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参见陛下。”我领着小岱和木头对漫步而来的刘协弯了弯腰。
“不必多礼。”刘协在高寿的陪同下又一次走到了这个场地之中,“上一次是朕不对,还望马爱卿不要放在心上。”
啥我急忙回想了一下所谓上一次的事情:莫非是指那一次我发了小脾气摆出了臭脸,将小皇帝赶回了皇宫咳咳,这个事情不怪我,只能说我并非一名合格的帝王之师罢了。
“是微臣鲁莽。”我当然不能怪罪皇帝了。
“老高,接着。”他当场脱下光鲜的长袍扔给高寿,露出一身还算紧身的短褂,“上一次马兄说练武贵在坚持,朕心惭愧不已,之后每日都坚持练习马兄传授的招式,今日特意来接受指点。”
他他怎么又改口叫我“马兄”了我虽然心里美滋滋的,但总觉得十分危险啊。
“指点不敢,咱们切磋切磋”我脱口而出,感觉自己真成了武林中人
刘协摆出弓步,奋力下压,认认真真将前后左右侧压腿完成了一遍,接着又伏在地上,一口气做了三十个俯卧撑。
咦,还别说,最初时这孩子可是连胳膊都弯不下去的呀,现在虽然姿势奇丑无比,但毕竟像模像样了,进步还是比较明显的。
我急忙称赞陛下进步神速,长此以往,必然成为天下第一高手。
“朕若是天下第一,那你这个师傅怎么办”他哈哈笑了笑,拍打着裤脚沾染的尘土。
我挠头:这小子还真得意忘形了,就算你练上十年俯卧撑,老子也能一只手把你捏死
“不过,这两套动作只是基础,难道不能教朕一点别的什么嘛”他说出了此行的目的。
“陛下是指”我疑问。
“比如怎么锻炼身法,招式啦。”他有些天真。
招式我一向不在意这种东西,我们又不是比赛花式的,要套路干什么
“跑步。”我吐出了两字真言。
“跑步”他吃惊上瞪了瞪眼。
“是,”我点头,并解释道,“每日每晚可以跑步,清晨速度不宜过快,时间嘛浑身出汗就可以停止。通过跑步,可以进一步加强下盘的稳定,同时也可以提高耐力。”
“唔,又是基础呀。”刘协皱眉。
你这屁大的孩子,难道想一上来就朝降龙十八掌发起挑战
“陛下这般年纪,正是打基础的时候,因为身子还没有长成,所以不适合练刀练剑,否则容易影响身体的发育,造成骨骼的畸形。”我也不管他能不能听懂发育和畸形。
他若有所思,点了点头:“朕明白了,朕会坚持下去的。”
我泪流满面:这孩子怎么忽然这么听话了
第五十一章昏睡之中的朝会
“欸,今天陛下的态度是不是太乖顺了”马岱满脸的难以置信。
我活动着手腕:“也许想开了吧”我很没有底气。
“这就是皇帝吗傻不拉几的呀。”秦阵神不知鬼不觉地又回到了场中。
贾穆对秦阵的鉴定结果表示支持。
我看着这两个更傻不拉几的小子,沉重地叹了口气。
“咦不对啊”马岱一惊一乍,“今天要上朝的”
我也被他吓了一跳:“妹的,上朝就上朝,你别这么大声好不好”
他讪讪地笑了两声:“我跟你不同呀,身份低微,不敢放松呀。”
我一掌拍在他的脑门上:“你不要离间兄弟情分啊”
“不敢不敢,您就是我心目中唯一的月亮。”他弯腰讨好。
“月亮”我奇道,“那太阳呢”
“当然是我们最敬爱的夫人了,”他满脸都是崇拜,“她是我们心中永远不落的红太阳”
我再也不客气,狠狠给他胸前捶了一记铁拳。
-
小岱火急火燎地跑去上朝,而我依然悠哉游哉地陪着貂蝉喝完一碗米粥,而后做依依不舍离家状,貂蝉虽然行动不便,但一脸温柔的感动让我极为受用。
而后我飞身上马,追命闷头就往皇宫东门冲刺,孙坚这厮也早已经跑去上朝了,留守的程普在城门上向我施礼,并示意我下马。
如此洛阳已然太平,想要在皇宫之中骑马,除非有皇上的恩赐,否则绝对是大不敬的重罪,我也明白这个道理,将追命交给守门的卫士,施展轻功朝崇德殿呼啸而去。
当我一个鱼跃而后在空中翻转腾挪,最后稳稳地坐在属于自己的坐席上之后,王允已是满脸正义感地走了进来,紧随其后的当然是荀爽与张温两位。
妈的,只比三公早了一步我抹了抹耳后的细汗,回顾四望。
“公子是不是睡过了头”贾诩在身后低声道。
切,他明明知道他的儿子每天都准时跟着我练武,竟然对我开玩笑
我朝他撇撇嘴,大家相处了有段时间了,他也对我的这些随意的小动作较为习惯,我已经不担心他会因为这点小事愤然离开。
“仲德先生。”我这才看到程昱和贾诩同席而坐这样他俩互相之间有个伴儿也好。
孙坚当然还是和自己的一伙兄弟端坐在两名文官之后,这几名大汉见我扫视他们,急忙低头向我表示一番敬意。
大殿之上忽然安静了下来,刘协昂首阔步地走上了台阶。
我眼前一亮:这小子气质真是不错啊,早上没注意,他的脚步比起一般的孩子,已经稳重了许多,不疾不徐,落落大方,还真有点所谓帝王的气势。
众位臣公当然集体起立,恭恭敬敬地向他鞠礼,而后陛下温和地请大家各自就坐。
大厅之内,气氛倒是比较温馨。
毕竟连续几次出兵,都大获全胜,中原一带至少十天半月之内不会有大规模的贼寇蜂拥而起,大家也都能够喘口气,悠闲地过上几天正常的生活了我们大汉朝虽然数次衰落,但一直都偏向于老庄的无为而治天下,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一般都不喜欢去管理,三公九卿们宁愿去讨论一下春秋诸多注解中的哪个版本更适合教化后人,孔圣人的那句话更适合流传千古之类神圣而严肃的问题。
果然今天讨论的主题竟然是历法
他们说的词汇,除了几颗星星我有所耳闻之外,甲乙丙丁什么的天干地支我都不懂,何况要弄一套严谨的历法
整堂课我都昏昏欲睡,偏偏他们争论的气势汹汹当然了,总体来说,大家还是在比较友好客气的气氛下进行研究讨论的,不然我早就被拳脚争斗之声惊醒了。
而且,我的老丈人蔡邕对此似乎极有心得,并且兴致勃勃。哦,我忘记了太史令的主要工作好像就是研究一下这些杂七杂八让我完全搞不懂的东西,他为什么叫太史令,而不叫太历令搞得我们连个正儿八经记载历史的官员都没有
我事先给了刘协一个眼色,示意他在讨论历法期间绝对不要点到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