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而已。”丁先生扯谎道。
“开什么玩笑让我们都笑笑。”易菊追问道。
“我,我问大哥:您才结婚一年多,就是老夫老妻了,那三十年后,难道要叫老老夫老老妻吗”丁先生瞎编了个谎话。
“哼,一点也不好笑。”易菊冷冷地说。
“提起老夫老妻,我倒想起一件事儿。半个月前,我店里来了一对老夫妻,俩人都七十多岁了。一坐定,老头子就问我:散伙饭有什么讲究当时,我一楞。老头子见我发呆,就解释道:我俩今天办了离婚手续,想一起吃顿散伙饭。你给参谋一下,点什么菜合适”
“还有这种稀奇事儿”易菊饶有兴趣地问。
“是啊,我开饭店这么多年,也是第一次碰到这种事儿。”张小梅说。
“小梅,你脑袋瓜子灵活,应该能想出应对之策呀。”易文墨嘻笑着说。“开饭店接触人广,什么事儿都能碰上。”
“我楞了那么十秒钟,突然灵机一动,就对老头子说:散伙饭也没啥大讲究,不过,我建议您不妨点一道甜菜,一道苦菜,一道辣菜,再下两碗面条。”张小梅绘声绘色地说。
“好,小梅让老两口点的这三道菜,太有水平了。”易文墨击掌叫好。
“怎么个好法”易菊不解地问。
“你看,一道甜菜,表示老两口曾经有过甜蜜的时光。一道苦菜,表示老两口有了矛盾,日子就过苦了。一道辣菜,表示离婚对俩人来说,都是一种痛苦。而面条呢,则是提醒老俩口,虽然离了婚,但不要忘记彼此的好处,以后也可以做个长长久久的朋友。”易文墨解释道。
“姐夫,您说得太好了,我就是这个意思。”张小梅赞同道。
“那老俩口采纳了你的建议没有”陆二丫好奇地问。
“当然采纳了。老俩口一致同意。后来,我就根据老两口的喜好,一道甜菜做的是米酒粉藕,一道苦菜做的是苦瓜炒肉丝,一道辣菜做的是麻婆豆腐。这三道菜都适合老年人吃。”张小梅兴致勃勃地说。
“太妙了,不愧是一流的厨师。”丁先生赞叹道。
“老俩口吃得很满意吧”陆二丫问。
“当然了。吃完了饭,老俩口一个劲地感谢我。”张小梅说。
“小梅,你跟老俩口说了这三道菜和面条的含意吗”易文墨问。
“说了。跟姐夫说的一番话差不多。老俩口听了,连连点头。”张小梅有点得意地说。
“小梅,你很不简单呀。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么高明的散伙菜,不是一般的脑袋能想得出来的。”易文墨赞扬道。
“是啊,要是我碰到这种事儿,只有发呆的份了。”陆二丫说。
第872章第872章:姐夫和老爹缓和
“要是我碰到这种事儿,恐怕只有打哈哈的份了。”易菊敬佩地说。她瞅了瞅易文墨和丁先生,幽幽地问:“要是你俩遇到这种事儿,会怎么办呢”
“我呀,不管三七二十一,给老俩口上几个贵菜,先赚一笔再说。”丁先生笑嘻嘻地说。
“典型的生意人嘴脸。”易菊横了丁先生一眼。
“我呀,先给两位老人沏一杯茶,然后坐下来唠唠,劝他俩去复婚。”易文墨说。
“书生气十足”易菊不屑地说。“我看你俩都不如小梅妹,人家三道菜,一份面条,无声无息就把思想工作做了。”
“还有更怪的事情呢。”张小梅神秘地说。
“两位老人本来是板着脸来的,吃了三道菜,一碗面条后,高高兴兴地走了。没两天,饭店里来了一位四十多岁的男人,挺着将军肚。一开口就订了八桌酒席,连价也没还。吃完饭开发票时,我才知道那男人是一家大公司的接待科长。我正纳闷着,这个接待科长怎么会跑到我这个小饭店来订餐时,科长说了一番话:我父母闹离婚,到您这儿吃散伙饭,吃完饭,就跑去复了婚。我爸我妈都说:因为吃了您推荐的三道菜,所以,改变了主意。为了感谢您挽救了我父母的婚姻,我们公司的宴请活动就放在您这个饭店了。”
“还有这种事儿真是奇了怪了。这也许就叫:善有善报吧。”易文墨说。
“是的,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做好落好呀。”丁先生感叹道。
“所谓和气生财,从这件事情上就得到验证了。所以,做生意的不能眼睛里只盯着钱,还是要以善为本呀。”易菊沉思着说。
“要是都象我,几道贵菜一上,老两口花了大钱,越吃越心疼、火气也越来越大,说不定一出饭店门就干起仗来。那不但复不了婚,只怕还会成了冤家仇人。”丁先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陆家有善根,所以,陆家姐妹个个都心地善良。”易文墨瞅着张小梅和陆二丫说。
“自家人拍自家人的马屁,有意思吗”张小梅瞪了易文墨一眼。
“小梅妹说得对,姐夫,您当着丁哥和菊姐的面,一个劲地夸陆家姐妹,不怕人家笑话吗。”陆二丫也嗔怪道。
“大哥夸陆家姐妹,虽然是实事求是,但难免会给人一种王婆卖瓜的感觉。”丁先生笑着说。
“王婆的瓜甜,陆家姐妹的心善,该夸的就应该夸。我听易哥的夸奖话,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易菊替易文墨辩护道。
“对了,我还把菊妹忘记了,其实,菊妹也有一颗菩萨心肠。”易文墨一本正经地说。
“易哥,我刚帮您说了话,您就立即来奉承我,是不是有点投桃报李的味道了。”易菊不满地说。
“得,我好象成了众矢之的,不说了。”易文墨看看手表,说:“九点多了,散了,明天还要上班呢。”
临分手时,丁先生又叮嘱易文墨:“大哥,早点把建分校的协议签了。”
易文墨皱皱眉头说:“我知道了,你再说,我耳朵就要起茧子了。”
易文墨何尝不着急呢。丁先生和易菊拿一个亿买了房,若建分校的事儿泡了汤,那可就完蛋了。
周一,易文墨一到学校,就把后勤主任喊来,说:“你赶快联系钟楼区,尽快把建校协议签了。
周二,学校和区政fu就顺利签署了建分校的协议。
协议一签,易文墨顿时觉得轻松了一大截。他立即给丁先生打电话。“老弟,协议五分钟前已经签了,你可以安心睡个好觉,再做个发财的梦了。”
“签了太好了,呜啦”丁先生欢呼道。
“好了,我还要给易菊打个电话。”易文墨刚准备挂电话,丁先生说:“大哥,别忙,我得给您买两套房子。”
“这个别忙,缓两天再说。”易文墨说。
“大哥,您抓紧点啊。我承诺过的,得兑现呀,我可不想背个赖皮狗的名声。”丁先生着急地说。