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山大的骑兵反而是十分严阵以待的压在了马其顿步兵方阵的后面。
这是标准的被配。以强力的40岁左右男性马其顿人作为前三排的壮汉,后面是一些30到20左右力气还没发育成熟并且战争经验很少的手持短剑准备随时对冲进来的骑士补刀的轻步兵。
这么做只要前排挡住冲锋,那么后面压在两翼的骑兵就会一拥而上将冲过来的敌人撕成碎片。分割成一个个的碎片
而德古拉之所以负隅顽抗说实话,就算再多两万罗马重步兵也是没用的。
这个问题谁都知道。
但是德古拉之所以那么笃定能够有援军就能坚持下去完全是因为看到了亚历山大后勤方面的问题。
只要坚持下去坚持不住的一定就是亚历山大
因为罗马源源不断的资源带来的绝对是比亚历山大要多的。
而且他城市里就只有二十万人。并且还有上一次秋收之后的粮食还没吃完,5万人离开之后带走的并不仅仅是信任,还有大大缓解的粮食压力。
所以只要坚持下去,亚历山大是不可能有9个月时间来进攻的。
拖下去,拖下去就是胜利
这也是德古拉最后的一丝希望了。
但是他远远低估了亚历山大的果断和对问题的透彻。
所以第一天的时候三万人的阿拉伯人就让德古拉吃了一个亏。
一开始就是强烈的冲击
马其顿公民身份战利品的三层还有官升三级,兵升五级的悬赏
光是这几点就足以让人拼命了,更何况还有一位大帝曾经放言过任何退后的人都要被斩杀
那六万马其顿人可不是为了来攻城,为了来看戏的,而是为了杀敢退后,监督这25万各族联军的
而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的类似奇迹的东西是一种名叫威望的东西。
因为有威望,所以曹操一纸讨伐董卓就能聚集十七路诸侯酸枣结盟,因为有威望所以冉闵就算再那五胡乱华时代无文人记载千年之后却仍有人记得他的功绩,因为有威望,所以白马陈庆之只是一袭白马就吓得十万胡人不敢寸进,死后胡人来犯,三千人穿其白衣吓得十万胡人连退三十里。
这种东西就叫威望
亚历山大的威望在这个时代你是无法想象的。
他很强大,父亲腓力二世死后,一夜之间在马其顿和希腊奔袭了十二个想要独立的自治领地,于是爱琴海畔无人敢不服。
他说父亲腓力二世是埃及人弄死的。
于是远征埃及,一战破净了底比斯神圣军团。
埃及灭国。
他说阿拉伯人不太好,老是骚扰他的畜牧们,于是两万马其顿精锐步兵力破阿拉伯弯刀。
他说波斯人弯刀好,我也不问你要制造方法,于是直接爆了波斯人的菊花。
在大草原上二十多个波斯国家被他爆了几次没人敢蹦出个屁来。
或许主要的罗马这边对于亚历山大的威望感受的并不是太充足。
但是从爱情海两岸到远远地大漠上听到亚历山大大帝的威名哪一个不是闻之色变
哪一个又不是甘愿为这样的英雄驱使
恐怕压力最大的就是在爱情海彼岸的迦太基的王汉尼拔了吧
他能感受到非洲这边让人对亚历山大的拜服却又不敢妄动的心情。
如果亚历山大真的直接入主非洲的话恐怕大批大批的人将会闻风而降,纳头便拜吧
这就叫威望
三万阿拉伯人头上包着白色的方格布以防止剧烈的太阳然后穿着长袍手中挥舞着弯刀,另一个手上则顶着圆盾向着城墙这边冲来。
三万人的阿拉伯人密密麻麻的如同白色的海洋一般一望无尽,你甚至只能凭借你那20的眼睛隐约看到那边缘而已
他们其中一些人举着梯子这种单薄的攻城工具就这么直接冲了上来
垂防不及之下德古拉也没想到他们那么纯爷们,居然连大型的攻城装备都不管就直接这么冲了上来,拿着小圆盾真的没问题么
罗马人都被吓傻了,就看到他们冲到了三十米内这才反应过来纷纷开弓或者拿起投矛抛射。
但是这个距离内对方几乎就在几秒之内架好了梯子第一时间冲了上来。
战斗居然在第一波攻击中就陷入了白刃战的地步
第314章德古拉之死九
“矛手矛手上前”就算是德古拉也没想到居然那么快的进入白刃战,现在堆积在内墙边上的全都是投矛和弓箭。
这样直接垂防不及的结果就是白刃战
一瞬间五十多个长梯就被搭建了起来。
双方根本没想到那么快就白刃战,罗马人没想到,同时阿拉伯人也没想到
所以双方连弓箭手都没带就开始杀了
吸取了之前的问题,德古拉暂且放弃了自己的进取精神而选用了马其顿人长达18米左右的长矛,这种长矛最大的好处就是面对对方的攻城器械有足够的长度来戳死对方。
在现在这种程度威力就出来了,一个接一个的爬上梯子的阿拉伯人被四面八方而来的长矛刺了下去,仅五十多个的梯子根本无法让阿拉伯人冲上前去,因为每个梯子都有至少30人左右的长矛队不停地将冲上去的人刺下来,由于身在半空中而空间有狭小,不论有多么好的武艺面对这种四面八方而来的攻击都会扑街吧
根本没有任何胜算可言
但是阿拉伯人不愧是仅次于老毛子的战斗民族这里要说一下阿拉伯人里面有阿三一类其彪悍的战斗风格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虽然阿拉伯人对于算数和医学上的贡献对于整个西方世界提供的帮助很大,但是如果西方人如果首先提到阿拉伯人的话那么首先想到的仍然是阿拉伯的弯刀和他们的骆驼。
骑在骆驼背上的他们对于战斗并不是那些欧美鬼畜能够理解的。
所以他们居然直接丢掉了手里的小圆盾然后用嘴巴咬住了弯刀的刀背开始向上攀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