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将官也大敢惊奇,没想到刘永福这个不起眼的小字辈表现竟如此之好。
这样一来,刘永福不仅获得了安南国的正式官员身份,又得到了黄鼎凤部的看中和接纳,算是彻底在安南站稳脚跟,成为安南境内抗法的一面旗帜。
“法国人这次可是吃大亏了”
旁边幕僚一脸喜气,不忘恭维道:“还是大人有远见,早早派出刘永福这枚暗子,不然也不会有这么惊喜的结果”
“法国人越不爽,本督心中就越高兴”
吴可全盘接收了幕僚的马屁,脸上露出一丝得意微笑。
“刘永福击毙的这位法人军官安邺可不是小角色,没了这厮的上窜下跳,估计法国人该消停一阵子了”幕僚满脸感慨道。
“哦,这位名叫安邺的法人军官是何方神圣,竟有这等能耐”
吴可好奇,绕有兴趣问道。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1860年安邺参加了法国入侵大清和越南的战争,在开赴大清的法国军舰上当旗手。1861年去西贡,参加志和战役;1863年进入法国在交趾支那新成立的殖民政府,任堤岸市长。
1866年6月,安邺被任命为一支新组建的探险队副队长,随法国海军中校特拉格来率领的探测队,从西贡溯湄公河北上,进行通商可能性的调查。途中特拉格来病死,他接替队长职务。后率队深入大清的云南、四川,再沿长江至汉口,于1868年6月到达上海。
经过两年勘察,他向殖民政府呈交报告,证明湄公河不适于通航,并指出滇越的贸易的通道应为红河富良江。因此次勘察所作贡献。
后来他被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授予金质奖章。殖民政府遂将注意力移至北圻。普法战争爆发时,他正在巴黎刊印关于湄公河探险的报告。战争结束后,他去中国江浙一带旅行,著有印度支那探险记等。
就在之前不久,法军侵入越南北部,强求红河通航,遭越南政府拒绝和黄鼎凤部阻拦。交趾支那总督杜白蕾为尽快实现与大清通商,把安邺从上海召回,令其迅速打开红河至云南的水上通道。
同年11月,他率兵袭扰河内和海阳等地,此后又进攻红河三角洲附近的其他一些城镇要塞,并勾结桂越边境河阳的“黄旗军”大肆烧杀,进行滋扰。
情急之下,越南政府请求盘踞在中国境内红河上游一带征收船税的天地会出兵协助抗法。
于是,刘永福率黑旗军进入越南腹心之地,在河内城外设下埋伏,结果大败法军,并将安邺阵毙,最后迫使法国同意退出越南,并于次年签订了西贡条约,承认越南在法国保护下的独立。
第704章风波不断
“法国对越南的侵略野心由来已久。早在1787年,法国传教士百多禄就曾上书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建议占领越南并开辟一条通往中国内地的商路。但直到19世纪下半叶,法国的侵略还只局限于传教和商务方面。”
“1787年,越南的传教士头目阿德兰区主教代表越南同路易十六签订了军事援助协议,准备恢复在越南的阮福映王位。这时法国国内政局动荡,法国国内革命致使这个条约告吹。即便如此阮福映集团还是得到法国的一些军事援助,1802年占领东京,建立了阮朝。”
“阮福映于1808年称帝,同年被朝廷册封为越南王,规定二年一贡,四年一朝。但是阮朝建立不久,内部就危机重重。官吏豪强兼并土地、沉重的赋税杂捐、繁重的劳役、水利的失修,使人民穷困不堪。在阮朝严重危机的情况下,法国加紧了对越南的殖民化过程。”
“19世纪50年代后,拿破仑第三极力鼓吹在亚洲建立“法兰西东方帝国”,进一步加紧了对越南的侵略。1862年法国发动了侵越战争,迫使越南与之签订西贡条约,割占了边和、嘉定、定祥三省及昆仑岛。”
“1866年,法国侵略者派遣了一个以海军中校特格拉莱和上尉安邺为首的调查团,溯湄公河及其上游澜沧江而上,进入中国云南地区。他们发现澜沧江滩多流急,不宜航行,而越南北方的红河及其上游元江的航行条件要好得多,便建议法国政府占领北圻。”
“之后法国侵略者公开鼓吹说:“法国必须占领北圻,因为它是一个理想的军事基地,由于有了这个基地,一旦欧洲各强国企图瓜分中国时,我们将是最先在中国腹地的人。”
“1867年,法军又攻占了永隆、昭笃、河仙三省,控制了湄公河三角洲。”
由于京城突发变故,恭亲王临时主持朝政,他对安南发生的战事十分关注,吴可感觉麻烦之余,也乐得将安南故事以奏折方式向朝廷汇报。
只有了解了安南详情,以及法国人的狼子野心,才有可能让朝堂上下达成一致,在对付法国人的事儿上齐心协力。
起码,在两广清军正式介入安南战事的时候,不用担心来自朝堂上的阻力。
要知道,对于安南战事朝堂上可是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派,俗称主战派和主和派。当初慈禧太后执政之时,因为西太后的喜好问题,朝臣们对安南的战事关注并不多。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嫣,如今恭亲王执政又比较关注安南战事,朝臣们自然要跟上恭王的节奏,对安南发生的混战关注起来。
有了关注自然就有了想法,有了想法以朝臣们的尿性,哪里又少得了他们各自的理解和意见,于是在短短时间内便形成了两派意见。
不仅此次针对安南战事形成了主战和主和两派,自鸦,片战争以来,大清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在朝廷统治集团内部,都出现主战与主和两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