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99(2 / 2)

gu903();那抗日难道是吃饱了撑的

这部电影其实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抗日这个事情,不能因为我们能吃饱饭,我们能过上好日子,那就不抗日了,抗日是必须的,抗日是绝对要做的,必须要把小日本赶出中国

要说,这个理念吧,也不错,也可以,但多少有些生硬,最关键的是,宁皓他们要做的。还是一个喜剧片的形势,虽然包裹在抗日剧,哦。抗日影的外皮之下,可这个电影的里子,就是一个喜剧片。

满片都是东北大茬子话,这还不是要喜剧效果吗再加上各种段子,这还不是一个喜剧片

喜剧就不太严肃,就算这部电影最后变的很严肃,但是之前的不严肃已经将整部电影给定调了。然后这个时候你突然出来说教,我们应该抗日,那这个效果

最起码的。违和感太强了吧

这其实也解释了,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这部电影非常的烂,甚至简直都不像是宁皓这家伙拍的一样。

其实。这真的是一部宁皓的作品。这里面很多的元素都有他的个人特点,个人印记,但这家伙还就是拍出了一部大烂片,一部狗血的抗日神剧,哦不,影来。

那之前宁皓跟吴祥的对话,这说明,吴祥这个家伙已经在指手画脚了吗

嗯。作为抗日神剧小编,这要是不指手画脚一番。那能对得起自己

那怎么来指手画脚呢

难道我们不创新了不拍这个,在东北大城市里抗日的电影了

不,我们还是拍这样的一个故事,但是切入点,还有这个故事的一些个小地方,可以换一下了。

其实,总体来说,黄金大劫案这部电影的想法很好,很新颖,也就是确实很创新,但是有些个东西没有弄的很好,就是一些个历史上的细节,就是为什么当时东北大城市里的国人不怎么抗日,这个原因,宁皓他们并没有研究透彻,但现在有吴祥啊,那自然就好多了。

于是,咱们这个改,就从小日本占东北,到底想要什么入手

资源

日本之所以想要占东北,他们就是看上了东北的资源,而皇道派的战略思路,主要是先发展一下自己的军事力量,特别是日本的装备升级。

要知道,虽然在亚洲范围内,日本的军事装备是很先进的,但是在跟欧美国家相比,特别是跟苏联相比,日本的装备那真的是不值一提。

这个问题其实很早就被皇道派的军官们看到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正是石原莞尔,这个家伙的脑子真心不差,他是日本当时少有的认真研究战争武器装备的军事家,在他的一部著作中,甚至提到过,核裂变瞬间产生的毁灭性威力,将会在一瞬间决定战争的胜负

没错,这个家伙在一早就看到了原子弹的前景了,但很可惜,最后的结果嘛,是小日本自己吞了两颗

不过,正因为如此,皇道派提出大东亚共荣圈这个概念,想的,就是要争取时间,来进行改装换代。但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你换代,可其他国家也在换代,而且换代的速度还比你快

没错,正是如此,在二战前夕,其实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进步极快,大家都在装备升级,而小日本这个民族本身的创造力并不是很强,他一直都是山寨别人的,所以,自然有些跟不上趟了。

可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因为这个技术升级,所以,有的资源就出现了极大的缺口

石油

就是这种资源,被成为工业血液的东西,在日后全世界都离不了的东西,小日本是极其的缺乏。

而因为小日本的眼光不够,他们本来以为占了中国的东北,那一切资源就都够用了,可他们没想到,世界的变化太快,石油的需求变得非常非常的巨大,而东北在当时可是没有石油的,甚至在发现da庆油田之前,很多的地质学家甚至都断定东北不会有石油。

这样的一个结果,就导致了另一个势力的抬头,那就是统制派

统制派跟皇道派最大的不同,那就是不嫌事儿小,他们就是要扩大跟中国的战争,力争快速的灭亡中国,而这个想法就产生了一个结果。

往南打

往南打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没准真的能快速灭亡中国,因为当时的中国主要经济还有工业都在东南沿海,从东北往南一直打,就可以摧毁这些个东西了,那么中国很有可能就会被灭亡了。

另外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往南打,就算不能让中国灭亡,可南边有石油啊

当时印尼那里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有大油田,还有菲律宾也是,马来西亚这都有油田。而我们看日后日本在二战中的表现,其实就是这么干的,他们是先打下了这些个油田,然后再把陆路运输打通,当然了。在这个问题上,其实日本人也是被逼的,这里面还有很多的故事。不过,就这个想法,那是很早就有的。

往南打的好处很明显,那为什么不这么干呢

于是。后来在226兵变之后。统制派上台,也就是天皇完全掌控了日本军事力量,这个事儿,也就是扩大与中国的战争,那就势不可挡了。

那么,既然我们知道了这个石油资源问题,我们怎么改这部黄金大劫案呢

很简单,这部电影里的黄金是干啥的呢

是向意大利买武器装备的。这个地方它就是一个大大的槽点

宁皓,你知不知道意大利的武器装备有多坑爹

宁皓。你看过意大利那种萌萌哒坦克只能坐一个人的破玩意

宁皓,你知不知道跟意大利买武器,还不如去买点儿意大利空心粉靠谱

当初,吴祥就是这么喷宁皓的,说实话,意大利的武器装备也不是完全的那么坑爹的,但在二战的时候,日本买战略物资,真心的是很少买武器,他们买的大多都是资源,也就是石油。

那这个石油是跟谁买的呢

英美荷,但最大的客户是美国

当时英美荷三家,对日的石油输出是占到了日本石油需求的90以上,美国一家就占到了8成以上,而且还不光是石油呢,美国在当时对日本是什么都卖的。

废钢铁美国出口给日本的,占日本当时进口总额的75

机械装备,也同样是占了日本进口额的75

也就是说,实际上,日本侵华,真正的帮凶是谁呢

就这个事儿,其实当年就有人看明白了,那个人就是胡适

没错,就是这位在学术上其实并不是太专精,特别是写的某些诗,跟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