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8(2 / 2)

大唐天子 殷扬 2289 字 2023-10-07

gu903();“这意味着立太子一事陛下已经有了决断。”狄仁杰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很快就想明白了:“太子之位非李氏莫属”

张柬之、宋璟、张说这些才思敏捷之人很快就想到这点,一脸的欣慰。

立太子这事争论了快十年了。终于有了结果。而且还是他们支持的李氏胜了。他们不能不喜。

“李氏当太子是必然,这只是成功了一步,还有第二步需要运作。”李隆基微微点头。

这太子之位非李旦莫属,唯有如此,李隆基才能当上皇帝,开创开元盛世。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得先让武则天立李氏为太子,然而才能确定究竟是立谁。

“不”武三思和武承嗣听在耳里。如同雷霆轰鸣似的,摇摇晃晃,几欲晕倒。

以前,是武氏占了上风,武三思和武承嗣春风得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如今,情势颠倒过来了,是李氏占了上风,武氏势屈。他们离太子之位更加遥远了,由不得他们不急。

“敢问陛下。何出此言”武三思急了,顾不得别的,大声问道。

这话正是群臣心里所想,齐声附和。

上次关于立太子一事发生了大争论,难有定论,武则天很烦。这才过去多少时日,武则天就有了决断,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哼”武则天冷哼一声,如同炸雷似的,冷冷的瞪了武三思和武承嗣一眼。

二人只觉武则天的目光如同刀子似的,一缩脖子,大气也不敢出。

“两个狗东西,还有脸问。”武则天怒了,把武承嗣也给恨上了。

“这究竟怎么回事”武三思和武承嗣二人对视一眼,只见对方一脸的迷糊。

他们到了现在,都没有闹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从上次议立太子到现在时间并不长,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儿,让武则天对二人观感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他们还真是想不明白。

“难道是因为斋戒之事”蓦然间,二人似有所悟。

武则天坐下来,缓开金口,道:“立太子之事,一直在争论,这一争论就快十年了。这些年来,朕一直在思量,究竟是立侄子好,还是立儿子好,却是难有定论。近日,朕得一高人指点,心生一计,决心要试探一番。于是,要老七老八和那两个狗东西斋戒,朕想看看他们谁更诚心。”

“果然是斋戒。”武三思和武承嗣恍然,脸色苍白,没有一丝儿血色。

斋戒一事,二人做了什么,他们最是清楚,他们是整日里吃好喝好,养得白胖胖的,这诚心一瞧便知,不需多说了。

对于此事,他们就算浑身是嘴也莫想辩解。

群臣在武三思、武承嗣身上瞧瞧,再把李旦李显瞧瞧,一脸的恍然大悟,微微点头。

武三思和武承嗣白白胖胖,李旦和李显饿得皮包骨了,谁心诚谁心不诚,就是瞎子也看得出来,怪不得武则天有如此感慨。

“陛下这还是好的,要是我一定把这两个狗东西宰了。”群臣在心里如是想。

作为被武则天寄予厚望的侄子,竟然如此没有诚心,群臣为武则天不值。

“那两个狗东西买通看守之人,整日里好吃好喝,比起在自己的府里还要逍遥自在。”武则天脸色阴冷,目光如同利剑似的,在武三思和武承嗣身上刮来刮去。

要是目光可以杀人的话,武三思和武承嗣都成了鸡零狗碎。

“陛下,臣知错,知错。”武三思和武承嗣只觉天旋地转,忙跪在地上叩头请罪。

要是可以重来一次的话,他们宁愿挨饿也不敢再做如此欺瞒之事。

“老七老八,至诚至孝,饿了这么多天,都皮包骨了,仍是赤诚一片。”武则天打量李显和李旦,目光柔和,一脸的慈爱。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有此贤子”群臣齐声道贺。

“嗯。”武则天异常受用,重重点头。

今日,武则天方知侄子不如儿子亲的道理,她是感受特别深,对于群臣的道贺要不受用都不成。

“幸好国老时常提醒朕,朕没有在立太子一事上草率,要不然的话,朕后悔何及”武则天又是一句感慨。

要不是狄仁杰力阻。武则天早就立武三思为太子了。要是到了某一天发现。武三思竟然没有诚心。只是想得到江山社稷,武则天还不给活活气死

“武三思”武则天眼中精光一闪,大声喝道。

“臣在。”武三思一个激灵,颤抖着道。

“听封。”武则天眉头一挑。

“甚甚甚陛下还要封赏武三思”

“我有没有听错我耳朵出毛病了”

群臣听在耳里,惊诧不已,个个一脸的迷糊。

“陛下,不可呀。”

“陛下,武三思狼子野心。心怀不轨,没有诚心,对陛下不孝,陛下万万不可封赏他。”

“是呀,陛下。如此不仁不义之辈,理应重重处置,不可封赏。”

群臣忙谏阻,声若雷霆。

“封赏我”武三思也懵了,一脸我没听清的样儿。

“我听错了”武三思冲武承嗣问道。

“好象似乎可能没有错。”武承嗣愣好半天这才回过味来,紧接着就是大喜。道:“陛下还是没有忘记我们,一定是要立你为太子。”

说着说着。武承嗣就是羡慕忌妒恨,恨不得与武三思换换。

依他想来,武则天必然是封武三思为太子,要不然的话,为何要在武氏失势之际封赏武三思呢武三思当上太子,就没有他武承嗣什么事儿了,由不得他不气愤。

“甚么封我为太子”武三思愣愣的,紧接着就是欢天喜地,红光满面,噗嗵一声跪在地上,冲武则天叩头,道:“谢陛下隆恩臣一定紧守陛下江山,一定要让江山流传万古。”

“哎陛下糊涂了。”群臣也认为武则天是要立武三思为太子,一脸的不甘。

“噗哧”唯有狄仁杰、张柬之、宋璟、张说这些才智不凡的大臣把武三思这副春风得样儿看在眼里,大为不屑,失笑出声。

“武三思呀武三思,你真是一头蠢猪。”李隆基看在眼里,狠狠摇头,一脸的讥嘲。

“武三思,你没有诚心,没有孝心,可朕不能没有仁心。念在你是朕的亲侄儿的份上,朕封你为梁王。”武则天淡淡的道。

“我是太子了是太子了”武三思欢喜难言,在心里大吼。

“甚梁王不是太子”过了好半天,武三思这才回过味来,当场就懵了。

武三思满心以为武则天会立他为太子,却是没有想到只是封他为梁王,他大为失落。

“我明白了。”有大臣反应过来,大为欢喜,道:“陛下这是念在亲戚的份上,给他一个王位,让他们享受荣华富贵。这辈子,他就到此为止了。”

“怎么了不满意”武则天脸一沉。

当然不满意了,要立为太子才叫满意,区区一个梁王,绝对不满意。

可是,武三思不敢说出来,一脸的苦涩,道:“谢陛下厚恩谢陛下厚恩”

“武承嗣听封。”武则天瞪着武承嗣道。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