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天羽关心科举的事,说道:“张太傅不日便归来,由翰林院拟定科举的事宜,出卷命题,在西川下朝廷檄文,定在明年开春三月,进行科举考试,这是汉室第一届科学考试,尤为重要,命题分为文综、理综和武综,通过科举笔试面试为朝廷选拔人才,这一届仅限汉人户籍的士子会考,户部要仔细核查考生籍贯,以免有外地的探子和奸细混入,如果举办妥当,第二届再扩大考生范围,诸卿可有异议”
“汉王英明,臣等无异议”百官附和高诺道。
龙天羽想起兴汉学院和兵工厂,心头一热,道:“明日早朝取消,本王要去兴汉学院及兵工厂走访一番,在看一看王城禁卫军的操练情况,各部门不必派人跟随了,由御林军护驾、御史台执笔官随行便可,诸卿若无事奏,今日早朝就议论到此,散朝”
百官叩拜恭送汉王,龙天羽入乡随俗,尽管刚开始不习惯这种跪礼,但在两千年前的古代,这就是一种君臣之礼,王权天赐的荣誉象征,神圣庄严的,如果你不让他们跪,甚至取消这个礼节,反而让满朝文武不能接受,就是天下百姓也不认同,上跪天地、下跪父母,中跪君王,此乃天经地义的事,如果王权淡化,皇家威严不在,君不君,臣不臣,国将不国,朝廷必乱。
早朝散毕,龙天羽走入内殿,一名宦官禀奏道:“汉王,锦衣卫副指挥使夏侯博、葛离求见汉王,此刻正在乾清门外候旨听宣。”
“锦衣卫”龙天羽沉吟一下,现在锦衣卫可不单单是一个特务机构,更是掌握朝廷向外通商的经济命脉,一个大商会,如今夏侯婴未归来,两位副使求见不知有何要事,说道:“宣两位指挥使进内殿议事”
第五十六卷振兴西川
第一章孔雀王朝
龙天羽在内殿接见了夏侯博、葛离,虽然夏侯婴担任着龙牙和锦衣卫的总指挥、厂督,但锦衣卫的商业运作方面都是他的堂兄夏侯搏来操纵,这倒不是夏侯婴有意偏袒自家人,而是这夏侯博天生就是做生意的脑子,只接手了半年,就将锦衣卫的生意做到了中原各地,甚至连周围番邦都有锦衣卫活动的身影。
“两位指挥使入宫求见,不知有何要事”龙天羽开口询问道。
夏侯博从怀内取出了一叠奏折,呈递给宦官,又大内宦官递到龙案前。
“启禀汉王,这时近月来各地锦衣卫在各地经商立足的基地,以及收入,还有最近的重要情报”
龙天羽打开奏折,发现里面写着密密麻麻的郡县地名,除了西川和巴蜀之外,陇西六座县城,北地郡七座县城,河东郡、三川郡、南阳郡、九江郡、颍川郡、泗水郡、渔阳郡、辽东郡、九原郡、雁门郡秦王划分的三十六郡县均有锦衣卫的暗点商会。
车行、酒肆、青楼、商舍这些地方三教九流,各个阶层都有涉及,加入锦衣卫的商会中,看似人海战术,鱼龙混杂,其实知道为大汉朝廷做事的只有各地的核心人物,其它外围人士只知道生意买卖,并不知道太多底细。
锦衣卫机构也不断在完善中,除了厂督、指挥使、还有大档头、二档头、三档头,负责保护商会安全的明卫扮作家将武士和侍卫,而负责刺探情报和刺杀行动的暗卫一律叫番子。
再往下看,西域三十六国的城域和落脚点,还有北部匈奴、东胡、图安、夫余、乌恒等少数北狄游牧部落,燕国太白山以东的高丽、大雪山以南的藏原羌部,甚至还有波斯帝国、孔雀王朝
龙天羽皱了皱眉头,问道:“这孔雀王朝是怎么回事”
夏侯博回道:“这是与古滇国和藏原羌部接壤的一个信奉佛教的国度,百年前,该国实现了印度半岛的统一,因新国王旃陀罗崛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农民家族中,故称这个王朝为孔雀王朝,据说该王朝上一任的君王,竟与秦始皇威震四方的功绩差不多,叫阿育王,统一了印度南北半岛,版图不亚于大秦疆域,据探子回报,发现羌部首领派出了使者进入孔雀王朝,似乎要借兵,报复我汉室。”
“有这等事”
龙天羽通过历史知识,脑海中极力搜索阿育王的背景,这阿育王又称无忧王,几乎与秦始皇处于同一时代,他是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君王,也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君王,功绩丝毫不亚于中国的秦始皇。
他一生的业绩可以明显分成两个部分,前半生主要是经过奋斗坐稳王位和通过武力基本统一了印度,在约前261年征服羯陵伽国有十五万人被俘,十万人被杀,死伤数十万。继而除迈索尔地区外,统一印度全境。
阿育王由于在征服羯陵伽国时亲眼目睹了大量屠杀的场面,深感悔悟,于是停止武力扩张,在全国努力推广佛教,终于促成了这一世界性宗教的繁荣。其统治时期成为古代印度历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使佛教成为国教,由于阿育王后期强调宽容和非暴力主义,他在民众的欢呼声中统治了长达41年的时间。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