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太平公主这个小妹,李旦是千怜百爱,当然不会相信她会行刺。
“三弟,你莫要乱说。”李成器和李成义也不信。
尽管他们在上次武三思和武承嗣借李隆基暴打张昌宗一事生事时见识过太平公主的狠辣,也不愿相信行刺这事,毕竟这事太匪夷所思了。
“昨儿晚上,国老、张柬之、七伯、上官婉儿、武三思、武承嗣、窦怀贞、萧至忠,还有韦王妃、李裹儿去了公主府上,一夜未出。”李隆基一脸严肃,道:“这事意味着甚么,父王,你知道么”
“这有甚事儿”李旦不以为意,摇头道:“三郎,你多想了。”
“是呀,三弟,你莫要乱想。”李成器附和。
“这事的疑点可多了,你们意然不当一回事。”李隆基很没好气,道:“第一个疑点,就是这些人不是一伙的,却有一个共同,那就是不是我们的人。国老和张柬之是支持七伯的,上官婉儿、窦怀贞、萧至忠是公主的人,武三思和武承嗣是武氏的人,他们聚在一起,所为何事,这已经很明白了。”
李旦若有所悟,道:“三郎,你是说他们在商议如何对付我们”
“没错。”李隆基点头道:“王孝杰上书,让陛下下定决心,要立父王为太子,这对我们是好事,对有些人却不是好事。公主一定不会甘心失败,她会想办法对付我们。”
“就算姑姑要对付我们,也不至于行刺吧她可以上奏呀。”李成义忙道。
“上奏上奏能有用么能改变陛下的主意么”李隆基摇头道:“在整个军队中,唯有王孝杰比我的影响大,他都支持父王了,就是军队支持父王了。上奏能比得过军队”
军队的威力不需要说的,有了军队的支持,就意味着李旦的太子之位稳若泰山,太平公主要是上奏的话,哪怕她的奏章堆成了山也没用。
“也是。”李旦点头,道:“可这也不至于行刺吧”
“这就得说第二个疑点。”李隆基接着道:“父王,你可知国老数十年来有在大臣家过夜的事么”
“国老正直无私,为了避嫌,不拉帮结派,很少去别的大臣家里,除非有天大的事情,不得不去。更没有在别的大臣家过夜的事了,这事儿还真是怪异。”李旦眉头拧着,很是不解,道:“国老怎会在小妹府里过夜呢”
“这就是症结所在。”李隆基点点头,道:“只有一种情形可以让国老在公主府里过夜”
“哪种情形”李旦很是好奇,忙问道。
“那就是国老身不由己。”李隆基掷地的声的道。
“身不由己三郎,这话何解”李旦更加不解了,道:“国老德高望重,小妹也留不住他,他完全可以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呀。”
“这就得说第三个疑点了。”李隆基冷冷的道:“若是国老知道了公主见不得人的谋划,而他又不赞成的话,公主会放他离开么”未完待续。。
第三十三章行刺
知道别人的秘密这是很招忌的事儿,而又不赞成的话,不让他离开,这是很正常的事儿。莫要说太平公主,就是换作任何人都会如此做。
“自然是不会。”李旦赞同。
“国老不赞成,小妹不让他离开,可也是至于行刺吧”紧接着李旦就反问一句。
“是呀。”李成器附和一句道:“国老不赞成的事儿可多了,姑姑不至于如此狠辣吧。”
“这就是第四个疑点所在。”李隆基剖析道:“公主所谋何事,让国老不赞成,而公主又不得不留下国老若是公主上奏,国老一定赞成,还会为她出些主意。”
狄仁杰支持李显,若是太平公主用正常手段,比如上奏,狄仁杰肯定大为赞成,还会积极为太平公主出主意支招。
“让国老不赞成,而公主不得不留下国老的事只有一种:为律法所不容”李隆基非常笃定,道:“是以,公主所谋之事,必是行刺我们”
“”李旦、李成器、李成义嘴巴张得老大,半天说不出话来。
李隆基的剖析非常在理,虽然他们不愿意相信,却不得不赞成李隆基的分析。
狄仁杰在太平公主府里过夜这事,本身就透露了很多信息,李隆基一番解释,句句在理。
“小妹,你好狠的心肠,竟要置为兄于死地。”李旦眼中含着泪水,气愤难言。
对太平公主这个小妹,李旦打从心里疼爱。比起疼自己的子女还要疼爱。她竟然要行刺自己。这让李旦万分伤心。
“父王,眼下不是伤心的时候,得想办法解决这事。”李成器也是气愤难言,却知道眼下应该想办法化解这事。
“走,这就去给陛下说。”李旦抹了抹眼泪,袖子一甩,就要出去。
“父王,不可。”李隆基忙拉着他道:“公主会在今儿早上行刺。我们如此去,就是自投罗网。”
“今儿早上”李旦一愣,一脸的不信,道:“不会吧哪有这么快。”
李成器和李成义也是不信,点了点头。
“皇嗣,如此明显的事儿,还用问么”高力士实在是忍不住了,道:“公主控制了国老他们,公主的时间不多,她要是不今儿早上行刺。她就没有机会了。”
“这”李旦恍然大悟,脸色大变。
狄仁杰是国之重臣。每天都得上朝,遇到大事,武则天就会与他商议。哪怕狄仁杰病了,也得上朝,除非他病得很重。若是今天武则天没有见到狄仁杰,一定会过问。一问之下,就会发现太平公主的图谋。
是以,太平公主的时间不多,只有今儿早上行刺。
“她必然是趁我们去早朝的路上,暴起发难。”李隆基非常笃定。
“这可如何是好”李旦没主意了。
“要不我们这样,派人向陛下禀报,要陛下派出千骑前来接应我们。”李成器忙出主意。
“这是个好主意。只要千骑出动,就不会有事儿。”李旦大为赞成这话。
千骑是帝国最为精锐的军队,若是有千骑来护驾,就是万无一失。
“不可。”高力士忙道:“如此良机,怎能错失何不将让就计,一网打尽。”
李隆基颇有些诧异,打量着高力士,问道:“你有甚主意”
“皇嗣,楚王,我们可以这么来”高力士把想法一说。
“好主意”李旦大为赞成,打量着高力士,道:“没想到你年纪轻轻,竟然有如此妙计。”
“不错不错”李隆基很是赞赏的看着高力士。
“可惜了,高力士是宦官,要不然的话,必是一代名臣。”紧接着,李隆基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