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内又是一阵哄笑,接着有人再猜:“王爷神勇”
徐二娘听不下去,笑骂道:“都胡说八道什么呢当这是哪里了再说都赶出去”
食客们嘻嘻哈哈笑过,都正经了起来,有猜“到此一游”的,也有猜“多谢惠赐”的,最后还是由最初那人揭露答案:“你们都猜错了,那铜镜上啊,写了物归原主四个字。”
大伙听了此言,一时不解,俱各怔住,堂中顿时寂静下来,还是徐二娘先道:“原主莫不是阴皇后显灵,带走了凤冠”
此言一出,满堂客人又笑起来,但短暂笑过,大家却又都觉得莫名脊背发寒。
细想想,云南王王府是什么地方在西南之地,云南王黎思明就是土皇帝,他虽然对周朝称臣,却自治西南,一应军队将领、州府官员都是黎氏亲信,可谓说一不二,无人敢违。
云南王王府,几乎就是与两京皇宫一样的戒备森严之地,更何况凤冠失窃地点就在黎王爷迎娶新妻子的新房之内,那可是连云南王世子都不能轻易到达之处啊
再想想门窗都从内闩住的传闻,众人便更觉汗毛竖起,鸡皮疙瘩冒出,几乎同时抖了一抖,不会真是鬼魂显灵吧
、陈太子
李澄秋听着客人们从大声议论转为窃窃私语,不由轻轻摇头,萧若一直就坐在柜台边,看见她摇头,便扬声问:“李掌柜,你对此事怎么看”
“我哪里有什么看法,只是觉着,但凡有什么神秘未解之事,总有人推给鬼神,想必鬼神也觉冤枉呢。”
萧若被她逗得一笑,回道:“说的就是呢再者汉室覆灭已几百年,阴皇后哪有这个心思再管什么身后之物,若非说是鬼神,倒不如说是南朝凌皇后呢”
此言方落,立刻有人附和:“对就是凌皇后你们想想,黎王府那样的地方,外人怎么进得去就算进去了,又怎么能接近老王爷的新房里里外外那么多人都毫无察觉,还叫人在新婚之夜盗走了凤冠,这哪是寻常人能做得出来的事”
“寻常人是做不出,但江湖上有些绝顶高手,没准就做得出呢”有人不服气道。
“可哪个绝顶高手会这样促狭,赶在那样的时候去偷盗宝物,还留下物归原主四个字”
“兴许有人想凭借此事扬名立万呗”
“要这么说,会这样做的倒再没有旁人,必是那位据传文武双全的陈太子了既合了物归原主,又借此生出一场风波,叫人人都想起陈朝来。”
李澄秋立刻凝目向声音发出之地看去,只见那人就坐在楼梯旁边的角落处,侧身朝着自己,样貌看不太清,穿了一身蓝灰色窄袍,十分眼生。
众食客听见这番话,有赞同的有反对的,一时间闹闹嚷嚷争执了起来,反倒是那个男子不再说话,饮了几杯酒后,就叫徐二娘去结账,起身走了。
李澄秋等他们走到门口,特意仔细打量了几眼,见那男子样貌平平,与同伴一高一矮、一年轻一年长,俱是没见过的生面孔,便特意从柜台里走出来,到门外看他们往哪里走。
“李掌柜这是看什么呢”
李澄秋刚看到他们进了街角的高升客栈,身旁就悄无声息的多了一个人,她微微吃惊,回头对跟过来的萧若微笑道:“那两位客官有些眼生。”
萧若刚刚也有仔细留意这两个人,便说道:“连李掌柜都不认得么他们去了哪里”
“高升客栈。”
“这倒奇怪,住在高升,为何特意来照雪吃饭”
李澄秋道:“其实并不算奇怪,本店已客满,住是住不下了。但胡伯厨艺出众,在本镇还没有可匹敌之人,常有住在别处的客官来吃饭。”
萧若也承认照雪客栈的厨子手艺不错,但她对那两个人多有怀疑,便笑道:“可是他们故意把话头引向了陈太子,却在里面谈的热火朝天之时,起身悄然离去,就不可谓不奇了吧”
李澄秋笑道:“这一点,确实有些稀奇。”
萧若与她并肩而立,凝望着高升客栈门前挂的红灯笼,忽然问道:“李掌柜可听说过陈太子的事迹”
“自然听过,听的还不少。”
“是啊,陈太子令名传天下,恐怕少有不知之人。据说当日金陵城破之时,他并不在城内,陈朝遗老多有盼望他能寻觅合适时机登高一呼、重复陈朝江山的。”
李澄秋没想到萧若忽然会与自己谈起此事,但她一贯为人温和,不会无礼打断旁人说话,便微微侧头,表示自己正在倾听。
萧若面有恍惚惆怅之色,微微仰头看向屋檐顶上,叹道:“可是转眼陈朝覆灭已有八年,陈太子却销声匿迹,再没有过半点消息。许多忠臣遗老等不得,都已作古,唯存一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却无处诉说。”
李澄秋听到此处,才插嘴问:“萧公子如此慨叹,莫非也与陈朝有些关联”
萧若回道:“让李掌柜见笑了。我自小虽在长安长大,但宗族源于兰陵萧氏,家中有些老人曾在陈朝为官。自小听得多了,竟也对陈朝有了些故国之思。”
“可是陈朝难道不是从兰陵萧氏手中夺的江山么”
“我们萧氏支系庞杂,为帝那一系,当时曾大肆屠戮骨肉,若非陈氏高祖挺身而出,如今也许早已族灭,是以族中多有感念陈氏皇朝仁厚的。”
这还真是一件奇事,李澄秋听得有些感慨,却还是说出了自己看法,“我倒觉着,若是陈太子还在,选择就此隐于山林不出,倒是十分明智之举。萧公子应也听过另一首咏叹楚霸王的诗吧”
此时日落西山,街面上摆满了出夜市的小摊档,摊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十分热闹。而在两人身后,客栈厅堂内也是觥筹交错,争论声笑闹声不断。
如此市井繁华喧闹之地,李澄秋与萧若,两个相识不久的人,竟忽然谈起了楚霸王和诗,不可谓不奇妙。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李澄秋的声音始终清悠舒缓,吐字清晰,让萧若听得一清二楚,“南北划江而治已近两百年,百姓早已厌倦了战乱离别之苦。人心思安,此乃大势,无论是谁也抵挡不了。依我浅见,与其说是北周野心勃勃灭了南陈,不如说是南陈不思进取,自己走向末路。”
萧若听了这话,心中无疑是不舒服的,目光再次掠向屋顶,却又找不出话来反驳。
“南北一统,自此无分南北,内乱消弭。农人安守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