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传来敲门声,一旁坐着看书的覃九寒起身开门,然后臭着脸领进个碍事的小崽子。
阿淮拘谨将手背在身后,拿眼角去瞟正在收拾最后一件衣裳的蓁蓁,脸蛋纠结得差点皱成一团。
蓁蓁蹲下/身同他说话,“阿淮怎么了?有什么事么?”
阿淮眼眶一热,流浪了这么多日子,一滴眼泪也没掉过,却被面前人一句普普通通的询问戳中了泪点。
阿淮抿抿唇,还是决定按照自己方才的决定说实话。
“阿宝哥哥,其实我不是什么被卖掉的小乞丐,我都是骗你们的。阿淮错了,阿淮不是好孩子,好孩子不应该骗人的。”
蓁蓁抿唇笑笑,伸手去摸阿宝的脑袋,用眼神鼓励他继续说。
阿淮果然把肚子里的话倒了个干净,他非但不是什么小乞丐,还大有来头,是儒学执牛耳世家白家的嫡长孙,从前一直跟着祖父住在白家祖宅,这一次是跟着爹爹娘亲上京赶考路上走丢的。
蓁蓁听了还不太明白,覃九寒却是一下子抬眼了,怪不得他总觉得这小崽子有些眼熟,原来是他上辈子对家的儿子。
他依稀还记得,上辈子他病入膏肓的时候,白家嫡长孙白礼淮恰好入仕,年少成名,因此不曾得见,只看了下属奉上来的画像,一时之间没能认出来。
况且那时的白礼淮身高八尺,眉目清俊了许多,和现在男生女相的模样相差甚远。
说起白家,在梁朝是赫赫有名的世家,不仅显赫,而且清贵。白家老太爷更是名副其实的桃李满天下,朝廷近半的官员皆是白老太爷的门生,更遑论州县之下的外官,更是数不胜数。
盛极必衰,一般的世家权势到了这般地步,早就鸣鸣得意,不知天高地厚起来了。但白家不同,白老爷子急流勇退,在梁帝登基后第二年就上折子自请辞官于朝。
梁帝感念老爷子高风亮节,自然投桃报李,虽然批了老爷子的折子,但也许诺日后白家再有子弟出仕,必当以礼相待。
小崽子方才说的爹爹娘亲赴京赶考,大概就是白家嫡长子白仁水打算入仕了。
白家终于开始要回归从前的辉煌了。
阿淮战战兢兢说了实话,结果发现听的两人一点反应也没有,阿宝哥哥也就算了,就连覃九寒也没什么表示。
他忍不住有些怀疑起了白家下人的说辞,不是说白家是儒学世家,天下读书人都万分敬仰的地方吗?不是说不能在外泄露身份,不然会遇上别有用心的坏人吗?
他正为自己的家族是不是已经沦落到大家都见怪不怪的地步而疑惑时,覃九寒忽然开口了,一下子就戳中了他方才没有说到的点。
“有什么人要抓你吗?锦州府入城口的官兵,你这么怕,应是有理由的吧?”
阿淮摇头,小大人似的叹了一口气,“这个我真的不知道。我走丢之后,有人来寻,我刚开始以为是爹爹派来的人,正想露面。就听见那些人说,抓了我,上头有重赏。我就没敢出去了,一直躲着,直到那天没处躲了,误入了阿宝哥哥的房间。”
解释完了,阿淮颇有些紧张看向一旁的蓁蓁,生怕她因为他的欺骗而觉得他不是乖孩子。
相处的时间不过五六天,他就觉得阿宝哥哥人特别好,抱着很舒服,说话很舒服,一想到要被阿宝哥哥厌恶,阿淮就沮丧得没心情看书了。
蓁蓁托着下巴,忽然冒出了一句,“阿淮模样俊俏,还是有钱人家的小公子,一定有更多小姑娘喜欢阿淮了。”
阿淮:……他是白紧张了吗!?阿宝哥哥似乎压根不关心他是小乞丐还是白家嫡长孙?!
送走抱着一颗颤巍巍的心才坦白,却被两人反应弄懵的阿淮,蓁蓁倒了杯茶水,端到桌旁坐着的覃九寒面前,眨眨眼,递过去。
覃九寒被她这般直白的讨好逗乐,面上虽没什么表情,接过茶水抿了一口,“知道自己捡回个小麻烦了?”
蓁蓁仿佛松了口气似的点头,“可不是么,还好阿淮只是什么白家的小公子,我先前还以为阿淮是什么逃难的皇子呢!”
她又不是傻的,阿淮先前的说辞漏洞百出,又总是吞吞吐吐的,行为举止一看就大有来历。
但阿淮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她总不能见死不救。
覃九寒放下杯子,敲敲面前小姑娘的脑袋,“以后少看些话本子,哪有皇子会流落在外的,除非梁帝死了。”
他真不知道该说沈蓁蓁运道好,还是善有善报了,随手救个孩子,竟是白家的嫡长孙。
要知道,那群人为什么非要抓白礼淮,无非是因为白家一诺千金的家训,若是救了白家嫡长孙,白家举全族之力也会还了这个情。
而这个人情,竟然轻轻松松被他家小姑娘拿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