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一路提拔重用,没想到第一个提出跟那两副将跑路的就是他”
马千户说起这个气得身子一阵颤抖,大喘了几口粗气才稍微平复下心头怒气,脸色一板羞愧道:“眼下我手头能调用的人马不足五十,以后跟长毛拼命就全靠吴老弟你拉”
“这人数是不是太少了点”吴可脸色发苦趁机套要好处:“是不是再从库房里给乡勇队调拨一批武器物资”
“只要老弟你有这份决心,哥哥我拼了这把老命也要力挺你”
马千户等的就是这句话,闻言立马拍着胸膛保证武器物资一定供应到位。
接下来两人又商量一下细节,将之前计划里的漏洞弥补改善,并对之后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麻烦做个简单讨论,总之眼下太平军势大还是以不变应万变为妙。
送走心事重重的马某人,吴可立刻将手下心腹小弟召集过来,同时解除因绿营而特设的警戒。
当吴可将太平军即将杀到,那两位副将已率领手下跑路的消息告之一干心腹小弟后,这帮家伙虽然一个个神色凝重起来,但也没怎么把那所谓的太平军放在心上。
早上的那一场闹剧给了他们太多信心,如果太平军打败的都是这样的垃圾货色,那还真没必要担心什么。
他们自忖太平军能做到的,他们未必不能做到
小弟们自信满满他也不好过分打击,只是叮嘱他们切记不可粗心大意,而后便迅速布置乡勇队接下来几天的任务安排。
当天下午,吴可受邀参加了通城县衙召开的军政联习会议,都不用多做打探房间里那一股子浓浓的绝望气息傻子都看得出来。
蒙知县脸色苍白说了些有的没的,反正就是鼓舞士气忠心报国那一套,估计连他自己都不相信更不要说其他与会人员了。
至于县丞和主薄两位大人心思全不在这上面,等蒙知县说完后哼哼哈哈两句也就完了。吴可此时可算得上乡勇营二号人物,坐的位置很靠前心中不禁连连腹诽:这两家伙不会想着怎么跑路想得太过入神了吧
与会军方人物也就区区三人,几乎成了光杆司令的马某人,乡勇队队长乡勇营二号大佬吴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专做堵人收钱活计的绿营汛兵把总,比起之前的人多势众不可同日而语。
一场鼓舞士气的大会开下来,不仅士气没上去反而让人心中更加忐忑,尼玛这都是什么事啊
“老弟你可要做好应变准备,我看姓蒙的和那几位舞文弄墨的酸丁可不是啥硬骨头”散会之后马千户急忙找上吴可,特意叮嘱了一番。
“大人的意思是,姓蒙的准备跑路”
虽然早就知道满清官员有跑路习惯,但怎么也想不到堂堂一县之尊,敌人还没上门便做好跑路准备,真真是
马千户肥脸上露出岔岔神色,左右望了眼压低了声音透露道:“听说啊我只是听说,姓蒙的已经收拾好细软,只等长毛乱匪杀近县境就”说着,一只肥手做了个跑路姿势。
“那到时候大人你不就是通城最大的官儿了”
吴可好一阵无语,回过神够开玩笑道。至于其他几位低级文官他提都没提,虽然地方上讲究以文制武,但级别相差太大的话就没办法制横了。
再说了,谁知道到时候这帮家伙会不会跟着跑路
“再大的官也没用,官越大责任越大到时候越容易倒霉”
马千户没好气翻了翻白眼。
吴可无言的笑了笑,之后再也没有参与过县城那种无聊的会议,一边待在西门外驻地训练手下,一边严密关注太平军张帆部的一举一动。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太平军张帆部并没有心急火燎的直扑通城县衙所在,而是以不急不缓的行军速度一路横扫而来。
确实是横扫,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大步前进。
随着太平军张帆部浮出水面,吴可手头的情报也逐渐丰富起来。
也就是常禄与王锦绣两位副将带人跑路的当天下午,张帆部进入北港镇轻而易举控制了整个北港。
其部人数大概五千左右,基本装备大刀长矛只有很少的火药武器。
不过让人郁闷的是,张帆部经过北港时,也不知道是怎么宣传的,竟然吸引得当地好几百成年青壮加入,使得其部人数一下子扩充近四百之数
在北港镇休整一夜,第二天大军拔营而起,第二天中午时分便轻松拿下石南镇,而后撵着两镇仓惶奔逃的地主和其辖下民团直奔县城而来。
最让人恼火的是,与北港一样太平军张帆部在石南再次扩军,总人数几乎快要达到六千,一时只见其声势更壮气势更焰。
衙门里那位蒙知县更是吓得不轻,好似惊弓之鸟时刻准备着跑路,下面那些小官僚更加不堪,有的早已提交辞呈带着金银细软和家眷提前跑路。
县城可以说一日三惊,要不是有乡勇队青壮强力弹压的话,还不知道会出多大乱子。
马千户因着与吴可之前的商议并不怎么害怕,反而借着由头将北港和石南两地逃出来的民团收归麾下,手上人手一下子又过了百。
第158章大难临头各自飞
吴可并没有一心待在县城,以县城这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氛围,加上衙门里的老大们又一心想着跑路,能守得住才叫见鬼。
他可没兴趣为一帮垃圾官僚陪葬,将乡勇队县城分部的事儿交给水牛后,他便护送大伯吴老汉跟他的火药作坊一同回了沙堆。
县城的事儿他没资格也没经历管,但在沙堆就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随着太平军张帆部进入县境,整个通城都弥漫着一股紧张气氛,凡是有点身家财产的地主只要外地有亲戚能投奔的,大部分第一时间便卷起铺盖带着家人老笑跑路。
没这门路的,只能缩在家里瑟瑟发抖等待太平军的到来。
作为通城通往临县崇阳的必经之地,沙堆这两天可是热闹非凡。
一家家地主携家带口经过,刺激得小镇经济好不红火。
客栈酒肆宾客盈门,布匹杂货商铺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各种小摊生意火红热闹非凡,镇民们的口袋也跟着充盈起来。
作为乡勇队的大本营,加上有民团这样的地头蛇配合,沙堆的治安情况好得没话说。
不说自己老家容不得别人祸害,就是这样的特殊时期更不许出什么乱子,凡是敢跳出来炸刺的家伙吴可可没客气,抓起来都是轻的,态度稍有问题直接送去需要的地方劳教,直到丫的老实为止。
也正是因为如此,那些地主老财们情愿多走一些路,也要在沙堆多绕一个圈子。不说他们给小镇带来的充裕人气和巨大商机,单单身边带着的各乡镇民团青壮,大部分都留给乡勇队作为后备人手使用,就让乡勇队的人手一下子超过五百。
这还是精挑细选过后的结果,剩下来的其它乡镇民团青壮,基本上都被沙堆民团消化吸收,短短时间沙堆民团的规模也达到近三百可谓扩张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