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途中,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将新二师拖在杭州湾北岸,等到第二、第七师团加入南线战场,那时才是我们洗刷耻辱的时机”
其实,新二师面临日军舰队重炮炮群威胁,侧翼又有第六师团、第十八师团和国崎支队进逼,空中还有战机轰炸,野口中佐的计划非常具有可行性。
不过,由于此前此前连续的惨败,田道盛武存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思,认为只需保持目前的局面就行了。
一些将佐虽然不满田道盛武的保守,但此时他们都成为了惊弓之鸟,没有谁敢跳出来主动承担责任,于是日军丧失了到目前为止最好的围歼新二师的机
平湖,新二师指挥部。
吴铭正在与戴子冉、张瑛等人讨论收复金山和松江县城的计划,机要科长杜平璋急匆匆走了进来:“师座,右翼军张司令急电”
随着张发奎赶回嘉兴,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已经返回苏州,指挥作战,所以现在是张发奎统筹南线战事。
“张发奎有什么命令吗”吴铭转过头问道。
“师座,平望防线被日军突破,第六师团正在从侧后绕击嘉兴城”杜平璋担忧地说。
“什么”
这个消息如同惊天霹雳,将吴铭等人雷得皮焦肉绽,他们此前还在讨论用反攻来策应友军的防守,呼应淞沪一线七十万大军的撤退行动,现在平望防线失守,突前的新二师已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一旦后路被断,新二师将面临灭顶之灾。
张瑛沉不住气了,连忙问道:“师座,怎么办”
戴子冉目不转睛地看着吴铭,这个时候,只有吴铭才可以拿出主意。
第三卷步步惊心第361章兵员补充
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对于友军的无能,吴铭除了咬牙痛恨之外,全无办法。
沉思一会儿,吴铭对戴子冉说:“好在有了两天两夜的缓冲,金山卫的物资差不多搬运一空,是时候撤退了子冉,你现在立即通知一旅罗钰铭和二旅杨嗣先,让他们尽快撤下来,完成编整,坐待战局变化”
新二师歼灭第一一四师团和野战重炮兵第六旅团,收复大量失地,一旦撤回,除了放弃收复的地区外,更为重要的是将新二师取得局部战场优势也一并放弃了。
戴子冉有点儿舍不得将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战果,急道:“师座,现在撤退,那之前我们的付出不就没有意义了吗”。
对于放弃既得战果,吴铭也非常痛惜。但形势如此,吴铭不得不壮士断腕
“以目前战局来看,回撤是最佳选择。依照南线第八和第十集团军的实力,嘉兴守不了多久,若是此时再不收缩,一旦日军占领嘉兴,顺着沪杭铁路南下占领海宁,我们将陷入第六、第十八师团和国崎支队的夹击中。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是想退也退不了了”
未谋胜者,先谋败,才得以立于不败之地
此时杭州湾战局已经随着平望防线的崩溃而迅速糜烂,虽然新二师还有一战之力,但吴铭总感觉巨大的危险正在逼来。
虽然这种感觉说不清道不明,但吴铭却不敢大意,思虑再三,还是决定撤退。
戴子冉见吴铭拿定主意,只得服从:“既然如此,我立即去给罗钰铭和杨嗣先发电报,让他们做好准备。”
吴铭点了点头:“现在物资差不多转运完毕,当务之急是让一旅和二旅四个主力团尽快恢复战力,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戴子冉记录完命令,等吴铭签上字后,转身出去发报。
正在沙盘前推演战局的张瑛,忽然想起张东宁和陈彦华收拢溃兵一事,开口道:“师座,现在参谋长和补充一团陈彦华团长已收拢大批溃兵。在前线连吃败仗,绝不是普通士兵的责任。依我看,我们可以从溃兵中挑选出一批来,补充此战损耗。”
“这个想法不错”
吴铭表扬一句,接着说:“淞沪战局已经彻底糜烂,七十万大军退下来,溃兵数不甚数,我们要加大收容的规模,在南浔、乌镇、桐乡等地设置收容站,收编从前线溃败下来的部队。溃兵经过编整后先编入补充旅,弥补补充旅将大部分士兵转入一旅和二旅后的缺额”
现在新二师只剩下半个师,吴铭最为头痛的便是兵员补充问题。
虽然溃兵战斗力不行,但到底上战场见过血,与鬼子拼过命,只要经过政治和思想教育,再略加整训丨新二师便可凭空得到大量合格兵员。
可是这样明目张胆地收拢溃兵,定然会遭到溃兵原属部队的嫉恨。张瑛有点儿担心了,问道:“师座,这样的话,会不会引起其他部队的强烈反弹若是战区司令部和南京军事委员会过问,我们不好应对啊”
吴铭冷笑着说:“现在正值乱世,乱世有乱世的生存方法。那些丢盔弃甲的部队,什么脸都没了,若是他们敢来新二师讨说法,就让他们尽管来至于南京军丨委会和战区司令部,更不必担心了,我们新二师立下那么大的战功,广播报纸吵遍了,全国上下交口称赞,国内外的贺电收了一箩筐,但现金、粮食、弹药、军装和武器装备等实际奖励却一样没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自己谋求生路,难道不应该吗”。
发完报返回屋子站在旁边倾听谈话的戴子冉吱声道:“师座,你忘记那些来自台湾和东北的伪军俘虏了”
“哪儿能忘记啊”
吴铭苦笑一下:“那些朝鲜伪军通过火车递解到南京后,据说引发巨大轰动,蒋委员长为此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揭露日军对自己人的凶残对了,留下的这些家伙,甄别和改造得如何了”
戴子冉道:“那些伪军很多都是被强拉的壮丁,是知根知底的老百姓。我觉得若是能通过情报和宣传部门的思想改造,然后在民团接受一段时间训练,其中不少人可以编入补充旅。”
中日战争才爆发四个多月,日军从上到下还不重视战力疲弱的伪军,东北和台湾的伪军背井离乡,来到上海充当炮灰,大多数日军态度倨傲,根本不拿伪军当人看,动辄打骂,伪军与日军之间有着很大积怨,这才有了战场上的反水。
戴子冉觉得可以利用这些矛盾,经过思想改造和军事训练,把这些伪军转化为新二师的补充兵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