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岭要粮有粮,要矿有矿,拥有的财富足以养活整个大晋的百姓。
最重要的是,李曜的病好了,不会再发疯,凭着他的能力和脑子里的现代知识,足以恢复并超越祖辈荣光,成为一个泽被后世的好皇帝。
这不是叶凡一个人的想法。
此时此刻,朝堂中群龙无首,百官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放到了千里之外的韩家岭。
九月,大晋国最后一个秋末。
经过多方角逐、百般商讨,朝中文武终于达成一致,穿上最隆重的朝服,手持牙笏,浩浩荡荡地来到韩家岭。
李家门前,着红披紫跪了一大片,口口声声呼的是“新皇万岁”。
村民们也纷纷跪下,从茫然不解到喜形于色,继而是理所当然。
侯爷原来是真龙天子
从他们村走出去的皇帝
大臣们在外面等了一整天,李家的大门始终未开。
面对这些权势滔天的上位者,村民们恭敬有加,却无畏惧之心。他们像招待远来的亲朋一样给他们送吃送喝,还帮他们遛马,带他们四处参观。
如今正是秋果收获的季节,不用叶凡知会,村民们自发地捡面果、收油葵。
园中的葡萄也熟了,红红紫紫、青青白白,一串串晶莹饱满。
面条厂挂着一排排细长的面条,油坊中吱吱呀呀日夜不息。
学堂中传出朗朗的读书声,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理,偶有小娘子嬉笑着跑过,没有遮脸,也不缠足,端得是大方可人。
文武百官看着这一幕幕,即便是先前那些顾及李曜身世的,此时也不由自主地心悦诚服。
倘若大晋处处都能如此,那将是怎样的盛景于他们这些治世之臣而言,又是何等功绩
管他是大晋还是大唐
安荣从安州赶来,亲手递交安州虎符。
其余节度使先后派人送来表书,支持李曜。
庄园中也不平静,二夫人和三夫人笑谈着龙亭后花园的金丝菊,仆妇们不动声色地收拾着行礼,各院的长随小厮来来往往,嘴里说的是京城的各色小吃。
叶凡站在阁楼上,扒着门缝往外瞅,“这都两天了,再拖下去,那些个白胡子老大人可不一定受得住。”
李曜放下笔,笑道:“那就开门。”
青松带着喜色,扬声喊道:“侯爷有令,开门”
“开门”
号令一声声传下,李家的大门轰然打开。
从此之后,将是一番新的天地。
李曜把几位大员请到正厅,密谈了大约一顿饭的时间。
出门的时候,各位大人的脸色有些奇怪,失望不算失望,惊喜也不是惊喜,就像原本想吃火龙果,不知怎么的就吃了个西红柿,还挺甜的那种。
李三郎嘿嘿一笑,冲着李曜行了个不伦不类的礼,“臣弟参见官家”
李曜曲起食指,敲敲他脑门,“别乱叫。去,把两位夫人还有二娘他们叫到明晖堂还有阮玉。”
李三郎摸摸脑门,嬉笑,“要说搬去龙亭的事”
李曜笑而不语。
李三郎自觉猜中了,也没喊长随,自个儿颠颠地去了。
明晖堂是主院的正堂,前无门后无窗,宽敞明亮,是李家年节祭祖、商议正事的地方。
李家众人到的时候,堂中除了李曜还有叶凡。
对上他们调侃的笑,叶凡有点不好意思。
李曜不动声色地握住他的手。
李曜的手宽厚、温热,中指和食指第二个指节附着硬硬的茧子,是常年拉弓射箭留下的。
是他最熟悉的样子。
叶凡的不自在一下子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自豪感三辈子加起来李曜都是他的,别说只是开个“家庭会议”,就算他做了皇帝,他也有足够的资格站在他身边。
似乎看透了他的想法,李曜亲昵地捏捏他的手。叶凡毫不矫情地捏了回去。
满屋子的人看着俩人打情骂俏,有的憋着笑,有的红了脸。
阮玉匆匆跑来,喘着粗气,“侯爷,属下来”话说了一半,便生生顿住,他没想到堂中这么多人,还都是李家人。
阮玉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无措地看向李曜。
李曜拍拍他的肩,看向三夫人的方向,“去,见过姨母。”
阮玉愣了愣,顺着李曜的力道跌跌撞撞地走到三夫人跟前。
三夫人急急地起身,想要去扶他,然而手伸了一半不知想到什么,又怔怔地收了回去。
阮玉飞快地看了三夫人一眼,复杂的情绪在眼底一闪而过。他回头,看向李曜,“侯爷,这”
李曜背着手,沉声道:“这是姨母。”
叶凡站在他身后,视线在三夫人和阮玉脸上来来回回,面露恍然之色终于知道他为什么会觉得三夫人眼熟了,这张脸和阮玉的少说有七分像
阮玉硬着头皮,躬身揖手,“晚辈见过姨母。”
“快、快请起。”三夫人虚扶一把,温润的眸子里泛上隐隐的湿意。
其余人面面相觑,不明白李曜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莫不是想赐阮玉李姓,记在三夫人名下
接下来,李曜说了句更加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话,“二娘、三郎、四郎、五娘、六郎、七郎、八娘,过来,拜见你们的长兄。”
所有人都怔住了。
尤其是阮玉。他的脸色由红转白,愣愣地看着李曜,说不出话。
三夫人似乎猜到了什么,背过身,肩膀抑制不住地颤抖。二夫人叹息一声,轻轻拍抚着她的背。
李三郎大步冲到李曜跟前,忍不住叫嚷:“哥,你这是何意”通常,只有他犯了错或有事相求的时候才会叫李曜“哥”。
李曜的视线在弟妹们脸上一一扫过,七个人,七双桃花眼,再加上阮玉就是八双。
他摆了摆手,墨青进入堂中,将一个尺余长的楠木方盒呈到李三郎面前。
盒盖掀开,里面是一卷明黄色的丝帛,底下还压着一封厚厚的信笺。
丝帛上记的是前朝李氏皇族的族谱,裕德太子之下李曜的名字赫然在列。
这个名字是裕德太子临危之际起的,并亲笔抄下这卷族谱,为的就是有朝一日李曜能认祖归宗。
至于底下的信笺,是安王写给沈雄的。
信中详细地说明了当年的事。众人这才知道,安王曾经是李将军的副将,乱军攻破京城之时两人一同护送裕德太子的家眷逃出东宫。
安王的本意是借此攻击李曜,只是还没来得及动手就死了。
那卷族谱便是按照信中提到的线索找到的。
至于阮玉的身世,不用李曜多说,三夫人知道得比他更清楚。
这样的真相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一时间,偌大的中堂落针可闻。
李二娘走到李曜跟前,眼圈泛红,“兄长,你你不想认我们了吗”
“休想”
李曜还没应声,李三郎便炸了,“叫了你这些年的兄长,说不认就不认了没门儿就算、就算你出身显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