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是摸不着头脑。刘协从开始时便对我青眼有加,但我做了一年卫尉也不曾跟他吃过一顿饭,这一年多不见,那点感情难道还加深了不成
“小人已经出宫多时,还请马大人尽快准备。”他言辞恳切,毕恭毕敬。
“呃好、好。”我连连点头答应,“小岱,你告诉你几位嫂嫂,我入宫吃饭去了,不必等我了。”
小岱叹了口气:“没用。”
“怎么”
他耸了耸肩:“我们已经吃完了,你没看到我在吃饭后茶点么”
我扫了他一眼,嘀咕了一声:“你也就能在我面前嚣张这两天了”
-
一天之内第二次来到皇宫,这次天色已晚,皇城内一座座大殿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愈发庄严肃穆,飞檐勾角也比白日更有美感。
不过早在卫尉时期,这幅美丽的画卷老子就已经看腻了
随车直趋,穿过重重宫门,马车才渐渐停下。
我注意到沿途把守的士卒数量比两年前只多不少,但精神状态则要差劲得多我一个能打两百个
“马大人,可以下车了。”赵点推开后门,率先跳下,灵活的身法看起来不像是个太监。
我迈步走下车,他向一侧指引:“这边请,陛下便在此间阁中读书。”
我不由不肃然起敬。
读书
这是一个距离我的日常生活何等遥远的词语啊
连上一次阅读孙子兵法,也已经是大半年前的事情了
都已经伸手不见五指了,年幼的小皇帝孩子孜孜不倦地从竹简上汲取养分,这是何等用功的帝王啊
我怀揣着一腔崇敬之情,惴惴然走进了皇帝的私人书房。
房中灯火通明,除了四角和墙壁,案几左右也各有一团烛光熊熊燃烧。说是一团,因为每一盏灯台上至少插有五根大烛,刘协便在十几根蜡烛的簇拥中捧卷苦读。
陪在他身边的高寿轻声提醒:“陛下,马超马大人来了。”
我埋头就拜:“微臣马超,拜见陛下。”
弯腰的途中我顺便扫视了一眼四周的环境:房中只有我、刘协、高寿三人,但是谁知道那屏风和书柜之后,会不会藏有弓弩和刀斧
刘协的声音依然有些奇怪:“马爱卿有礼了,私下相见,还是随意些好,请坐吧。”
“诺。”我小心翼翼地在他对面跪坐下来,询问道,“陛下招臣前来可是有什么吩咐”
“没什么,”他放下了手中的竹简,“只是许久不见爱卿,朕很是想念,所以专程把你叫来。”
我感激涕零地说道:“多谢陛下厚爱,臣真是无以为报。”
“老高,可以上膳了。”刘协向高寿示意,高寿向皇帝点头,而后小步出了门外。
“今晚就陪朕用膳吧”他一脸微笑。
虽然句子似乎是疑问句,但我哪里还有选择的余地
“诺。”我闷声回答了他。
“你外出为官,也换了两个地方,不如给朕讲讲吧”小皇帝找了个话题。
“呃”我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臣当初接了朔方太守之职,本来以为虽然是个边远小郡而已,回去一打听才知道这个郡早就让羌胡鲜卑给占据了,人数比汉人还多了许多,心里也有些担虑”
刘协打断了我的话:“据后来你的奏章所说,朔方郡汉人不过数千”
“是原来居住的汉民,只有五千左右,”我记得是这个数字,“鲜卑人都超过万人了。”
“那你究竟如何收复的”他很是感兴趣,盘起腿来问道。
“呃”我挠挠头,“其实我没有,啊,臣没有真刀真枪和那些鲜卑人动手,我、臣引了七千虎豹骑进了治所临戎,便派手下两员大将入城与鲜卑头子商谈,结果没谈几句,鲜卑人就同意归顺大汉,于是我们就歃血为盟,朔方就回归大汉了”
刘协有些失望:“就这么简单”
“是”我可是实话实说了啊。
“朕还以为会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他叹了口气,“你连刀都没拔,他们就投降了”
“是”你想让我杀光了鲜卑人然后得到一座鬼城
“这么无趣啊。”他还在叹气。
“那群鲜卑人是识相之人,明知打不过我”一直不说臣,我一时间改不过嘴了,“才和我订了盟约。”
“什么盟约”
奏章上写的清清楚楚啊,干嘛还要问我“教他们种地,不得轻视他们,刑法要跟汉民一样。”我回答,“我还跟他们说明,他们也要和汉民一样老老实实给朝廷交税赋,出劳役。”
“哦”刘协笑了,“他们这么老实”
我也笑:“我只是向他们展示,大汉已经从混乱中恢复过来,有实力保卫自己的疆域,如果他们不接受,我不介意兵戎相见。而他们都是草原上败退的部族,早已没了容身之地,只能选择归顺。”
“呵呵,”他抚掌道,“看来朔方还不太棘手,不过辽东之行恐怕就不会这么容易了吧”
我点头道:“当然,公孙家可不是一群部落的游民。”
“朕也觉得此行有些凶险,因此老高,”他微微抬了抬下巴,“专门把武库之中的一套白银铠拿了出来,便作为朕的礼物为你践行吧。”
20白银战铠
白银铠
我两眼放光,口水直流。
这么多年,我就用一身牛皮软甲冲锋陷阵当然,最早的一身皮甲早被吕布一戟劈成了碎渣如今身为堂堂征北将军,也该有资格换一身金属铠甲了吧
不过一套最便宜的铁甲也要数万钱,我一直在等着朝廷主动给我发放装备
高寿引着一群下人各捧酒食菜肴依次入阁,先清理了案上的几卷竹简,再将碗碟尊鼎摆满两张案几,又垂袖退向两侧。
我扫了一眼两边的菜色成分,的确都是一锅里煮出来的东西,分量也并无二致,看得出来肯定是刘协特意吩咐过的。
“陛下赐臣以私宴,臣感激莫名啊。”我随口讲了句官话。
“其实朕平日吃得不多,”刘协笑道,“今晚是因为有你在此,才特意加了几道菜肴。”
我急忙恭维他:“陛下行事简朴,乃是大汉之福其实微臣在家中吃饭也从不挑剔,只要有碗面条填饱肚子也就足够了。”
“呵呵,那今晚便稍稍破例,多吃一些吧。”他捻起筷子,示意我开始动手。
“陛下先请。”我虚让了一次,便提筷朝案上伸去。
“这道蒸羊羔,汤汁入骨,皮肉细滑,乃是宫中一道名菜,你可先尝一口。”刘协十分殷勤的向我介绍。
我连忙点头:“是。”
羊肉入口,满腹清香,吃惯了烧烤类牛羊肉,偶尔吃一次清蒸类的肉食,还真是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