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辽西。”
我招来庞淯:“李典有动身的消息么”
庞淯果断摇头:“若有消息,属下自然会立刻禀告。”
我蹙了蹙眉,喃喃道:“从蓟县到土垠,徒步至少也得行军四天吧”
公孙瓒颔首:“差不多四百里路,全速行军的话勉强能到。”
“到达土垠,势必还要让步军歇息,如此便给了公孙康重整旗鼓的机会啊。”我愈发纠结。一方面自己兵力的确略显不足,继续生力军补充,另一方面又不能给敌军喘息的时间,确实让人为难。
“公孙度既死,辽西又是新失,吏民未必便心服,”程昱从不远处缓缓走来,“将军持节讨逆,占尽天理道义,为何不传檄辽西,观看各县反应”
我还没回答,公孙瓒已经拍手叫好:“还是先生思虑深远,我等武夫真是惭愧。”
别把我跟你混为一谈啊伯珪
“辽西共有几个县”我认同了这个建议,而后开始讨论细节。
“虽然只有五座县城,四座都在塞内,距离土垠也只有一二百里,只有治所阳乐城却远在塞外,距离土垠约有八九百里。”公孙瓒讲解县城的分布情况。
我在心中骂骂咧咧起来:近千里路程这行政划分也太不科学了,治所放在塞外,又距离其他各城千里之遥,根本不利于防御外敌吧
“好,”我迅速做了决定,“我军先去土垠休整,而后派人传檄辽西”
65传檄辽西
半路中我们遇到了从土垠城撤回的三千州兵们。
通过简短的交谈,我得知了敌情:尽管在撤退时遭遇阎柔的追击,残余敌军的大致数量仍然不下三万,而目前土垠城中的驻军也不过还有三千出头。
对方没有凭借着巨大的实力差距强攻土垠这座孤城,显然是受到主帅阵亡的影响,军中士气低落无心恋战,只能匆匆撤退。
我松了口气:三万左右的敌军,大部还是步卒,我这一万六七的骑兵大队完全可以应对了。唯一需要担心的还是乌桓的立场问题。
我和公孙瓒并驱而行:“伯珪家在幽北,和乌桓部落间难道没有交情”
“实不相瞒,在幽州要成大事,肯定绕不过乌桓,”公孙瓒毫不掩饰地承认,“就连属下招来的这些轻骑中至少有千人是乌桓族人。”
我忍不住吹了声口哨:“我能问一个问题吗”
“大人请讲。”
“这里汉人与乌桓等胡人相比,谁更强势”
公孙瓒沉吟半晌,露出一个苦笑:“这个汉人奇谋多智,占尽机巧之利,若能戮力一心,乌桓纵然加倍,又如何能比”
我如何听不出他的话中之义:“幽北汉人还是弱吗”
公孙瓒只能点头:“单论勇武血性而言,我汉人还是略逊一筹”
我只能大为摇头:我汉人才不跟人比什么勇武血性,人海战术才是王道
-
抵达土垠之后,早已打好腹稿的程昱立刻挥毫泼墨撰写檄文。
一式五份,我粗略审查后便印下将印以程昱五十多年的文字功底,我实在不可能挑出什么毛病。
在派遣人员的选择上,身份不需要太高,但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头脑,同时能够在双方翻脸后全身而出,所以我选择了张辽和赵云。
“文远,你先走令支与肥如二城;子龙则走海阳与临渝;而后你二人一起出关,同往阳乐。”我将檄文分别交给二人,而后体贴地叮嘱道,“若是对方言语不善,或是图谋不轨,你二人立即寻求脱身,不可深陷险地。”
“大人安心在此地整军,属下二人必定不辱使命。”张辽对这项任务似乎势在必得。
“唔,”我捏了捏指节,“你二人需要带多少人马”
“云独身一人便可。”赵云颇有些自负。
“嘿,”我忍不住笑了,“子龙,我们人少虽然不多,但也一万有余,你代表我传檄各县,我又代表朝廷持节征辽,你不觉得一个人的使节太过寒酸了吗”
赵云一怔:“将军教训的是,属下失于轻狂了。”
“对了,天子使者出巡时应该是几个随从”我询问道,可以参考一下嘛。
张辽和赵云整齐划一地摇头:“属下不知。”
也是,他俩只算是低级军官,不可能有机会接受这种待遇。
还得询问程昱。
“其实并无惯例,”程昱耸肩,“郭李把持朝政时,陛下遣使向关东州郡求救,也不过是一辆牛车,十余个随从而已。”
我舔了下嘴唇:“好吧,公明和子龙各带一个队吧,粮饷用具都去辎重处领取。”
张辽稍稍迟疑了一下,还是抱拳请示:“属下想再领十一匹战马。”
我笑了笑:“随便领吧。”
“属下立刻准备动身。”张辽和赵云都是极有责任心的属下,征求了我的同意后便离开了议事厅。
“仲德先生,此计是你所出,不知你有多少把握”我这才有时间和献策者进行谈话。
“你觉得呢”程昱却来反问我。
我翻了个白眼:“依先生之前所言,怎么也有五成”我用的还是疑问句。
“塞内四县或可顺利来附,但阳乐绝不会接受招降。”他的语气十分肯定。
我一怔:“你说最重要的阳乐城还需要武力逼迫”
程昱重重点头:“莫非大人忘记了公孙度指定的辽西太守是他的次子公孙恭,他会乖乖归顺”
“”我还能不明白吗
“将军,公孙瓒求见。”庞淯在门外通禀。
“快请。”我单手扶着墙壁,向外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