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5(2 / 2)

这货不是马超 真狼魂 2330 字 2023-10-06

我微微笑着将他扶起,并肩从平城门下走进了洛阳城内:“景升公能携妻儿部属前来洛阳,本王深感欣慰。”他毕竟年老体弱,走起路来要缓慢许多,我只好放慢了前进的速度。

刘表缩了缩身子,低声道:“王上兵锋所指,荆州郡县望风而降,老朽无力也无心抵挡。老朽自知妄动刀兵,冒犯了王上的虎威,罪孽深重,不敢讨饶,但只想王上念在犬子年岁尚幼,能够网开一面,饶恕其罪。”

“景升公言重了,本王非嗜杀之人,岂会随意牵连妻子。”我轻轻摇了摇头,尽管刘表的部队根本没有进入我当时的领土,但却成为了导致他覆灭的直接原因,当然,即使他乖乖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也无法避免他被我灭亡的最终结果。

他停下了脚步,再一次郑重地向我一揖:“多谢王上仁慈。”

我急忙扶住了他,目光却瞥到了他身后的一名十五六岁的少年:“这位公子是否就是景升公的公子”

刘表当即朝少年招手:“这是犬子刘琦,琦儿,快向王上行礼。”

“刘琦拜见王上”少年依言并拢了双腿,恭恭敬敬地向我一揖到地。

我点着头接受了刘琦的大礼,心中却暗暗有些惊奇:都说古代人十几岁就结婚生子比如我但刘表如今已经六十四五,长子刘琦却不过十五六岁,而且纵观当世的很多人,二三十岁没结婚也并不是特别奇怪的事情比如皇甫固、张辽、甘宁、太史慈、郭嘉、戏君、程武,而一些相当有名的人物生孩子也相当的晚,比如我的老岳父蔡邕,还有些人实在太追求晚婚晚育那就生不下来了。

“令公子相貌堂堂,确是一表人才。”我随口称赞了一句,不过刘琦与刘表的相貌确实颇有相似之处,嗯,应该是亲生的。

刘琦低头道:“多谢王上夸奖。”

我正等着刘表给我介绍他的次子刘琮,但等了半天他还是没有反应,只好主动问道:“景升公家中还有其他子女否”

刘表一怔,随即摇头道:“老朽膝下,只有这一个子嗣。”

我为之哑然,但又想到在历史上曹操下荆州时,距现在大约还有十二年,刘琮既然是幼子,那现在没生出来也是正常。

一行人前簇后拥着浩浩荡荡又返回了王宫大殿之中,分主次尊卑各自就位。

“景升公投归中华,至此荆州七郡全入新朝,本王内心实在欣慰,”我清了清嗓子,朗声道,“之前虽偶有刀兵,但终不致大乱,本王之意,便不再追究其之前诸事,诸位当没有意见吧”

近来祢衡带队前往河北督军去了,朝堂上的众臣很少会在这些小事上与我较真,当下都纷纷应道:“臣等断无异议。”

刘表伸展双臂,伏拜在地,高声道:“罪臣刘表,拜谢王上”

“禀王上,”王烈出声道,“景升公虽是旧汉宗室,但其德才兼备,被誉为八骏之首,又与众名士同称八顾,声名盛于乡野,其文武兼备,实属难得之士,愿王上不念其旧,因才而用之。”

我笑道:“彦方公之言,甚得本王之心。不过,以王公之言,本王当如何用之”

王烈答道:“老朽年岁渐高,却身兼一院一部,原本王上只有二州之时,便偶感力不从心。如今新朝已据九州,老朽近来越来越觉得心力交瘁,肯请王上怜惜老朽,稍减老朽肩上负荷。”

“彦方公今年才五十六岁,便谈心力交瘁是不是言之过早”我温言劝道。

“不早、不早,”他连声道,“孔子曰: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役法也有规定,五十六岁便不服役,老朽五十有六,本就是垂暮之年,精力与心气早已不如年轻人,是王上怜惜老朽微末之功,才令老朽独居两部院之首,然老朽不想因一己之身耽误新朝政务,愿王上体谅臣心,不使老臣遭受尸位素餐之天下恶名。”

“彦方公,此言太重。”程昱朝他说道。

王烈只是笑了笑。

我只好依了他的请求:“王公言辞如此恳切,本王岂能不允便请王公专司大法院之政务。”

“多谢王上。”王烈拖长了声音向我拜谢。

“既如此,便请景升公替本王掌管礼部上下政务吧,”我朝刘表点头。

“王上不杀老朽,老朽已是感激涕零,岂敢在新朝担任如此要职”刘表却“砰”的一声直接将脑袋磕在了地上,“老朽已经五十有五,虽只比王公稍小半岁,但近年来心神焦虑,不在所属,若为新朝要职,一来不熟新朝律法,二来以降臣之神处理事务,恐怕将来必有差池。老朽只愿在河南购得一座小宅,携妻子读书郊游,便再无所求愿王上体谅罪臣忐忑之心”

他把话说得这么清楚,我哪里还会不明白:他是怕我虽然今天不杀他,但把他放在朝中做事,万一哪天想起来,随便找个办事不力的理由就把他剁了啊

于是,我也不再强求:“景升公既然这么说了,本王也不好强求,只是方才王公也讲了,景升文武兼备,可惜了如此学识与才能这样吧,本朝初立不到一年,正打算重开太学,蔡公伯喈已着手准备此事,便请景升公同去太学,为本朝教书育人,将胸中所学传于弟子吧。”

他立刻再次扑倒在地:“谢王上体谅”

最后,我又转向了王烈:“彦方先生,他既然不肯接任礼部,目前又没有合适人选,那就烦请先生继续心力交瘁吧”

王烈看了看左右,无奈地说道:“老臣能说请王上另觅贤才吗”

我哈哈一笑:“这个真不行。”

2并州匈奴降与顺

在表明了坚决不肯在朝中做官的心意后,刘表再没有其他要求,我也终于同意让刘表只在太学中挂一个教授的头衔,在院长蔡邕的领导下开展教书育人的工作。

而随他一起归降的旧臣,则经过吏部考核之后另作分派。

比起只在并州治理了一年的曹操,刘表在荆州前后八年时间,所培养的人才要数倍于曹操,何况荆州人口远比并州要多得多,但整体来说,他给我呈递上来的名单里,虽然不乏蒯良、蒯越、蔡瑁、张允、韩嵩、刘磐、伊籍、向朗等之前就有所耳闻的人物,但还是缺少能熠熠夺目的著名武将何况前面那几个人,也不过都是刘表的亲戚与乡党罢了,真才实学又能有多少

对于这些人,我压根没有多重视,只吩咐程昱以才度用,对于实在没有丝毫用处的,就算是小县的县长也不能给他对此,程昱只淡淡说了一声:“老夫知道如何去做,王上放心。”

刘表既然已经在掌握之中,我针对整个荆州的人事变动就可以推行下去。考虑到已有的两个大郡南阳和南郡太守黄祖与甘宁都是脾气稍显暴躁之人,我将张机从左冯翊太守推到了荆州刺史的位置上,甘宁则兼任荆州军事院,在张机的领导下负责全州的军事行动。

至于主动归顺的荆南四郡,我就交给了程昱去处理,当然,作为今年新降的郡县,他们也享受了第一年不纳税赋的待遇。

时间一天天过去,其余各州考区也先后将科考被录取的人员名单报送到了礼部,王烈稍作整理后很快就呈递到我的面前。

对这份名单,我是认认真真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地看了两遍,生怕从字里行间把“诸葛亮”、“周瑜”、“庞统”之流漏过。

但是很可惜,饶是我看得双眼酸疼,这三个人的姓名也没有发现,只是在这之外,倒是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太原王凌王彦云、山阳王粲王宣高、颍川陈群陈长文和钟繇钟元常。王凌自不多说,是王允的侄子,也曾经在我手下实习过一段时间,王粲是后来的竹林七贤之一,文采之名大概相当于前几年的我吧陈群与钟繇,都是地方世族的子弟,在旧汉也做过一千石官员,而且在后世都属于青史留名级别的人物,他们能屈身参加我的科考,至少说明新朝在地方世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