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75(2 / 2)

gu903();最近他们的订单慢慢的减少了,因为布尼塔利亚已经研发出了新的knightare来,准备更新换代。

名为文森特的新型机器图纸正摆在工厂工程师的办公桌上等待着生产确认。

布尼塔利亚对外战争已经开始打响,他们马上就要升级自己新的knightare来应对同等级大国的中华联邦。

只不过这台机器永远都不可能生产出来了。大力神对地轰炸机。出现在了他们工厂的上空,在距离他们工厂还有两公里的地方,展开了对他们工厂的攻击。

蓝色的带着电流的大型炮弹被一次性发射了12枚。这些特制的高爆电磁炮弹,大部分都直接命中了厂房区,当一枚炮弹直接命中了土地之后,触发的引信瞬间让这个炮弹爆炸。那炮弹仿佛一瞬间被分解了一般破片朝着四面八方的飞去,开始杀伤亨利的同事和朋友。

当然,更重要的是直接生产文森特的机器全部被这些破片所引爆,整个工厂在一瞬间就化为了一片火海。

这些蓝色的电流电磁炮,就是亨利在回家路上所看到的蓝色流星雨。

这流星雨并不是一次的,只看到那大力神轰炸机围着这个工厂将自己库存的一半的炮弹全部打出去,这才善罢甘休。

这台大力神拔高了自己的高度,往西方飞去,他今天的任务并不仅仅是这一个工厂,还有另一个轰炸目标在等待着他。

像这样的轰炸在整个布尼塔利亚的东海岸的所有城市在上演着。

像是这种距离11区比较近的轰炸机有两个轰炸目标。

至于离11区比较远的,甚至比较深入布尼塔利亚本土的则只有一个轰炸目标。

新诞生的轰炸机的确给力,这甚至可以说是战略轰炸机也并不为过,能够完全实施凯拉尔制定的战略,并且摧毁自己的目标。

这一夜,整个布尼塔利亚的东海岸简直如同地狱一般。无数人在这次战略性的轰炸之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家庭,甚至是他们自己。

所有凯拉尔打击的目标全部都是军事目标和工业力量,而没有民用目标,但是很遗憾的是,就算是在清晨破晓的时候这些工厂都仍然有着不少人在上班,因为布尼塔利亚刚刚和中华联邦宣战,所以数也数不清的订单涌入这些工厂之中,把这些工厂的股票推到极高,让那些工厂主们乐开了花。

他们以两倍甚至三倍的资金聘请这些工人继续加班加点工作,也就是在这加班加点之中他们迎来了钢铁风暴的洗礼,迎来了战略轰炸机的轰炸,第一次他们知道有人可以进攻到布尼塔利亚的本土,第一次他们知道,他们所看见的和平,只不过是虚假的谎言,战争离他们如此之近。

让他们的阿瓦隆完全的破灭。

骚乱不由自主的发生了。布尼塔利亚的人民从未有如此迷茫的时候,既然迷茫就会动摇,既然动摇就会被煽动。懦弱的人选择窝在自己的家里瑟瑟发抖,疯狂的人选择走出自己的家门,在城市每一条街道打砸抢烧。

被攻击的人们陷入了疯狂之中,没被攻击的人们害怕自己被攻击,整个布尼塔利亚仿佛一瞬间回到了中世纪一般在黎明破晓之前,人们如同疯子一般,如同亡魂一般行走在街上。仿佛在等待着审判的降临。

审判者们并没有继续在白天之后轰炸。当完成自己的任务目标之后,这群大力神轰炸机,毫不犹豫的开始返航。

第164章帝国的危机

第164章帝国的危机

51从最终的生产到定型最终敲定的型号是双人单发战斗机。

尽管双人会让51的变得承重和续航消弱。但是这么做的好处是,能够快速的培养出飞行员。

像是空中大力神也是如此。在现实世界之中,大力神运输机的驾驶舱驾驶舱和整个机内人员请杠精们分开来看里只能坐两个人。一个是主驾驶,一个是副驾驶在长航程的过程中,两人可以交替休息。以保持飞机长时间在空中的滞留。

但是在现在,也被改造成了四人的驾驶仓。

除了雷达的导航员和通信员一人之外。其他三位飞行员可以一老带两新,又或者是二老带一新。能够快速的为整个国家培养出新的飞行员来。

飞行员已经是中华联邦和eu绕不过去的话题了。

多亏了这个驾驶舱的设计,才能够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培育出如此多的飞行员来,而且这一次轰炸的飞行员,有一半的飞行员都是新手,也就是说是老人带新人。只要它们不被击落的话,他们就可以如同乘法一般,源源不断地培育出新的飞行驾驶员了。

虽然国内已经开设了飞行员驾驶课,而且只针对军人们,但是说实话,还远远达不到他们生产战斗机和运输机的速度。

要知道,这可是两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国家,一旦发动出生产力来,他们每个月都可以生产出上千上万台飞机来。只不过现在的生产力被机甲和电磁炮等武器分摊。

不然的话一个月他们就能生产出上万台飞机来。

这800台轰炸机绝不是凯拉尔他的生产力不够,而是因为他的驾驶员就只有这么多而已。

他们这种飞行员,在学院里经过一个月的教授之后。在经过两次飞行任务,就可以出来独当一面,第三次飞行任务就已经可以开始带学生了。

这样对于现代的飞行员培养来说,当然是不可置信的一种粗暴,但是对于战时的国家来说,这也是难得的温柔了,天知道希特勒在后期有多极缺飞行员。大量的飞机堆在库中没人驾驶。

尽管希特勒在一战之后推行的飞行俱乐部,堪称天才一般的想法,但是飞行俱乐部仍然无法给人口缺失的纳粹,提供大量的飞行员,特别是在大量的飞行员战死之后。

既然有前车之鉴,凯拉尔又怎么会重返希特勒的错误呢以老带新这种策略是在制造出了飞机这种东西之后,就已经是定下来的东西了,向中华联邦这边比欧洲还要慢一些,实际上欧洲那边的飞行员数量已经突破3000人。只不过大西洋恶劣的天气,让这些低空的轰炸机去轰炸帝国本土有些困难。但是在欧洲战场上,给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掩护,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了。

而中华联邦能够如此轻易的拿下11区,也多亏了51提供的空中火力支援。

这些飞行员简直就如同地里的韭菜一般一波波的生产出来。

这一次,飞行员的培育终于开花结果,800台轰炸机横跨太平洋将帝国的东海岸的沿岸,生产基地和研发机构全部一一精准的摧毁。

这简直就像是手术刀一般的进攻,一瞬间就让整个东海岸成为了人间地狱。这回那些何不食肉糜的贵族们,终于知道害怕了。

以往他们的从容,全部都是因为帝国的战争,不论是在什么时候,都不可能涉及到身在本土的他们。想用命去拼个富贵的人,可以去当兵而想要舒舒服服赚钱的人,则可以舒舒服服的站在后方,看着那些军人们讨伐回来的低价资源,眉开眼笑的继续生产,赚取自己的利润

但是现在凯拉尔清楚的用轰炸告诉他们。他们以往的那一套想法对中华联邦这种超级大国可不管用

以打促和这种想法,凯拉尔从来没有想过,既然现在在空中优势极为强大的情况下,那么就是时候后将战果完完全全的扩大化。将布里塔尼亚帝国消弱到最低。

对帝国本土的攻击,也可以造成帝国内部的人心浮动。之前帝国如此赞同战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