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处座,乍浦地势险要,尤其是日军要顶着岸防炮的火力发起登陆,牺牲将会很大。相反,乍浦东北至全公亭一线,海岸线较为平坦,日军完全可以、绕过我们的要塞防御区域,选择九龙山东北方向的任意地点登陆”
“日军只需绕过九龙山,那么正面防御强大的炮台就成为了摆设,日军大可从乍浦侧后方防御薄弱地带发起进攻,届时在青龙山的部队除了撤退外别无选择在我看来,此前的国防工事设计图有明显漏洞,必须予以修正。”
龙韶罡这个省保安处长虽然管不到属于中央军体系的新二师,但怎么说新二师也是驻扎在浙江的地盘上,免不了会与省保安处打交道。况且宣铁吾作为蒋介石的心腹,肩负有指导江浙国防线的重任,因此龙韶罡对宣铁吾表现得很恭敬。
宣铁吾顺着龙韶罡所指的方向看了一圈,点了点头:
“确实如此,乍嘉线以乍浦为龙头。由于乍浦距离海岸很近,在日军舰炮威胁下救援炮台区域将会极其艰难一旦乍浦率先被日军突破,日军可以从容顺着海岸公路,直插海盐、海宁等各县,进而截断沪杭甬铁路,那么我们重金修筑的乍嘉线将起不到任何作用,在淞沪前线和国防线的我军部队就有可能被日军合围看来确实有必要加强青龙山侧翼及腹背防线”
龙韶罡让侍卫送上地图,放到地上摆开:
“处座请看,乍浦、嘉兴、平望、吴江、苏州、常熟、福山形成一条完备的国防线,任意一处出纰漏,对整条防线的伤害都是致命的考虑到日军舰炮的威胁,我们准备依托青龙山,在侧翼及腹背修筑完备的掩体和工事,这样无论日军从哪个方向登陆,都无法在乍嘉线最南端的乍浦龙头部位做文章。”
宣铁吾蹲下后,对着地图沉思良久,问道:“若中日主力在上海对峙,在杭州湾登陆的日军偏师不管不顾,直接顺着我们的国防工事外围北上,强攻嘉兴怎么办又或者于脆不理会我们的国防工事,掉头包围我们集结于淞沪地区的部队,那又该如何应对”
龙韶罡笑了起来:“如果真那样就好了我们部署在国防工事一线的部队,可以迅速出击,与集结在上海的主力来一个东西合围,将登陆之敌从容消灭多打几个类似的歼灭战,说不一定小日本就坚持不下去了,胜利可期啊
宣铁吾抚着下巴,喃喃道:“这么说来,集结于国防线的部队,一定不能轻举妄动,否则一旦让日军成功登陆,而国防线又没有部署相应的防御力量的话,则整个局势将立即崩坏”
“不会吧”
龙韶罡有些奇怪地问道:“就连我这个没上过正规军校的人也知道在这条国防线部署重兵的重要意义,中央不可能不知道吧”
宣铁吾站起来,望着青龙山北方和东北方向新二师官兵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深吸了一口气:
“此前军事丨委员会和参谋总部制定的作战方案中,确实没有相关的计划,这事无论如何都得引起委员长的注意才是不行,我这就回去打电话”
第236章来者不善
进入五月,夏天的气息逐浓浓郁,处在大山深处的毛良坞林木葱郁,百花盛开,大小池塘荷叶尖尖,亭亭玉立,景色宜人。。
这段时间吴铭于了几件大事,除了遥控德兴铜矿集资事件持续发酵,让中央政府和省保安处、上饶行署及商会均获得巨大利益外,吴铭还悄悄指示毛良坞商会将其持有的“明珠矿业公司”股份分别向国内外各大银行进行抵押贷款,筹集到的四百多万大洋连同此前的集资款项,全部兑换成美元存入了吴铭在花旗银行的私人账户。
土法制青霉素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随着四月下旬第一批两百瓶每毫升三百单位、每瓶两万单位的青霉素问世,并在凤凰山基地附属医院试用取得良好效果,几名基本被判了死刑的败血症、肺炎和脑膜炎患者都得到了康复。
青霉素在衢州医院试用时,几名梅毒晚期在病房等死的富家子弟的病情都得到有效缓解,目前康复最快的患者溃烂部位已经结疤,引发轰动效应,其高达两千五百大洋一瓶的高昂价格不仅没有吓退蜂拥而至的求诊者,反而引发新一波抢购潮。
目前,市面上到处都是打听这种特效药的人,衢州医院对外称这种药叫盘尼西林,是从中草药中提炼而成,造价极为昂贵,产量极为有限,暂时不对外进行销售,但暗地里情报部门却按照吴铭的吩咐,将大部分生产的青霉素都推向黑市,以谋求暴利。
凤凰山基地附属医院特护病房。
来自美国、今年五十五岁的火箭专家罗伯特戈达德斜躺在病床上,全神贯注看完手里的武器设计图纸,缓缓摘下鼻梁上的眼镜,闭目沉思良久,这才睁开眼对一旁耐心等待的吴铭道:
“从设计要求看,制造这种火箭武器难度并不大,事实上早在十九年前我便参与设计过类似的武器,这些年来火箭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适合管状发射火箭的火箭发动机的设计没有多少难度,制造工艺也不复杂,加上两年前美国陆军已经开始使用锥形装药的反坦克手榴弹,我有信心在两个月内研究出你想要的火箭武器。”
吴铭听了大为振奋,用英语说道:“能够在六七月份研制出来自然最好,实在不行八月份也可以,但最迟不能超过九月。”
罗伯特戈达德是四月中旬在家人陪伴下抵达上海的,当时他受肺结核引发的肺炎等并发症困扰,身体处于昏迷状态,到毛良坞后经过基地医院医生的全力抢救,肺炎等症状消失,顽固的其他并发症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由于没有对症的链霉素,肺结核始终无法痊愈。
不过就算是如此,罗伯特戈达德依然有一种逃离死亡的感觉,他和家人对于吴铭的无私帮助表示衷心感谢。火箭武器这种不受美方重视的项目,罗伯特戈达德觉得没什么保密的必要,他准备身体稍好即投入到对被吴铭命名为“火箭筒”的武器的研究中。
陪同吴铭而来的奥地利军工专家舒林思威伯,对于吴铭提出的这种创造性武器已经私下研究良久,此前他已经多次来医院与罗伯特戈达德进行讨论,脑子里有着许多独到的见解:
“其实老板设计的火箭筒,说白了就是一支铁管,很容易大量生产,唯一的难点便是火箭弹的发动机及定向系统。只要戈达德先生能够研究出合乎要求的火箭弹,以我们现在兵工厂的生产能力,一年生产个几千支毫无压力”
“非常好”
吴铭对两名专家的表态非常满意,罗伯特戈达德执着于他的火箭事业,肯定不会在缺乏科研设施和实验助手的中国待多久,只要在离开之前把火箭筒研发出来就算完事,对于研发运载火箭甚至可用于远程攻击的导弹,吴铭半点儿兴趣也欠奉。他唯一需要罗伯特戈达德帮忙的是回到美国后以吴铭的名义把火箭筒的相关专利给注册了,这样当美国人生产“巴祖卡”火箭筒的时候,就避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