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87(2 / 2)

gu903();因为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它里面埋藏了一个东西,那就是乱臣贼子

对,就这四个字,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不就是乱臣贼子吗坏蛋嘛,小人嘛

确实,但这也仅仅是表面的意思,往深一点儿来说,那就是这个爱国主义教育,是儒家的爱国主义教育。

也就是传统的爱国主义,说白了,我皇帝自己做自己的事儿,我让自己的什么道德啊,自己的人品啊,变的钢钢滴,那就ok了,这个国家也就ok了。

可是咱们都知道,现代国家是这么整就能ok的吗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你皇上想ok,那你就得没有什么错误啊,一个人怎么能没什么错误呢除非那个人什么都不做嘛,对不对

那么,这里就引出了一个非常非常自然的推论,那就是按照儒家的传统思想,想要做一个圣君,你就得溜肩膀

什么是溜肩膀

就是不担责任,这个事儿做了,做好了,那是我皇帝领导有功。做的不好,那不好意思,那就是你们乱臣贼子

看明白了吧。现在的好多的单位里,领导也都这样,都溜肩膀。反正我自己是没责任的,我是ok的嘛。

那么,现在这还只是教育哦,真的能发展到那一步,就是溜肩膀吗

现在还没有结果,咱们还得往下看。

真相1894这部电影到了这里,都已经快一个小时了。可到现在,还没演到1894年呢,你吴祥是要闹哪样

可别急。马上咱们的1894年就来了

甲午战争真正的导火索是什么呢

很简单,就是朝鲜的东学党起义,这个也叫做东学道起义,东学道这听名字能想象的出来。是个宗教。这个宗教吧。还有个名字,叫做天道教。这个教吧,就是一朝鲜人把咱们中国的道教,儒教,佛教,给捏合到了一起,然后自己整了一个教出来。一开始是为的对抗西方的天主教,这个教就到今天都有。因为现在的韩国,天主教的势力可是非常的强大。不可小视。

以宗教为依托,那这个起义好像跟太平天国有些相似呀

确实很像,所以呢,咱们就把这个起义叫农民起义。要不怎么说,某党就喜欢把造反传递给咱们民众呢,农民起义那都是正义的。

这次的起义还真的比较正义,朝鲜当时的王啊,太了,关键还有外戚作乱。那朝鲜有事情,一定要找爹呀。

必须找清朝啊,因为这是朝鲜的宗主国,肯定得找啊。不过,在几年前的时候,满清这边又糊涂,被小日本又给折腾了一回,就是小日本本来攻击朝鲜,可是被满清给打败了,但小日本聪明,在谈判桌上捞了实惠,就是现在大银幕上字幕的这一段。

“根据中日天j条约,朝鲜叛乱中日双方要协同行动。”

出兵那是肯定了,双方出兵,那这里面小日本就开始找事儿了,反正就是要挑起战端,那么,打还是不打呢

“打”“打”

“必须打”

满清朝廷上下呀,那一片喊打之声,那一个个的恨不得亲自上战场,跟日本人决战,就好像跟日本人有杀父夺妻只恨一般

“”光绪那是个什么状态呢

他这心里可是有点儿小兴奋哦,可算是可以自己干点儿大事了。

这个时候的于少群,那脸上带着一股非常自信的微笑,而且还不张扬,不显露,他现在演的是帝王嘛,要稳重。

别小看这段戏,就这段戏,抓这个表情都用了能有十来条,不容易哦。

“皇上不可妄动刀兵啊”

谁不想打呢

当然是李鸿章了,这个我们所有的人都知道,他是最了解当时北洋水师跟日本的海军,现在已经有差距了。

这时有画外音出来了。

“自1891年起,北洋水师就没有得到过一两银子的军费,而日本已经购得了吉野号,该舰4000吨的排水量虽然不大,但速度是亚洲最快,可以说是此时亚洲最先进的战舰日本海军另有24艘鱼雷舰,总吨位已经达到了72000吨,远超北洋水师”

没错,其实那个世界第六,亚洲第一,那是1891年以前的事儿,到了1892年亚洲第一就不复存在了,可是这一点,谁也没提过,至少在影视剧里那是没有的

这也是为什么,吴祥要在一开始以1891年这个时间点来作为整部电影的切入点,因为这一年,中日的海军实力已经发生了逆转,至少是北洋水师跟日本的联合舰队实力上逆转了,这可不光是因为当时的日本,有那些个奇葩事件。

没人这么拍过,或者说,没有人以这样的视角去拍

“”观众们现在基本山都处于一个目不转睛的状态,因为这个电影所展现的甲午,跟他们以前所知道的,好像完全的不一样。

“哼”听李鸿章如此说法,那光绪能高兴他正准备做一个大清的中兴之主呢,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岂能放过

可是这么大的一个事情,想直接就通过也不容易。而且李鸿章那可是太后老佛爷的红人儿。

于是,那光绪得找几个近臣,清流。听听他们的看法。

“打呀为什么不打我大清养海军三十多年,洋务运动三十多年,这么长的时间,难道连个撮尔小国都不敢打”

光绪的老师,那翁同龢就是这么说的,而且他还多说了两句。

“那李鸿章就是个乱臣贼子,他为什么不想打北洋水师就是他的宝贝。打坏了,他还如何在朝廷里立足”

你看这话,挑拨之意多么明显啊

可此时光绪的表情。那也真叫一个义愤填膺

感觉有点儿像个中二病的患者,真的很像,或者说,吴祥这个家伙就是照着中二病拍的。

那还有没有别人支持光绪呢

“皇上。我们必须要打呀。朝鲜。可是不能丢的,那里是我们大清跟海外的一个缓冲之地,如果朝鲜丢了,那我大清龙兴之地,如何自处”

说这个话的是个当官的,但字幕给的是这个人叫志锐。

这个人吧,得稍微多熟悉一点儿历史的人才能知道,这个人挺重要的。因为他是珍妃的哥哥

哎对,珍妃呀。就是后来传说中被老佛爷给推井里的那一位呀

这不就是大舅哥

不管是不是大舅哥吧,这位志锐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没错呀,丢了朝鲜,那东北就危险了,那里可是满清的龙脉啊,他们是特别的重视那个地方。

但实际上吧,这个地方也很好的解释了日后的抗美援朝,没错,其实意思都一样,想要入侵我中华,朝鲜半岛那是个绝好的跳板。

这么看来,那肯定得打了,那不用说了,谁也拦不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