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从战略上来说就是吐蕃被动了,而唐朝拥有主动权了。
这后果太严重了,吐蕃君臣不能不傻。
“这要如何是好”过了好半天,都松芒布结总算是清醒过来了,心惊胆颤的问道。
坦率的说,都松芒布结是吐蕃的一代雄主,此人不乏胆识,精明过人,可是丢掉大非川的后果太严重了,会让吐蕃一夜回到解放前,回到松赞干布时期。
松赞干布虽然是吐蕃历史上最为伟大的赞普,他统一了吐蕃,然而,他在位时期,吐蕃很弱小。吐蕃真正称得上强大,是得到大非川之后的事了。
回到松赞干布时期,也就是吐蕃弱小时期,想想这可怕的后果,都松芒布结就一阵心惊。
“赞普,眼下再惊惧也没用,得镇定下来,好好筹谋一番。”大论也是心惊肉跳,却是不得不是强忍着害怕,提醒都松芒布结。
“大论,你说得没错,已经成这样了,再怕也没用,得镇定。一定要镇定。”都松芒布结吸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石堡城之丢失,固然出乎我们的意料,然而,大吐蕃的勇士也不是吃素的,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就能与唐军决死一战。”都松芒布结不愧是吐蕃历史上有名的雄主,一旦冷静下来,就能深思,道:“本赞普以为,眼下大吐蕃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调兵遣将,准备与唐军大战;二是准备和谈;三是准备保卫积石山。”
“赞普英明”群臣齐声颂扬。
“大非川对大吐蕃太过重要了,正是因为拥有大非川,吐蕃才这么强大,才能对唐朝构成威胁,才能严重威胁河西走廊,让唐朝无法全力经营西域,是以,大非川无论如何不能丢,一定要夺回来,哪怕是与唐朝决死一战,也是在所不惜。”大论剖析道。
“没错。”群臣赞同。
大非川对于吐蕃太过重要,不仅仅拥有极其重要的经济价值,还拥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在国家安全上拥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以,大非川决不能丢,哪怕是与唐朝大战一场。
“大论说得固然有理,可是,唐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号令严明,战法了得,能征善战,新近屠尽百万突厥,我们与唐军大战,打得过么”紧接着,有大臣心惊肉跳的提出一个很残酷的现实问题。
群臣个个紧抿着嘴辰,目光闪烁,一脸的惊惧,难以回答。
唐军有多么了得,作为唐朝的主要敌人之一的吐蕃很清楚,吐蕃与唐朝打了这么多年,要不是有着高山密林可以依托的话,早就被唐朝灭了十次八次了。
想想看,突厥是那么的强横,其国力军力比起吐蕃来,要强得太多了,还不是被唐朝灭了唐朝灭突厥的次数不是一次,而是两次。
尤其是第二次灭突厥,最是让人惊恐,一次性屠尽百万之众
一次性屠杀百万之众,翻遍史书也是找不到,谁能不惊谁能不惧
反观吐蕃,国力不如唐朝,军力不如唐朝。军队的训练、装备、号令、战术战法都不如唐军,被唐军甩开好几条街。
远的不说,就说最近的一次大战,那就是大非川之战。薛仁贵只带了五万唐军进入大非川,在郭待封丢掉粮草,损失不小的情况下,薛仁贵手里拥有的兵力不过四万人的样子。而当时的吐蕃出动倾国之兵,四十万,是唐军的十倍之众。
在当时的大论率领下,对唐军发起连番进攻,想要全歼唐军。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吐蕃伤亡惨重,死伤无数,积尸如山,大论不得不放弃全歼薛仁贵的打算,只得主动与薛仁贵和谈,放薛仁贵离开。
这是用血的代价得出的经验教训。
若当时的唐军不是丢掉了粮草,导致士气低落,军心不稳的话,四十万吐蕃大军说不定会大败。
都松芒布结愣了半天,这才大声道:“只要我们大吐蕃的勇士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就一定能打退唐军二十年前,我们能打败薛仁贵,如今就能再次打败唐军。”未完待续。。
第十三章薛仁贵兵败处
都松芒布结的话慷慨激昂,很有力量,很能鼓动人心,然而,群臣却是紧抿着嘴唇,没有响应。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很清楚,这不过是好听的说法而已。
若是一般的吐蕃百姓,听了这话一定会很高兴,会欢呼,但作为吐蕃的统治阶层,他们对当年的大非川之战太了解了。没错,吐蕃是胜了那一仗,那是惨胜,吐蕃因为胜利而胆寒。
当年那一战,若是唐军的粮草还在,吐蕃一定会失败;或者薛仁贵的兵力稍微多点,不需要太多,多上两万的样了,失败的一定是吐蕃。
如今再次大战,吐蕃还真的没有一点胜算。
都松芒布结把群臣的反应看在眼里,倒也没有怪罪,因为他心里也很清楚。
“在开战之前,得和唐人和谈,尽可能不战而保全大非川。”都松芒布结接着道。
“赞普英明。”大论、小论、整事相齐声赞同。
和唐朝开战,吐蕃没有多少胜算,这是用血的代价得出的结论。若能通过和谈而保全大非川,那是最好。
“赞普,和谈是好事,可是,唐人会应允么”有大臣很不识相,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是呀。与唐朝开战,大吐蕃并无胜算,唐朝很可能得到大非川,我们拿甚来谈”立时有大臣附和。
谈判是需要筹码的,吐蕃手中没有筹码,怎么与唐朝谈判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若是不解决的话。又没法谈判。
“这”都松芒布结被问住了。愣了半天。这才道:“除了大非川不能谈外,其他的都好说。唐人要牛羊骏马,金银,尽可能满足。”
大非川太重要了,绝对不能丢。至于其他的,牛羊骏马金银珍珠,虽然贵重,却并非不能舍却。现在的吐蕃。也只有这点谈判的筹码了。
“这事就由小论去吧。你在与大食的结盟一事上办得不错。”都松芒布结扭头冲小论道。
小论一愣,心中大惧,此时与唐朝谈判,那是跳火坑,万万去不得。此时此刻,他万分后悔,早知如此,何必在与大食结盟一事上吹嘘呢
“咳咳。赞普,臣近日有些不适,恐无法胜任如此重任。”小论一阵咳嗽。眼泪花花的,装得很象。上气不接下气的道。
“哼。”都松芒布结哪有不知道他的想法,很是不满,冷哼一声。
“赞普,臣去吧。”整事相主动请缨。
“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唐人这话没说错,国难之际方见忠臣,整事相,你是大吐蕃的忠臣。”都松芒布结大为意外,又是感动,大赞一番。
此时此刻,前去与唐朝谈判,是跳火坑,很可能有去无回,整事相竟然主动请缨,的确是难得。不仅都松芒布结感动,就是群臣也不乏感动,打量着整事相,大为赞赏。
“臣不敢说一定能成功,可臣一定尽心尽力。”整事相平静的道。
“好。”答案已经很明白了,十之八九不可能成功,只能尽力,整事相这话很实在,都松芒布结大为满意。
“谈不成,而又不可力敌的话,就得保卫积石山,不让唐军深入。”紧接着,都松芒布结大声道。
积石山是吐蕃的最后一道防线,若是落到唐军手里的话,吐蕃都城逻些也就暴露出来了,唐军会顺利攻入逻些。是以,保卫积石山就成了必要。
对于这点,群臣没有异议。
gu903();“传旨:调集倾国之兵,准备与唐朝大战。”都松芒布结最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