时间。

只不过这时候北方饮茶的习惯,还没有像南方那么普遍,所以蒙顶茶的名声也没那么响亮,可这一点都不耽误蒙顶茶有着和它的知名度一样的高售价啊。

到了慎独这里可好,这种连个名号都没有的炒茶,竟然张口就是两倍于蒙顶茶的价钱,还说什么成本价。

“那不知道这茶叶放到市面上,居士又准备给定个什么价格呢”岐晖在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普通的大概卖到蒙顶茶的五倍吧,精品十倍二十倍都有可能。

主要还是看品质,还要看是一芽还是两芽的,是明前的啊,还是春茶或者秋茶,差价还是不小的。”

慎独对此当然早有打算,这时候也实诚的和盘托出了,还一副你们赚大了的表情看着岐晖。

“那不知道这种茶具”岐晖强忍着不要一拳砸在慎独的脸上,转而问起了茶具。

“这茶具售价就要低一些,毕竟知名度还比较有限,再者既然是宗圣观要用的,我也不能要价太高了,就比照着袁仙长这套秘色瓷的茶具来吧。”慎独还是那副欠揍的表情。

“咳咳小友这瓷器苏日安名声不显,但是论起品质确实要更胜这越窑秘色瓷一筹。

而且颇为神奇的一点,杯壁更薄,握在手中却不烫手。

所以老道倒是觉得值这个价钱。”

袁守诚显然也是让慎独的报价噎的不轻,不过慎独都说了这确实给的是友情价了,他自个还说过让慎独不用讲情面的话呢,自然不好在价格上再纠缠了。

不过仔细想想,尤其是再喝上一口茶水以后,竟然觉得慎独说的很有道理啊。

这青花瓷的茶具就不用说了,他可是真真爱极了的,定价再贵点他也能接受,反正也不需要他再出钱购买了。

至于那炒茶,所谓物依稀为贵吗,那蒙顶茶顶着偌大一个名头的同时,那产量也是不低啊。

慎独手里这高山茶,一年还不知道能出个几斤呢,所谓物以稀为贵,品质也确实胜过那蒙顶茶不止一筹。

即便是号称出自那七棵祖茶树上的蒙顶仙茶,比之慎独拿出来的这些也还是稍有不如的,可那玩意别说普通人了,就是当今陛下也等闲舍不得喝啊,那都不是用价钱能衡量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慎独这茶叶卖这个价钱,还真的算得上是良心价了。

“对了,小友这茶叶可有名号啊”袁守诚突然想起这个事来,有些技痒的问道。

第一五六章勾搭走

“额,还没有起名呢,这不先让两位仙长帮忙品鉴一下的吗,之后才好根据特点,取个贴切又好记的名字。”慎独摇了摇头说道。

当然这个取名的重任,他是打算自己扛起来的,对自己起名的水平他还是比较自信的。

至于袁守诚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慎独都不想多说什么。

金童这算什么呵

“袁仙长可想到什么好名字了小子洗耳恭听。”

谁让慎独一贯的尊老爱幼呢,违心就违心吧。

我都把起名权让给你了,你好意思不让你那师侄多买两斤茶叶,多买几套茶具

“形如雀舌,隐现金丝,贫道觉得不如就叫金丝雀吧。”

袁守诚抖了抖长长的白色寿眉,隐含得意的说道。

我都帮你起了这么好的名号了,你是不是得再给便宜点啊

两人心里各自都打着点小算盘。

老金家到底怎么你了,非得这样和人家过不去

金童,金丝雀叫这样的名字多羞耻啊,明明是一种外形可爱,味道醇美的茶叶,可一喊这名字就跑偏了。

慎独脑海中不由得就想起了某些头发金黄,前凸后翘的大姐姐,难道金丝雀不是专门指的那样的穿着清凉的女子吗

尤其是失去了自由,只能沦为某些权贵或者有钱人玩物的那种,也就是大唐这时候被称作胡姬的可怜人,这都是需要慎独送温暖的存在啊

这样的名字是绝对不能叫的,好好的茶叶不能让这名字给糟蹋了。

听到这名字,慎独就忍不住在心里吐槽开了,也下定了决心,这个便宜咱不能占

“我看不如就叫雀舌吧,这个更形象些,也更容易被人记住。

如此,就谢过袁仙长赐名了。”

慎独很干脆的把这事给定了下来,还摆明了要打袁守诚的旗号,也好出去跟人吹这茶叶。

然后转头就去和岐晖继续商讨买卖了,压根不搭理袁守诚自个在那吹胡子瞪眼睛的样子。

岐晖也认认真真的和慎独谈了起来,全然装作不认识这么位师伯的样子。

两人一个想卖,一个也是真心想买,倒是很快就谈妥了。

先来十斤茶叶试试水,再来上三套青花瓷的茶具,既然袁守诚那么推崇,以后这茶具肯定是要涨价的。

况且岐晖也有这个信心,经过他们这边使用以后,也不愁这些东西的名头起不来啊,这个影响力他们还是有的。

约定好送货的时间,慎独这才真个告辞,和袁天罡一起踏上了归程。

当然也没忘了带上来福和旺财哥俩,回去的路少不得还要让它们帮忙指出来的。

就在慎独他们走了之后不久,就有一位年轻道人飞快的跑到了袁守诚所在的小院那里,告诉他一个坏消息。

“师公,那金猴群中少了几只,昨晚都还在来着。”年轻道人有些焦急的说道。

“金童可还在吗”袁守诚一副早有所料的样子,淡定的问道。

“金童还在,只是看着有点不太开心,今天都没有喝酒。”

年轻道人被袁守诚安排了这个照料猴群的任务,那可是相当的认真。

知道袁守诚对它们很着紧,所以他也是很上心的。

尤其是金童这个小酒鬼,更是袁守诚的心头肉啊。

“那你可曾见到昨日那位慎居士到过金童那边吗”袁守诚依然淡定的问道,不过听到金童还在的时候,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