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8(2 / 2)

这货不是马超 真狼魂 2280 字 2023-10-06

我手持马鞭在石面上一抽一扫,腾起了细细的黄烟,刺鼻的味道让我忍不住剧烈地咳嗽了两声。

烟尘散去之时,山脚露出了一块长约半丈的黑石。

我下马,俯身一摸,甚至能感觉到石身上残留的淡淡温热。

这就是那块陨石

“天外飞石”有人惊叫,“马少爷”

来人赫然竟是被我拜托过的老铁匠王剪,他带着李肃派去的四名士兵快步向我走来。

“少爷怎么来这里了”有士兵问。

我指了指一同来这里摸石头的王邑:“刚来这里,和王郡守说些事情。”

“马少爷真天命老汉我在这山林里找了三天,愣是没找到一点渣滓,少爷一来就找到了”王剪在黑石头上左摸摸右敲敲,一时舍不得松手。

“这就是天外飞石能造神兵”说实话,虽然我也很热心,但一直抱着科学严谨态度的我总怀疑他们这种老封建的说法。

“呃这得我回去炼一炼才能知道,少爷你知道吧,虽然都是天外飞石,但这里面未必一样。”老王忽然变成分析员了,十分严肃地告诉我,浑然忘记了当初他做出的承诺:只要有天外飞石,就能锻造神兵利器。

需要研究成分么这倒不算错。我点头,依然让那四名身强力壮的士卒帮老王搬运石头。

这块石头看起来足有三四百斤沉了,当四名猛男一步一挪地将它装上牛车的时候,全部瘫倒在地做死人吐舌状,再也不肯爬起来了。

王邑热情地欢迎我入住他的太守府邸,顺便我也拉上了王剪和四名濒死的劳动人员。

到夜宴时,在安邑的几名要员如郡丞、主薄、军司马等都欢聚太守府,我简单地蹭了一顿饭。一郡之太守清廉方正,下属也耳濡目染多受熏陶严于律己,虽然未必个个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但至少不至于让人一看就感觉是肥头大耳面目可憎的国之蛀虫。

甚至还跑来了几名河东的大族乡绅,提前来与我打招呼,我很有礼貌地应酬着这些老乡亲,满口胡话大打白条乱许承诺。

事情既然都勉强完成,次日一大早,我与秦阵便拍马赶往猗氏,与好吃懒做歇息了一晚的赵承往长安走。

赵承十分不乐意:“小的连安邑城墙都没摸到就要返回,太亏了”

我和蔼地笑道:“既然你这么喜欢,那你就留下来好了。听说吕布和隔壁河内郡守张杨关系密切,估计此刻就在那里,你要勇敢面对他,战胜这个我父子加上庞二哥都无法干掉的对手,若能端掉河内郡,这个郡就给你了”

为了激励勇敢的将士们,我毫不心疼地准备割土封侯。

可是将士们都不理解我的一番苦心,赵承脸色发白,气息奄奄:“小的还是不习惯这河东的臭山沟,咱还是回长安去吧,安邑一个破城,哪里有长安古都雄伟壮观”

“你可要想清楚哦,能干掉吕布,这个机会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遇到的呢,说不定你运气好,从此便能一举成名天下知啊”我对他依然抱有一丝希望,我多么希望赵承能够拍着胸脯说着“吕布若敢来犯,吾为君吞之”的豪言壮语啊。

赵承呻吟了一声,按住了自己的胃部:“少爷,我心口有些疼,咱们赶快回去吧。”

我关切地问他:“心口疼为什么要捂肚子呢”古人生理卫生知识如此贫乏么

赵承汗流满额:“五脏六腑都疼,快点吧少爷,小的病体沉重,恐怕不能耽搁了”

作为关心下属生命财产安全的马家大少,我毫不犹豫即令一千羌人簇拥着体弱多病的赵承护卫队长纵马驱驰,一日飞奔二百五十里路,停歇于冯翎郡治所高陵营中,次日马不停蹄,奔入长安城。

赵承之疾不治而愈,令秦阵叹为观止。

将此行的收获告知于马腾等人,马腾贾诩皆没有表现出我想象着的欣喜。

“河东虽有山河之险,但民多安逸,无死战之心,王邑所言不假。”贾诩同意该太守的评价。

喂喂,当时你不是也鼓励我去争取他么

“但有了河东盐铁之利,我军至少食用无忧,不过要紧的是关东李傕郭汜吕布等,群狼环伺,我军难以兼顾。”李肃忧心忡忡。

贾诩却继续做出判断:“诩料李郭等人必然忙于内争,无暇取安邑,至于吕布胡轸华雄等,兵马不多,未必敢行险招,只能伺机而动,趁李郭两败俱伤时取些小利罢了。”

“文和先生先前曾说有计,不知如今可否相告”我想起来他当时神秘的样子。

“待我再思量数日罢。”贾诩之计依旧未定。

没这么困难吧不就出关向东扑进么,至于想半个月我撇撇嘴,自己说道:“我想带兵出关往东,收取数郡之地,扩大一下地盘。”

老爹低头,沉默不语。

李肃低声说:“弘农郡如今在皇甫嵩手中,他有近三万精兵,恐怕难打。”

等一下等一下皇甫嵩是个什么鸟怎么手中这么多兵我怔住了,喃喃道:“没听你们说过啊,他什么时候占的弘农”

“董卓死前他便领着朝廷所剩的几万人驻守弘农。”

“三万人马,足以与李傕他们一争长短了吧”我怀疑。

贾诩鉴定:“皇甫嵩迂腐之将,不敢擅进洛阳。”

“哦或许是他在坐山观虎斗呢”我做出假设。

贾诩笑了:“我们都在观虎斗,不过皇甫嵩此人,有用兵之才,但无深谋,未必可虑。”

“皇甫嵩还有用兵之才”我也笑。

有什么光辉的战例

没有人回答我。

我看到老爹哆嗦了一下,而后我仿佛大彻大悟了。

第四十五章坐论出路

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人。度辽将军规之兄子也。父节,雁门太守。

嵩少有文武志介,好诗书,习弓马。初举孝廉、茂才。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连辟,并不到。灵帝公车征为议郎,迁北地太守。

黄巾之时,嵩为左中郎将,与朱儁发兵四万,共讨贼寇,斩波才、张梁、张宝,黄巾乃平。

会边章、韩遂、马腾作乱陇右,诏嵩回镇长安,以卫园陵。章等遂复入寇三辅,使嵩因破之。

凉州贼王国围陈仓,复拜嵩为左将军,督前将军董卓,各率二万人拒之。连战大破之,斩首万余级,国走而死。

我参考了贾诩提供的皇甫嵩履历表,心中大致明白。

惭愧,此人我唯一的印象来自于光谱公司出的三国立志传3里,较早加入队伍,然则是个十足的废渣,比魏延、马超还废渣,几乎没有机会上场。

惭愧惭愧,我竟然被游戏所游戏了。

伯父皇甫规度辽将军,父亲皇甫节雁门太守:均是北方重员,临近胡地鲜卑,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